象形与假借

顾名思义,日,月都是像实物的形,这类描绘具体形体的汉字,就称作“象形字”,“六”也是。

各地容易读错音的地名(易读错的地名六)(1)

许慎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jí-qū-‘弯曲的意思’

假借同理,新事物出来后,口语中已经有了读音,但是却没有相对应的文字,因此就找个读音相同的来代替,譬如“年长”,“县长”,县长这个读音是后面产生的,借了‘长’字。

‘六’最初造字的本义:“从侧面看的房屋”,后来被假借成为数目字,其本义反而消失了。

安徽-六安市-六-lù

各地容易读错音的地名(易读错的地名六)(2)

六(lù)安处于江淮之间,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

六(lù)安,在地质构造上属于秦岭造山带东段,大致分为三大块地貌,西南部是大别山北坡,山峦起伏,千米山峰两百多座,中部在风蚀和洪积作用下,多为丘陵岗地,东部与北部因河流长期冲积,是较为平坦的湾畈地带,海拔低处仅7米。

这百座山峰,涵养了无数的清泉,汇为数条水系,又被六安人民统领在淠史杭水利灌溉工程之下,成就了我国最大的人工灌区,灌溉1000多万亩良田,上万公里的渠道,与淠(pì)河、史河、杭埠河纵横交错,蜿蜒在皖西的丘陵谷底,鸟瞰下宛若玉带,千余座大小水库缀其中,晨光里的佛子岭、梅山、响洪甸、龙河口,烟波万顷,宛若天开图画,此秀美的水色山光,更是孕育出无数儿女英雄。

各地容易读错音的地名(易读错的地名六)(3)

大别山-东视南京,西隔武汉,具有自然地理和社会人文分界线作用

共和国的人们,提起大别山,马上会冒出‘革命老区’四个大字,没错!六安市所辖的全部区和县,都是革命老区,这里的红土地浸透了烈士的鲜血。

当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在军事史上是一种独特、大胆的进攻方式,犹如一把“飞来之剑”插进敌人统治的腹心地区,具有历史意义的转折点,此后,人民解放军经过半年作战,转入全面反攻。

在那个‘长剑横九野,震响骇八荒’的光辉岁月里,六安红旗不倒,30万儿女为国捐躯,涌现出百位将军,今日建有三座大型烈士纪念馆,供后人瞻仰、凭吊。

各地容易读错音的地名(易读错的地名六)(4)

太平盛世英雄造,常追思,勿忘历史,勿忘前辈

六安的历史十分久远,《史记·夏本纪》记载禹“封皋(gāo)陶(yáo)之后于英、(lù)”,今日提起华夏文明区域,常有一个代名词,叫“九州”,《左传》说:“茫茫禹迹,画为九州”,正是因禹定九州,华夏自此一体。

素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之称的《尚书》里,专门记载君臣谋划治国方略的言论,称为“谟”,其《皋陶谟》篇中,记录了禹在思考如何才能使臣子之间勠力同心时,所请教的人就是-皋陶。

他告诉大禹,执政者的四项要务:“修身律己,教导亲属,知人善任,安民

各地容易读错音的地名(易读错的地名六)(5)

上古四圣之一,李氏始祖,唐玄宗追封“德明皇帝”

“六”字求源

本篇的第一张图,其实就已经揭示了‘六’字的读音,‘六’字初始本义就是指‘,草庐’,读音为- ,在查听了江苏南部的江淮官话及吴语区、赣语、闽地客家话,粤语区,西南官话区的大量音视频后,‘’六- lù‘’的读音在今日依然普遍,‘六’字后来被借去表示数量,又有了读音- ‘liù’

各地容易读错音的地名(易读错的地名六)(6)

六安之前的地名,自上古称为:①、六;②、六国(录国),西汉建元(前121年)武帝刘彻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国’,从此延续至今。

行在六安大地上,古城、古镇、古民居、古战场就可能在随意停下的地方出现,民风、民俗、民歌、民谣自上古传今韵调未改,波澜壮阔的红色记忆已扎根在红土地里,六安,吾与尔相约,待我中华大地疫魔消弭之际,既是彼此相逢之时!

各地容易读错音的地名(易读错的地名六)(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