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是指气候干燥、植被稀疏、风沙侵蚀强烈、沙丘和沙垄等风积地貌,是荒漠的一种表现形式。沙漠的形成主要与干旱气候和沙源两个因素有关。我国沙漠沙主要来自第四纪的松散沉积物。其次是来自第四纪以前的砂岩风化产物。只要沉积物裸露于地表,就可能成为沙漠沙的来源。沙可以来源于原地,也可以是从附近地区搬运而来,或者两者兼有。

当前沙漠的危害(沙漠的形成与危害)(1)

沙漠占全球面积的1/10。主要分布在东非、西南亚、中亚和澳大利亚等地区。我国是世界上沙漠广布的地区之一,沙漠面积128.2万m,占全国总面积的13.4%。中国的八大沙漠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和新疆地区,它们分别是乌兰布和沙漠、狼山沙漠、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柴达木盆地沙漠、库姆达格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由此可见,我国沙漠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其中以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面积最大,大约占我国沙漠面积的一半。

当前沙漠的危害(沙漠的形成与危害)(2)

世界范围干燥区位于15°一35°S到15~35°N之间的副热带高压区,在这两个高压区内,对流层的气流下沉使空气异常干燥。世界上大多数沙漠分布在这两个高压区内,如北非的撒哈拉沙漠、非洲西南部的纳米布沙漠和西南亚的阿拉伯沙漠等。另一干旱区位于温带大陆内部。其地理特点是远离海岸或受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难以到达,同时受北方冷干高压的影响。我国的沙漠和中亚沙漠就属于此类。

当前沙漠的危害(沙漠的形成与危害)(3)

沙漠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提出了重大的挑战,其表现为土地退化、生物群落衰退、气候恶化、毁坏生活设施和建设工程,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等。因此,控制风沙危害、防治沙漠化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我是人文地质观察,关注我们,后续将分享更有价值和实用的知识,或者有什么关于地质方面的疑问,欢迎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