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自古以来,中国最具浪漫气息的传统节日非七夕莫属。民间传说中牛郎织女在七月初七夜晚鹊桥相会,地上的凡人也要热闹一番,女子乞巧,男子乞智,期盼丰收。时代更迭,忠贞不渝的爱情观至今仍被歌颂。不过,也有人以现代视角解读出不一样的味道。牛郎偷窥洗澡、窃取衣物,诱拐妇女,俨然一个精通PUA的心机男。不少网友认为,如此少儿不宜的故事应当从语文课本中剔除。

七夕我们能看见牛郎和织女吗(七夕重温牛郎织女)(1)

牛郎织女的故事是如何低俗化的?

我们熟知的牛郎织女故事大抵可分为两大版本,一个是比较抽象的纯爱苦情剧,另一个“成人”版本则是后人再创作。

星象崇拜激发了古人的想象力,牛郎织女的故事从汉代开始流传,《古诗十九首》中记载:“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淮南子》已载:“七夕乌鹊填河成桥渡织女。”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与当今无异,《荆楚岁时记》可见:“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孙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紝。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七夕我们能看见牛郎和织女吗(七夕重温牛郎织女)(2)

什么时候出现牛郎偷窥织女沐浴,盗衣成婚情节?明万历朱名世整合新编了《牛郎织女传》,其中第九回《马氏女恶贯满盈 会织女天河洗浴》略有描写但并不猥琐。后来民国初流行的京剧《天河配》为迎合市场而做低俗化改编,增添老牛教唆、群仙入浴、赤身索衣等香艳表演。

七夕我们能看见牛郎和织女吗(七夕重温牛郎织女)(3)

追本溯源,神话传说在流传过程中经历了内容由虚到实,格调由雅到俗,功能由教化到娱乐的演变。作者赋予角色生命,因此,批评牛郎是流氓着实冤枉他了。

该不该对民间传说过度解读?

织女为什么不在天界洗澡?为什么不反抗反而爱上牛郎?细想之后,是不是觉得故事没有逻辑,莫名其妙?其实这类故事统称为天鹅处女故事(Swan Maiden Tale)。凡间男子窃取羽衣,与化身天鹅或其他动物的天女结合为夫妻。此类传说遍布全球,如凯尔特神话中的海豹女、日本的羽衣传说、阿拉伯地区的《巴索拉银匠哈桑的故事》,中国版本则有毛衣女、田螺姑娘、傣族的《召树屯(孔雀公主)》等20多个民族280多种变体。个人猜想,天鹅处女故事疑似人类对原始氏族部落抢婚制的共同记录。

七夕我们能看见牛郎和织女吗(七夕重温牛郎织女)(4)

《搜神记》中的毛衣女就比织女更像个正常人。豫章新喻县一男子,见田中有六七个姑娘嬉戏。他匍匐在地拿到其中一位的羽衣并藏起来,然后突然现身吓得众女变身飞走,飞不走的那位姑娘便娶为妻。几年后,妻子让三个女儿套话问出羽衣原来被丈夫藏在稻田里。仙女穿上羽衣重获法力,毫不留恋地飞走了,之后将三个女儿也接走。

撤下浪漫滤镜,天鹅处女故事完全是赤裸裸的犯罪片。张三偶然发现仙女戏水沐浴。张三偷走美女羽衣让她无法离开,然后装做老实人趁机搭讪,连哄带骗使仙女嫁给他。张三违背妇女意愿,趁妇女洗澡时将其衣服拿走,使其因羞耻心而困在河中,按张明楷教授观点,张三间接限制、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涉嫌非法拘禁罪。张三拒不归还羽衣强迫仙女嫁给他,两人的婚姻属于可撤销婚姻,仙女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向法院提出撤销婚姻。

传统文化因其历史局限性可能经不起推敲,网友拿当下价值观拷问民间传说便会得出荒唐结论。比起一味苛责,我们更需要去粗取精使故事与时俱进,吸取其中冲破束缚,追求真爱的一面,舍弃物化女性、父母干涉婚姻自由的一面,让牛郎织女谈一场现代化的恋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