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秀路流动人员煜哥我一哈还要去接我妹,一会儿她放学了。

贵阳百事通璐姐

贵阳毓秀路中学(字说贵阳一)(1)

你妹在哪个学校读书?

贵阳毓秀路中学(字说贵阳一)(2)

毓秀路流动人员煜哥

毓(yóu)秀路小学......

贵阳人口中的毓(yóu)秀路,正确的读法应该是毓(yù)秀路。

贵阳毓秀路中学(字说贵阳一)(3)

“毓秀”源自“钟灵毓秀”一词,意为美好的自然环境养育优秀的人物。这条看似不起眼的背街小巷已穿越近百年时光。

贵阳毓秀路中学(字说贵阳一)(4)

毓秀路这一带原来在郊外,都是荒坡坟地,偶尔有点田土。

明天启六年(1741年),在贵阳老城之外筑了新城墙后,这一带虽处于北城城脚,但也依然荒凉。

到了清朝中叶,这里有了几座小庙。民国年间,妇女解放的浪潮汹涌澎湃,贵阳办了十来所女子学校,当年在毓秀路一带就办了一所女校,起名“毓秀女子学校”。

历史上,毓秀路的地名名称有:文家坝、般若寺、五显庙。1927年周西成兴修马路合并一些地名时,把这一带叫毓秀里,1938年把“里”改为“路”,“毓秀路”因此得名。

毓秀路35号大院,解放前是文家大院,文家坝因此得名。1958年4月,当时的云岩区与富水区合并,云岩区人委搬到这里办公,1980年,云岩区委从中华北路迁入,2005年,云岩区党政机关迁大营坡新址。

贵阳毓秀路中学(字说贵阳一)(5)

在毓秀路,解放前还有一所寺庙叫地藏寺。因为人口激增,学校不够,1944年,地藏寺改为毓秀路小学,校门面对永乐路。1952年,校门改设在毓秀路。

贵阳毓秀路中学(字说贵阳一)(6)

在民国时期,毓秀路北是一个在老城墙上新开的出口,因为紧邻外黑神庙,庙里供奉南霁云而得名霁云门。毓秀路上有几条小巷,毓秀巷可以通往合群路,马家巷与黔灵西路相通,白果巷是北横巷的一部分。现在沿路以居民住宅为主,贵州人才市场 、毓秀路小学 、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等均在毓秀路上。

贵阳毓秀路中学(字说贵阳一)(7)

尽管时光荏苒,在老贵阳人的心目中,毓秀路仍是一个难以忘怀的地理坐标。虽然是贵阳的背街小巷,但是同样见证和记录了贵阳城市发展演变。

贵阳毓秀路中学(字说贵阳一)(8)

近些年,虽然城市建设拆迁,但这里留有不少风格独特的小店,成为网红打卡地。

贵阳毓秀路中学(字说贵阳一)(9)

来源:贵阳交通广播

编辑:叶 槐

责编:杨青青

审核:谢 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