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光抗美援朝战争简短故事(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斗英雄)(1)

这两天看了一部电影《特级英雄黄继光》,让我肃然起敬!说到黄继光这个名字,还是停留在小学课本里那副全身伤痕累累战士用身体堵住敌人抢眼的图片!那时还体会不到当时志愿军抗美援朝的艰苦。随着年龄的增长,刻在骨子里不服输的志气越来明显,了解到中国人民翻身做主是有多么不容易。永远也不会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先辈的牺牲换来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位传奇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

1931年,黄继光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父亲很早去世,他十岁就靠给地主打工勉强度日,直到1949年解放。解放军的到来,让与黄继光一样的贫苦农民翻身,做了主人,不再有压迫,不再有欺凌,老百姓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当家做主,黄继光的家在一个小山包上,房子经过几番盖,已经找不到原来的模样,就是在这里,黄光一下开始了新的生活,拥有了自己的房屋,拥有了自己的田地耕种,收获一家人,也就拥有了生活的希望。

正当黄继光,一家沉浸在新生活的喜悦中突如其来的战争却再一次打破了他们的宁静,此时新中国成立还不到一年时间,这个刚刚摆脱战乱的国家又一次面临着战火的考验,在这危难之际,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做出了一个艰难而伟大的决策,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刚刚展开的军人复原停止了,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纷纷报名参军,1951年三月,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名参军,这一年他刚满20岁。

参军一年,黄继光已经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战士,他有许多话想告诉母亲,可没有上过学,黄继光不会写字,于是在文书的帮助下,他写下了这封唯一的家书,信中写道:男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不下战场!就在信发出后不久,黄继光立功了,由于表现突出,黄继光荣立三等功,更让他高兴的是母亲邓芳知的回信,因为母亲也收到了他立功的消息,黄继光只是千千万万志愿军战士中的一员,面对着未知的战斗,他们只是拍去身上的尘土,擦亮手中的钢枪。

黄继光抗美援朝战争简短故事(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斗英雄)(2)

美军上将麦克阿瑟

此前,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麦克阿瑟的指挥下进行全线进攻,但是计算兵又丢地,1952年十月初,为谋求在停战谈判中的有利地位,摆脱战场上被动局面,联合国军将志愿军中国战线要点武圣山作为了攻击目标,站在无声山上可以看见一条公路贯通,平康平原联合国军一旦突破无胜山,朝鲜首都平壤将成为下一个攻击目标,志愿军在无声占的要塞地区部署的代号为零号至九号高地,零号高地就是597.9高地的制高点,要想拿下无声山,就必须占领它前面的537.7高地和597.9高地,在这两个高地之间,山谷内有一个仅有十余户人家的小村庄上甘岭,这里也是武胜山的重要门户,所以武圣山的这次战役也就是那场著名的上甘岭战役。

1952年10月14日,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利特指挥部队对志愿军发动以上甘岭地区为主要进攻目标的金化攻势。范福利特称这次行动取名为摊牌行动,他甚至还狂妄的宣称五天就可以全部消灭这里的中国志愿军。每秒钟六发的狂轰滥炸,把上甘岭主峰的标高消掉了,整整两米战斗打响,仅仅一个上路志愿军第15军精心构建四个多月的防御工事就荡然无存。惨烈的战斗持续了五天,敌人用190万发炮弹将岩石构成的山头炸成半米多深的粉末堆,如此高的弹药消耗量后来也被称为范佛里特弹药量,曾经有战士回忆说,当时志愿军的阵地上甚至找不到一块可以架设机枪的石头。

黄继光抗美援朝战争简短故事(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斗英雄)(3)

上甘岭战场

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第六天,敌军的炮弹依旧向志愿军阵地倾泻,支援军师去了上甘岭上全部表面阵地,战士们被迫退守坑道,而能够进入坑道的官兵也所剩所剩无几,为了夺回失去的阵地,志愿军第15军军长秦基伟下令集中44门重炮和一个火箭炮团的兵力对两个重要目标537.7和597.9高地实行反攻,经过大半夜的浴血奋战,志愿军收复了,五三,七点七高地全部阵地和无仇,七点九的大部分阵地,唯独零号高地却是久攻不下。

远处的天边开始泛出光亮,距离天亮只剩下40分钟了,心急如焚的参谋长叫来通信员,马上去六连传达命令,务必在天亮之前拿下零号高地,保证完成任务,说完,通信员的身影消失在了拂晓前的夜色中,这个矮小而灵动的战士,就是黄继光,憧憬六年的指挥所,黄继光发现,原本100多人的六连眼下,只剩下16人,此时,零号高地上敌人夺金,三个地堡里,这三个地堡成品字形排列,交叉射击,相互策应,天越来越亮,可敌人的机枪依然在疯狂的嚎叫,连长办户来,对身边的战士喊道,谁跟我上去,就在这时,黄继光,猛地拦住了,万福来,并将早已写好的决心书,连同母亲的信全都交给了连长为了连长继续指挥战斗,黄继光,吴山羊,肖登良,三名通信员组成爆破小组一起冲了出去。随着两声巨响,黄继光和肖登良分别炸掉了敌人东西两侧的地堡,只剩下了中间的那座地堡。

肖登良再也站不起来了,黄继光拖着他的双腿,缓慢地向敌人地堡爬去,一米两米三米,黄继光奋力扔出了手雷,被一头栽倒在地,敌人的机枪停止了射击,六连的战士奋不顾身冲了上去,就在这时,敌人的机枪口再一次冒起了火光,黄继光扔出的手雷只炸塌了地堡的一角,敌人换了射击孔继续扫射,冲上来的志愿军战士一个接一个倒下,突然在火光中呻吟,晃动了一下,战士们大喊黄继光,黄继光还活着,手雷已经用完了,黄继光爬到地堡一次,她用胳膊奋力撑起自己的身体,左手抓住的回过头望着冲上来的战友,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机枪口,就在这时,六连战士冲出了战壕,冲满为黄继光报仇,踏着黄继光爬行过的道路,冲上了敌人的地方,将冲锋枪里的子弹全部射向来地堡里的美军士兵。

黄继光抗美援朝战争简短故事(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斗英雄)(4)

黄继光

1952年10月20日,星辰阳光照在597.9高地上战斗结束了,战友们发现,黄继光仍然趴在地铺上,两手紧紧扣着地包上的麻包,敌人的子弹打穿了他的胸腹,在她的背上留下了一个碗口大小的窟窿,黄继光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年轻的21岁,1953年2月26日,黄继光的遗体运回了祖国,他得安葬在了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烈士陵园烈士陵园至今还保存着当年护送灵柩的照片,沈阳的百姓自发上街头护送他们的英雄回家,1953年4月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黄继光追记特等功,追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黄继光牺牲的消息传回来,他的家乡四川省中江县,年过六旬的老母亲顶邓芳芝得知消息没有留下一滴泪水,他只是独自坐在村口看着儿子离家的方向。

黄继光抗美援朝战争简短故事(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斗英雄)(5)

毛主席接见黄继光母亲邓芳芝

七天后,邓芳芝再次为小儿子黄继恕收拾好行囊,再一次将自己亲生骨肉送上朝鲜战场,英勇的志愿军同志们,我亲爱的儿女们,我是黄继光的妈妈,我失掉了一个儿子,现在却有了千千万万个儿子。我等着你们胜利的消息。1958年三月,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即将撤离朝鲜时,黄继光的弟弟黄继恕带着母亲的思念,与哥哥生前战友一起来到了黄继光牺牲的地方。临走时,黄继恕将一捧兄长用鲜血染红的泥土连同找到了弹片用手帕包好,带回了家乡。1975年,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带着对儿子的思念,永远闭上了双眼,老人在弥留之际,经常会拿起当年儿子留下的手帕,把它贴在胸前,嘴里还喃喃的说到而啊,你没有走,在妈妈身边。

黄继光抗美援朝战争简短故事(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斗英雄)(6)

如今,在位于湖北省的解放军空降兵某部,六连黄继光的塑像成为了最醒目的标志,这里就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黄继光所在部队,每当新兵入伍,战士们的第一课就是走进别人遇事,缅怀他们心中的英雄。集合点名这些军营中最普通的仪式,因为黄继光的名字变得格外庄重,黄继光的被褥整齐地摆放着,每天都有战士精心整理,在和平年代,黄继光精神被当代军人用新的视角诠释着,不惧困难,不怕牺牲,敢打硬仗的作风,影响着共和国每一位守卫者。如今,距离黄继光离开家乡已经过去了近70年,时光流逝,中江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这里的人们没有忘记他们的英雄。 用胸膛抵住喷火枪口,用生命执念冰冷死亡。他就是新中国守护者。他就是新中国的荣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