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一:纸火锅紫荆小区的纸火锅名气越来越大听到就新鲜:纸火锅??一点火还不全洗白拉??咋可能喃??豁别个哦无数食客就带着这种阴暗心理涌向了那家纸火锅,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成都美食一条街在哪个地方?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成都美食一条街在哪个地方(成都吃喝玩乐必须知道的十大关键词)

成都美食一条街在哪个地方

关键词一:纸火锅

紫荆小区的纸火锅名气越来越大!听到就新鲜:纸火锅??一点火还不全洗白拉??咋可能喃??豁别个哦。。。无数食客就带着这种阴暗心理涌向了那家纸火锅

据说纸火锅是从日本传过来的:一个滴点儿大的酒精炉(烧固体酒精)、一张厚的、被折叠成花形的纸放在酒精炉上,火锅汤料就装在这个“纸锅”头,点燃酒精,就可以在纸火锅头烫菜了。纸,当然不是普通的纸,是一种耐高温、不会渗漏的特殊纸,它比普通的纸厚好几倍,摸上切很有质感,有普通纸三四张那么厚,但比普通纸张要粗糙,撕起来也比较费劲儿。

这种纸火锅是专门用来烫海鲜的,鲍鱼仔、青口、花螺、虾、蟹、鱼都是锅里的主角,汤底分红、白两种,白汤是用鲍鱼仔来调制的鲜汤,红汤是干辣椒、干花椒等佐料现炒的,但是莫得牛油;调味碟是香菜、葱花及小米辣椒加火锅原汤兑制的,绝对鲜辣生动!!绝对小资!!所以店吼头通常是妹妹扎堆,零星有几个伙子也是那种耙耳朵一族的。这里粉子多可以洗眼睛三。。。

纸火锅一人一锅、菜品也是按人头配制的,一份鲍鱼仔只有两个,一份青口只有3只……摆盘很考究,一个深色的盘子,里面摆上一片树叶,海鲜就摆在树叶的尖尖上,树叶的背面是细咋咋的红萝卜丝丝汉白菜丝丝做成的装饰圆球,小资得板哦。。。。

地点:打车到紫荆小区,问谁谁知道。

关键词二:顺兴老茶馆

“四川茶馆甲天下,成都茶馆甲四川”。成都是个泡在茶水头的城市。成都的茶水不在于消暑解渴,而在于消磨时间。当妹妹们拖着逛得发木的双腿以十二分闲暇的心情在顺兴老茶馆的明式椅子上翘起二郎腿,一边欣赏川剧变脸吐火、杂艺茶道表演、民间艺人献艺;一边啃瓜子喝毛尖,眼看着光阴随同茶水里升起的热气一起飘飘悠悠地化散,那种感觉,绝对婆尔费刻特!!!

在顺兴,茶客桌上的小碗小碟里装的是成都的传统名小吃,要知道顺兴也是名小吃城,成都凡是点得上的名小吃,顺兴都有,连不多见的旧时公馆小吃精品顺兴也有。特别一提的是顺兴舞台上轮翻献演的川剧经典:《变脸》、《吐火》《滚灯》,更是让喜翻热闹的妹妹欢喜得花枝乱颤。。有文化的妹妹也有眼福:顺兴是一个积聚了一泼资深茶文化专家、古建筑专家和著名民间艺人的心血,精心构建的一座集明清建筑、壁雕窗饰、木刻、家具和茶艺于一体的艺术巨作。

地址:成都市沙弯路258号成都国际会展中心3--4楼

关键词三:单行道酒吧

纸鹤传情!!!牛比吧!!!单行道属于“酒香巷子深,不好找”那类的 :生意火得披爆!!

关于单行道,有人说:“无数外地来的游客、以及成都来做生意的人到了此后,都留恋往返,有的甚至出差回去以后,每隔一段时间都要为到单行道而要周末赶来一趟;”,有人说“他的一位朋友到了成都,两个星期在单行道已经找了有20多个女朋友!!你看了是不是口水掉了一地、鼻血喷了一墙??不要说2单,就是妹妹切了也是心儿象小鹿般乱撞:来单行道的酒吧的伙子,绝大多数是摔哥型男!他们阳光、健康,积极汉主动!(大傻就表去了,我怕你自卑) 在这里让人感到一种轻松和快乐:男人在纸条上幽默地吹捧自己,女孩也会主动递上欣赏的言辞:看一下这些纸条,你就晓得有多好耍:

“不要惊奇,你完全配得上我唯一的失态”

“ 张二娃,你是我心中的灯塔,如果没有你,我就会自杀”

“28号桌的帅锅快点往36桌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

“漫玉妹妹,我关注你到永远!17桌朝伟”

“22桌的锅子,你看那么久累不累嘛?!再不递条条儿,姐姐走了哈”

。。。。。。

人均消费:20-40元

地址:人民中路二段轻工大厦

关键词四:散打

听李老师讲散打

成都人把李伯清称为李老师。在李老师的散打段子里,有这样的描述:李老师内急,找个厕所急匆匆往里冲。厕所门前立有一个牌牌儿:入厕每次两毛。守厕人照例拦下入厕者收费,仔细一看,认出来了,大手一挥:哦,是李老师得嘛,不收费,随便屙,随便屙!

的确是这样。守自行车的、开出租的、蹬偏三轮儿的、卖菜的、送报纸的,公务员、公仆、白领、老板儿、文人,都喜欢听李伯清儿的评书。反反复复听,穷人听得一盘盗版磁带都发杂音了,才恋恋不舍地改听盗版光盘版李伯清;有钱人从锦江剧场追到锦城艺术宫,从成都追到重庆,要的就是现场感。对成都人而言,李伯清和串串香、冷啖杯、盖碗茶、小麻将一样,有瘾。高雅人士也听李伯清,听完了就骂他低俗,骂完了还想听。引车贩浆者把李伯清引为知己。李老师喜欢拿身边的事开涮,并且观察相当仔细。我如果转述,离李老师的现场表演差得太远了,还是你自己来听嘛。

地点:随便打个车,司机都晓得。

关键词五:清心独行

有喜欢单独上路的妹妹,这种地方适合你:人少景美无喧嚣。拍拍人拍拍景,喝个小茶喂喂小鱼什么的。而且不要门票。

易园 地点:金牛宾馆旁边

关键词六:家庭旅馆

成都双楠小区一居住区开了好多家“家庭旅馆”,不少国内外“驴友”到了成都都住在这里。而且靠到“驴友”间的口口相传,这个小区越来越有名,甚至已在爱往西部跑的“驴友”群体中形成了品牌效应。这个小区户型多数是几十平方米的小户型,不少业主都是年轻人。他们入住后抱成团,一起把自己的家收拾成了布局类似前几年流行的青年旅舍,而家庭氛围更浓厚的家庭旅馆,部分自己在网上推荐,部分委托给小区物管代为出租。因为小区绿化率高环境好,而且紧靠浣花溪公园,加上超市近在咫尺,生活方便,价格比宾馆便宜很多,因此成了到成都游玩的“驴友”首选的“下榻之地”。

关键词七:文革食堂

白果林小区金锣路有一个“土陶村”从老板到服务员都一副文革时期红卫兵的打扮。运气好的话还能常常看到薛老板儿歪戴军帽子炒菜,帽子上还别着毛主席像章。在这儿,老板叫”村长“,老板娘叫“妇女主任”。薛村长尤其霸道,完全是无厘头的现场版。该菜馆最大特色就是“文革”风貌,而且结合了后现代主义的调侃,还有点约翰列农式的共产主义情调。客人到了,知客会高声叫道:“壮士三位,女杰两位,作案工具5套里面请!”微醺之际,难免有筷子落地,这时“红卫兵”会喊:“壮士快乐(筷落)了!”这个村长在食客吃饭的时候,还不时走来这桌子,首先敬个礼,然后开始嘘寒问暖的,问我们的原产地(出生地),巨喷饭。整个店里装修得土得掉渣渣,店员一水儿穿老式绿军装,到处张贴着马恩列斯毛的头像,最喜剧的是这的卫生间不叫卫生间,叫靖国神社。拿到菜谱,封面不是写的菜谱,而是写的老毛的语录,打开菜单,立刻无语,菜名稀奇古怪得你都不好意思点,简直不知道在说啥。完全一个神经病饭馆儿!!

关键词八:宽、窄巷

喜欢找情调的妹妹可以去这看看、依偎古门留张倩影绝对比到锦里扎堆儿来得深沉。

关键词九:黄龙溪

古称赤水,地处锦江、鹿溪河汇流处,牧马山、二峨山隔江对峙,古蜀王国的军事要地。公元前316年,末代蜀王曾在此作最后的决战。《水经注》载:“武阳有赤水其下注江。建安二十四年,有黄龙见此水,九日方去。”又梁虞《荔鼎录》记:“蜀章武二年,黄龙见武阳之水九日,铸一鼎,象龙形沉水中。”千古一溪,因此得名“黄龙”。

关键十:文殊坊

是围着文殊院(佛寺)修建的一条依托古色古香川西民居而建的街道,比锦里大,内容更丰富。

关键词十一:成都话

比如问路,对女青年一律要叫“幺妹儿”,当然,凡事有个度:不要看到四五十岁的也“瓜撮撮”地上切喊“幺妹儿”,那样的话,就要紧防被人家的“砣子”(成都话:拳头)喂饱哈!!

常用词介绍:

饿晕了叫“卧bia(3声)罗”;吃碗酸辣粉儿叫“冒碗粉儿”;胡吃海塞叫“扯撑了肠子胀”;大便叫“窝把把”,小便叫“开哈水龙头儿”;聊天叫“摆龙门阵”;东拉西扯顾左右而言它叫“装疯迷窍”;失约叫“甩死耗子”;不相信对方的话要反问“豁别个哦”;被人蒙了叫“遭洗了回脑壳”;傻呼呼叫“瓜撮撮”,也可以叫“宝腮腮”,还可以叫“哈得披爆”;土老冒叫“弯弯”,土得掉渣叫“盘香”;小姐(鸡)叫“猫儿”,找小姐叫“逮猫儿”;小偷叫”最(2声)娃子”;占便宜叫“吃期头”;骗人叫“打冒乍”;马路叫“该”,马路垭子叫“该边边”,鞋叫“孩”,鞋子叫“孩子”。。。。

欢迎关注最成都微信订阅号:zuichengd ←←长按复制到微信搜索框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