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天,看到郁郁葱葱的自然景观,就会想起 “草色葳蕤”这个词语,在读曹雪芹的《红楼梦》时,我也是不止一次地读到“葳蕤”(wēi ruí)这枚词语。

他如乌云你如弯月原文 从兰叶春葳蕤到(1)

印象很深的是第26回中,宝玉因身体的缘故,白日里也有了朦胧之态。袭人见了很是担忧,于是对宝玉说:“你出去了就好了。只管这么葳蕤,越发的心理烦腻。”这里的“葳蕤”我的理解是柔弱困倦,慵懒到没有了精神气的意思。

在第33回中,贾政说宝玉:既出来,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葳葳蕤蕤。我看你脸上一团思欲愁闷气色。这里的“葳葳蕤蕤”大约是心神不宁的意思。

他如乌云你如弯月原文 从兰叶春葳蕤到(2)

葳蕤作为一枚词语,形容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出于好奇,我曾特意查阅了《当代汉语词典》。

从心目中的“葳蕤”,到曹雪芹笔下的“葳蕤”,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唯有贾宝玉这般温润如玉的人,才配得上 “葳蕤”这枚词的内蕴。

说及“葳蕤”我想到了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之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他如乌云你如弯月原文 从兰叶春葳蕤到(3)

那是一个风静月明的夜晚,不知道是出于怎样的原由,我被其中的这一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深深地吸引了。于是,一字一句,细细地品读起来;那一刻,我的脑海里闪现出一幕又一幕的画面;那一刻,有一个声音在耳畔响起:草木有自己吐芬竟放的天性,又哪里需要美人的攀折来映衬?

他如乌云你如弯月原文 从兰叶春葳蕤到(4)

这首充满生活哲理的诗作,是作者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史时写的。诗中,作者采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托物言志,以春兰和秋桂的芳洁品质,来比喻自己守正不阿的高尚节操,和不求人知的高雅情怀。

他如乌云你如弯月原文 从兰叶春葳蕤到(5)

从 “兰叶春葳蕤”到“何求美人折”我在诗人的笔端沉吟,我在一枚叫做“葳蕤”词语中小坐。

事实上,“葳蕤”是一种植物,属百合科,又名尾参,玉竹。

关于“葳蕤”还有一个传说:有一天,名医华佗上山采药,看到一位山人在吃玉竹,就自己也采来吃。吃后感觉很好,于是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徒弟樊阿。樊阿也采来吃,后来活到100岁,为此,葳蕤又有了一个被广为流传的别名:颜如玉。

他如乌云你如弯月原文 从兰叶春葳蕤到(6)

从植物“颜如玉”到小说中的贾宝玉,一个是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一个是怜香惜玉、温雅善良的男子,两者相较,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了。

后记:执笔至此,不禁释然。同样的词语,不同层面的表述,却有着各不相同的意趣。这,就是汉语言的魅力所在。这恰似自然世界的丰富多彩,总能在不经意中触动着我们,为此一路探究,一路收获,一路欢喜。(图片源自网络)


原创不容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已出版个人散文集《水净香自远》。喜欢在茶色里打坐,在音乐中沉溺,在文字间神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