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野猪下山了!“猴纸”到我家阳台了!野生动物进城的消息频现社交媒体。事实上,我们身边居住着众多本土野生动物,它们与我们为邻,我们却鲜少了解它们。了解、友好、相伴,万物方能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新华日报·交汇点联合江苏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等推出“秘境之眼·人类之友”日历专栏,带您一起通过红外相机、动物观察者等的视角,去关注既熟悉又神秘的“动物邻居”。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家园的生存基础、生机所在,每到节气日,我们还将邀请节气官来进行当日的特选推介播报。今天,一起来认识斑鳜(guì)。

千岛湖大眼鳜 秘境之眼人类之友(1)

全身布满“铜钱”花纹

斑鳜有俗名桂花鱼、季花鱼、花鱼等。它们外形富有辨识度,身体略侧扁,主色为深黄褐色,头部有大量黑斑,身体上布满大小不等、形状类似古代铜钱的黑色环形斑。它们的腹鳍、尾鳍、背鳍均有像扇骨一样的支撑,上面点缀着黑色斑点。

斑鳜个头不算大,一般不超过2千克,可长到40厘米长,生长缓慢,一般体长在10厘米至30厘米。

性格凶猛的“偷袭者

斑鳜吻部钝圆、下颌略向前突出,有着发达的犬齿,上颌仅前端有犬齿,排列不规则。

这样的吻部结构给斑鳜带去极强的咬合力,它们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黄昏和拂晓,斑鳜纷纷外出捕猎,捕食小型鱼类、甲壳类、水生昆虫等。

千岛湖大眼鳜 秘境之眼人类之友(2)

凭借着极强的爆发力,斑鳜成为伏击高手。捕食时,它们不会“尾随”猎物,而是单独躲在阴影处,确认目标后,再突然发起袭击。完成摄食后,它们继续躲藏在阴暗处,伺机猎杀下一个目标,属于典型的“力量不够、技巧来凑”型捕食者。

它们不耐饿,饿急眼了,甚至会攻击并吃掉同类,以此维系生命。神奇的是,研究观察表明,月圆时,斑鳜极少外出觅食。

人工养殖技术成熟

白天,它们藏身于水底的岩缝、石砾里休息,能在江河、湖泊中生活,尤其喜欢栖息于流水环境。气温下降,斑鳜会找一处水较深的洞穴或水库越冬。受水质污染、过度捕捞等因素影响,野生斑鳜数量并不乐观,应加强保护力度。

人工养殖斑鳜的技术较为成熟,人们已能够人工繁殖斑鳜养殖苗,突破了规模化养殖瓶颈。斑鳜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且几乎没有小刺,因此有“淡水石斑”的美誉,是名贵淡水经济鱼类,也是我国的一种重要淡水出口创汇鱼类。

采写:刘春

美编:郑玲玲

图片: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