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项目式乡村振兴战略(浙江推进未来乡村建设)(1)

浙江某地美丽乡村。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中新网杭州8月24日电(钱晨菲 李军)稻田里开小火车,养鸭池边建咖啡馆,废弃农舍变身“多肉王国”……走进杭州市萧山区临浦镇横一村,处处充满着发展的活力。

横一村是浙江省首批未来乡村创建试点。“近年来,我们围绕未来乡村创建指标和‘绿色 农文旅’发展方向,努力打造以‘萧山·未来大地’为品牌定位的乐游型村庄,现在已成为周边美丽乡村的文艺打卡点。”横一村党委书记傅临产说。

自2021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未来乡村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来,该省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建设方向,一体推进“美丽乡村 数字乡村 共富乡村 人文乡村 善治乡村”建设,全力打造引领数字生活体验、呈现未来元素、彰显江南韵味的未来乡村浙江范例。截至目前,该省已公布378个未来乡村试点创建村名单,规划各类项目4944个,计划总投资295亿元,首批已验收通过36个。

突出“浙江味”:一脉相承系统集成

浙江是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首创地。19年来,该省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擦亮“千万工程”这张金名片。

2003年6月,浙江提出要力争把一批村庄建设成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人与自然和谐的农村新社区;2021年1月,浙江提出要打造一批“服务均等化、环境生态化、生活智慧化、文明现代化”的未来乡村,该省未来乡村建设的“发令枪”正式打响;今年5月和8月,该省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工作推进会和现场会分别召开,对未来乡村建设再次进行系统动员部署……

一脉相承,久久为功。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档升级、硕果累累。而未来乡村建设,正是对“千万工程”的坚守践行和持续深化。

作为一项全新命题,未来乡村是浙江在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和建设“重要窗口”大背景下,乡村建设的又一次全新探索。该省明确,要立足“千万工程”,牢牢夯实美丽乡村基础,重点突出“浙江味”。

2021年以来,浙江先后出台了《浙江省未来乡村建设指导意见》等文件,并积极探索“一统三化九场景”未来乡村建设模式路径,构建起了一整套立柱架梁的顶层设计。同时,该省还强化系统集成,建立了一套城乡联动的工作机制,努力画好同心圆、形成大合唱。

未来乡村建设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和多元主体的共同建设。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近两年来,浙江坚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未来乡村建设的最高评判标准,以开放、包容的态度鼓励基层大胆创新,构建完善“一地先行、全省共享”机制。同时,建立完善社会、农民和市场多方参与的建设模式,优化创业创新营商环境,广泛吸引社会各界力量投身未来乡村创建,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未来乡村建设的全新格局。

突出“共富味”:创新业态改革破题

未来乡村自“诞生之日”起便承担着共同富裕的时代使命。而要实现共同富裕,产业兴旺应是题中之义。

近两年,浙江以产业兴旺为根本,率先推进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在未来乡村落地,大力培育“一村一品”“一村一业”,打造美丽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推进片区式组团化发展,快速建立未来乡村与周边村庄、未来社区联建联创机制,不断开辟未来乡村共富新境界。

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镇仙潭村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民宿旅游目的地。以往,因为单一的产业结构,该村产业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如今,我们已联合隔壁两个行政村,以村集体出资源、国企出资金的方式,组建莫干山仙之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探索未来乡村运营模式,落地了大仙潭宿集旅游综合体、大地艺术装置等一批新业态,实现了由民宿单一产业向一体化农文旅产业生态圈的转型。”仙潭村党总支书记沈蒋荣说,村里有了更多新业态,发展势头自然更足了,预计公司今年可为村集体创收100万元,每位村民可分红300多元。

作为浙江省首批未来乡村之一,仙潭村的成功并非特例。近年来,浙江以推动未来乡村建设为牵引点,全面推进以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农民农村实现共同富裕,亮出了一张靓丽的“成绩单”。今年上半年,该省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359.12亿元、增长9.4%,总收入2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71.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39元、增长6.3%,快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2.3%。

眼下,浙江未来乡村建设的“共富味”愈加浓厚。这种“共富味”,不仅体现在物质收入上,还体现在老百姓的精神生活里。

在推进未来乡村建设中,浙江着重用好农村文化礼堂,接续开设农民学校、老年学堂,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全力保护好古村落、古民居、古树名木等乡土遗存,传承好守望相助、敦亲睦邻、克勤克俭、耕读传家等乡土基因,延续好二十四节气等农耕文化,努力彰显人文乡村内涵。如今,一幅文化兴盛、精神富足的文明图景正在该省的未来乡村徐徐展开。

突出“未来味”:数字引领变革重塑

在衢州市龙游县溪口镇溪口未来乡村,无论是看书,还是吃饭、喝咖啡,都可刷脸自行完成;借助乡村云端“大脑”的引导,村民可以主动参与家园管理;共享卡拉OK、智慧寄存柜、无人医药柜等一系列智能化设备,给村民带来了实打实的生活便利。

数字,正在不断改变衢州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治理形态。衢州作为浙江率先启动未来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的地区,近年来借助未来乡村建设的契机,在数字引领未来等诸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借助数字引领,推进变革重塑。眼下,浙江各未来乡村试点村都不约而同聚焦数字化,根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差异化需求,加快数字化技术、思维、认知在乡村的运用和普及,撬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各领域系统变革,让乡村生活变得智慧,为实现未来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在温州文成县南田镇武阳村,当地借数字平台,将产业、村务等纳入积分消费系统,开展积分兑换活动,形成各产业与村民之间上下联动、互帮互带的致富联合体。去年,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02万元,村民人均增收15%以上。

“近年来,浙江坚持以数字变革为牵引,加快未来乡村重大应用攻坚,激发未来乡村发展新动能,奋力打造智慧生活、整体智治的现代图景。”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社会事业处有关负责人表示,浙江还加快智慧医疗、智慧文化、智慧教育、智慧救助等率先落地未来乡村,并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借助数字化力量,有序推动养老服务中心、婴幼儿托育点在未来乡村的全覆盖,实现未来乡村服务新飞跃。浙江力争到今年年底,建设未来乡村“一老一小”场景400个以上。(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