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佑宝贝儿外科王钧医生曾遇到过一个10岁的男孩,来院诊断为脾脏破裂、失血性休克(代偿期)、中度贫血。

一问情况,竟是父亲打的

原来是孩子因为“犯事”被老师请家长当面教育,父亲未弄清事由就一脚将他踹倒在地。当时孩子腹痛不能起身,老师和父亲还认为孩子装病。

当孩子精神渐差、面色变白、腹痛加剧时,他们才引起重视。万幸,通过手术及长达10余天的住院治疗,孩子康复出院。

国际不打小孩日发朋友圈的话(国际不打小孩日有时候控制不住地想打孩子)(1)

生活中,类似情况屡见不鲜,只是“打法”不同。

面对孩子“犯错”,家长一生气常常会采取“捏脸、揪耳朵、打耳光、打屁股”等方式来教育孩子,认为这种处罚很轻,不会伤害孩子身体。

但,这些惩罚方式真的可行吗?

不可行!任何使用体力并意图造成某种程度的疼痛或不适的惩罚都叫做体罚。

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明确指出,体罚是一种侵犯儿童受保护权、尊严权和人身安全权的暴力形式,应予以禁止

比如:

·用手或工具打(“打耳光”、“打屁股”)

·踢

·摇晃或扔

·抓

·捏

·刺

·拔头发或揪耳朵

·强迫孩子保持不舒服的姿势

·灼烧

·烫

·强迫摄入(例如,用肥皂冲洗孩子的嘴或强迫孩子吞咽热的香料)

01

为什么不能打孩子?

心理上的伤害

当父母体罚孩子并用言语恐吓时,有些内心比较脆弱的孩子会有极大的恐惧感、强烈的自我怀疑、怕被抛弃以及精神高度紧张,容易引发心理障碍。

有些孩子性格倔强,表面屈服于父母的棍棒,但内心仍不服输,等到孩子年龄稍大,会展现出强大的叛逆、反抗、报复心态。

国际不打小孩日发朋友圈的话(国际不打小孩日有时候控制不住地想打孩子)(2)

身体上的伤害

(1)揪耳朵

揪耳朵力度过大可能会让孩子耳朵拉伤或充血肿痛。在寒冷季节,由于外露的耳廓血液循环不良,容易出现轻微冻伤,若用力揪耳可能造成软骨损伤甚至引发耳廓软骨膜炎。

经常揪耳朵还可能增加孩子患耳廓假性囊肿几率。

(2)打耳光

影响耳朵:

影响鼻部:

若打的部位靠近鼻子或打到鼻部,可能会导致鼻出血。

影响心理:

打耳光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产生不良情绪、叛逆心理,不利于健康成长。

国际不打小孩日发朋友圈的话(国际不打小孩日有时候控制不住地想打孩子)(3)

(3)胸背部

(4)腹部

(5)臀部(这是家长认为最安全的部位)

虽然该部位肌肉发达,但更容易肌肉出血形成血肿;同时疼痛刺激下,孩子会躲闪或扭动,易误伤到外生殖器(男孩更易出现)。

如不慎伤及孩子脊柱末端(骶dǐ尾部),可能会出现大小便功能异常或下肢活动障碍而出现终生残疾。

国际不打小孩日发朋友圈的话(国际不打小孩日有时候控制不住地想打孩子)(4)

(6)四肢(以打手板为常见)

其实人的四肢关节最多,而未成年前关节的骨骺是生长的源泉,如用力不当损伤可能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前不久有新闻报道,一六年级女生出教室摆手幅度过大导致右手无名指骨骺( hóu)骨折。

而对于5岁以下幼儿桡骨小头关节发育不全,很容易在牵拉、拖拽时出现脱位。

02

如果真的很想打孩子

该怎么办?

察觉自己的情绪

很多父母在动手打孩子后会后悔,要改善这种情况,需要在动手打孩子之前的察觉到自己的愤怒情绪。

你可以问问自己这4个问题:

每个人对愤怒的感知都不一样,比如:

当自己察觉到当下有上述感觉的时候,这就告诉我们:愤怒来了!

国际不打小孩日发朋友圈的话(国际不打小孩日有时候控制不住地想打孩子)(5)

体罚还是控制情绪?

当知道自己有愤怒的情绪后,才有机会踩下刹车,家长可以参考以下的流程,让自己的理智回归一些:

A.权衡利弊法

国际不打小孩日发朋友圈的话(国际不打小孩日有时候控制不住地想打孩子)(6)

B.回避法

金钟罩法

当察觉到自己怒不可遏时,家长可以做一个从天上拉下一个金钟罩笼罩住自己的动作,它可以把你暂时保护(隔离)起来,你就听不见、看不见外面的情景了。

然后可以进行自我放松,比如深呼吸;

也可以做一些自我暗示,比如默念:亲生的!

或者想象一些可以让你放松的情景和画面。

空间隔离法

如果采取金钟罩法也难以控制自己的时候,家长可以采取空间隔离法,即真的离开这个场景,安全和孩子隔离开来。

比如说:”要去上个洗手间!”

但是,礼貌一些,不要摔门,不然怒气会吓着孩子。

抓住问题的核心,找到源头:

是自己当天心情本来不好迁怒了孩子?

是自己对孩子要求太高、卷得太厉害了?

是自己育儿技能不足,有其他科学的培养孩子的技能吗?

我是不是要去做一些育儿方面的咨询?

孩子当时是不是生病了不舒服?

孩子是不是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麻烦?

孩子有哪些能力方面的不足吗?需要看医生吗?

当你解决了以上这些问题,才能从源头上减少冲突的产生,才能减少父母的愤怒时刻。

每个人控制愤怒情绪的技巧都不一样,父母可以琢磨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上述的控制技巧是常见的,您也可以有自己独特的控制情绪小技巧)。

而且,父母还需要在生活中刻意去练习、使用这些技巧,才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在育儿的道路上,父母也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不断反思和复盘。

参考文献

1.Bassam E, et al. Corporal punishment of children: discipline or abuse? Libyan J Med. 2018 Dec;13(1):1485456.

2. United Nations Committee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42nd Session. General Comment No. 8. The right of the child to protection from corporal punishment and other cruel or degrading forms of punishment. Geneva: United Nations, 2006.

3.Heilmann A, et al. Physical punishment and child outcomes: a narrative review of prospective studies. Lancet. 2021 Jul 24;398(10297):355-364. doi: 10.1016/S0140-6736(21)00582-1. Epub 2021 Jun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