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在《病起书怀》中写道:“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这首诗中描写的是,一位官职卑微的官员,虽然职位低微,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过忧国事,忧民忧国的一种壮志情怀,让人敬佩。

田文镜为什么败给雍正的(顶峰时期的田文镜)(1)

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的都知道,剧中有一个叫田文镜的人物,这个人物并不是特别讨观众的喜欢,甚至还有一点讨厌。

剧中描写的田文镜,从康熙王朝一个无名小辈到雍正王朝,他的官位一路崛起,从一个芝麻小官到河南巡抚。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背景呢?

《雍正王朝》中的田文镜,电视中对他的仕途之路有着比较细的描写,其中最出神入化的就是他的脾气以及他为官的作风,尤其是对读书人的一种厌恶和反感,更是演出一种出神入化的神态,不得不佩服。

历史上的田文镜,和李卫、鄂尔泰并称为“雍正帝的三大宠臣”,他们在巅峰时期有着巨大的权力,在雍正皇帝心中有着重要地位。

田文镜为什么败给雍正的(顶峰时期的田文镜)(2)

田文镜生于康熙元年,是汉军镶蓝旗监生出身。

22岁时担任福建长乐县的副县长;

31岁的时候被调到山西省宁县县长;

44岁的时候直接升官为易州市委书记,在他前二十年里一直处于一个基层员工的状态,为雍正朝的封疆任职奠定下基础。

鄂尔泰还发出这样的感慨“看来四十犹如此,便到百年已可知”,不知道已经年迈的田文镜怎样看待以后的路,是用一种悲观的心态还是“乐观”的心态。

其实田文镜不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他算是一个粗人,但他没有因此感到自卑,而是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从一个不知名的小卒到后来的重臣。

田文镜为什么败给雍正的(顶峰时期的田文镜)(3)

他的升官之路可谓是现实中的“杜拉拉升职记”,他当上太子保之后,深受皇帝信赖,常仗着自己封疆大吏的身份四处游玩,当然这也是雍正帝给他的权力。

在皇帝眼里,田文镜是一个听话顺从的属下,但田文镜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官员,因此他常受到朝中其他官员的鄙夷,他的没文化在官场中和一些文化人中是不受欢迎的那一类。

田文镜为什么败给雍正的(顶峰时期的田文镜)(4)

许多弹劾田文镜的奏折交到皇帝手中,皇帝看在眼里但并没有明确的表态,最后也不了了之,由此可见田文镜在雍正心里的地位还是比较重要的。

鄂尔泰和李卫也是雍正帝比较看重的,鄂尔泰是雍正皇帝的心腹,他出生贵族世家,先祖从努尔哈赤时期就开始追随,六岁开始学习儒家文化,八岁练习书法,十六七岁就中科举考试。

到二十岁时,正式开启自己的仕途之路,可谓是风光无限。

他和田文镜一样一路晋升,但同样也遭到瓶颈期,在他四十岁的时候还处于内务府员外郎这个位置,他觉得自己的人生也就如此了,仕途之路走到尽头。

虽说官位小,但却掌管着皇宫大量财物的支配权,想动用皇宫里的财物,必须经他之手。

田文镜为什么败给雍正的(顶峰时期的田文镜)(5)

一次,还是王子的雍正帝,想借用财物修整亲王府,他并没有打起皇宫财物的主意,而打的是鄂尔泰的主意,想要鄂尔泰帮忙,但还是遭到拒绝。

四阿哥吃了一鼻子灰,心中不爽,但转念一想觉得这是一个可靠的人才。

等到胤禛继位后,马上重用鄂尔泰,这也是为什么鄂尔泰是雍正的心腹,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

相比鄂尔泰和田文镜,雍正更器重的是李卫,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李卫有家庭背景,放在如今社会相当于一个富二代,但他可不是什么温室里的花朵不谙世事,李卫很是精明,也很有手段,在朝廷中他的地位无人能及不能够撼动,常人一听他的名字就闻风丧胆,可想而知他的威慑力有多大。

田文镜为什么败给雍正的(顶峰时期的田文镜)(6)

他担任江南总督府的职位,很多官员都落在他的手中后皆痛苦无比。

他还特别擅长谋略,经常看别人相斗,最后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听说李卫死后埋葬的费用都是皇帝给的,由此可见他是多么嚣张。

看完他们的故事,不得不说感概一句真不愧是“雍正时期的三大宠臣”,并不是浪得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