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的英国首相选举中,有消息人士表示,英国时任外交部长特拉斯如果当选英国首相的话,可能会推翻之前的《北爱尔兰议定书》。

结果这个消息出来后,美国总统拜登就坐不住了。他在和已经当选英国首相特拉斯的通话中,劝说其不要废除《北爱尔兰议定书》。

许多人都认为,如果特拉斯真的推翻该议定书的话,恐怕会加速北爱尔兰从英国分离出去,而爱尔兰和英国之间的矛盾甚至说仇恨恐怕也会加深。这也是拜登出面劝说特拉斯的原因之一,因为拜登拥有爱尔兰血统,他的父母就是爱尔兰裔。

那么,爱尔兰和英国到底有着怎样的仇恨?为什么英国已经统治北爱尔兰200多年,北爱却始终没有放弃从英国分离出去?历史上的一场马铃薯大饥荒,为何让爱尔兰人记恨英国100多年,直到现在都没有化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喜欢的朋友,拜托点赞支持,谢谢大家。

英国分裂的时间(英国为何必然分裂)(1)

英国的全称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现在的英国本土主要由大不列颠岛的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组成。

不过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英国全称是叫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也就是说,整个爱尔兰岛都是英国的“领土”。

而让爱尔兰人和英国人结下深仇大恨的那场大饥荒发生在1845至1850年间。

当时爱尔兰人主要以马铃薯为口粮,结果有一种名叫晚疫病菌的卵菌在爱尔兰岛大肆传播,使得爱尔兰人种植的马铃薯纷纷染上瘟疫,成片成片地腐烂。

这场马铃薯瘟疫持续了五六年时间,而没有马铃薯做食物,无数的爱尔兰人被活活饿死,还有许多人背井离乡离开了爱尔兰岛,导致爱尔兰岛人口锐减三分之一以上。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爱尔兰大饥荒,又称马铃薯大饥荒。

不过,这场大饥荒看起来好像就是一场天灾,为什么会让爱尔兰人和英国人结下刻骨仇怨呢?

爱尔兰人的祖先是凯尔特人,他们在罗马帝国时期,和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称为“三大蛮族”。

凯尔特人曾经盛极一时,在欧洲拥有很大地盘。可随着罗马帝国崛起,他们在欧洲大陆的领土也逐渐被罗马帝国所蚕食,被迫移民到边缘的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等地方。

英国分裂的时间(英国为何必然分裂)(2)

后来罗马帝国衰弱,但凯尔特人却并没有迎来好日子,因为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等日耳曼部落也跑来不列颠岛上,凯尔特人的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只好跑到爱尔兰岛去了。

就这样,大不列颠岛就成了盎格鲁人等日耳曼部落的地盘,到了后来,这里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等融合成了所谓的“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简称盎撒人。现如今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这五个国家的主体民族就是盎撒人。而爱尔兰岛上的凯尔特人则发展成了现在的爱尔兰族。

所以如果按“先来后到”的规矩,原本大不列颠岛就是属于凯尔特人或者说爱尔兰人的,结果盎撒人鸠占鹊巢,硬把大不列颠岛给抢了过去,这算得上是双方最早结下的仇怨。

当然,这段历史比较久远,到现在或许早已经被淡忘。

但是在后来,随着英格兰崛起,开始不断向四周扩张,与临近的爱尔兰的矛盾也不断激化。在1649年,英格兰爆发了第三次内战,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克伦威尔执掌大权。作为革命的延续,英格兰开始加快对爱尔兰的征伐速度,其国会还发布决议,废除爱尔兰的王位,想要吞并爱尔兰。

而爱尔兰则组建保王党,据守都柏林,抵制英格兰国会的决议。于是克伦威尔率军征讨爱尔兰,为了震慑爱尔兰人,他在爱尔兰岛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成千上万的爱尔兰人被残忍杀死,有些村镇的人几乎被杀光,连老弱妇孺都没有幸免。

在克伦威尔的征伐下,爱尔兰三分之二的领土都沦陷,成为了英格兰的殖民地。而当时发生的大屠杀,也在爱尔兰人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

英国分裂的时间(英国为何必然分裂)(3)

之后到了1801年,英国正式吞并爱尔兰,成立了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只是,虽然爱尔兰并入了英国,但是由于出身不同民族,英国人并没有把爱尔兰人当作自己人看待,而是搞起了种族歧视,将其视为劣等人。

作为凯尔特人的后裔,许多爱尔兰人都长着红头发,这却被英国人视为劣等人的标志,代表着愚昧和暴躁,处于鄙视链的最底端。

这种歧视现象,到如今仍存在英国。像英国的哈里王子就是红头发,据说当时的查尔斯王子第一眼看到哈里王子时就惊讶得不得了,说怎么是个红头发,显得非常失望。而他的这番表现,也深深刺激到了戴安娜王妃,为两人最终失败的婚姻埋下了更多隐患。

直到现在,就算哈里王子掉发越来越严重,他的红头发也不再那么显眼,却仍是英国人茶余饭后的主要谈资以及调侃的对象。

当时爱尔兰人在英国人的统治下,也享受不到完整的公民权。他们没有选举权,更无法进入议会,并且还不能担任公职,甚至连律师、教师等体面的职业都做不了。

由于这种族歧视,英国人也把爱尔兰当作殖民地一样,进行了残暴而又疯狂的压榨。

当时英国人直接没收了爱尔兰大部分耕地,并将其拍卖给英国的农场主们。爱尔兰人则只能分到很少的贫瘠的土地,而且他们的财产权也被限制,不能购买更多土地。

甚至于爱尔兰人连在他们的土地上种植何种农产品的自由都没有,一般都需要在英国人的规定下种植小麦、大麦和燕麦等作物。

但是这些作物收割以后,爱尔兰人自己却享受不到,而是要抵扣英国人加征在他们头上的各种苛捐杂税,等这些税扣完,爱尔兰人自己手里的粮食所剩无几。

为了糊口,爱尔兰人就只能找一些犄角旮旯的小片土地,种上好养活的,同样又是英国上层贵族看不上眼的马铃薯,靠马铃薯维系基本的生存条件。

英国分裂的时间(英国为何必然分裂)(4)

所以当1845年爱尔兰大饥荒发生的时候,爱尔兰人没有了最基本的口粮,几乎毫无抵抗之力。

与此同时,英国人则眼睁睁地看着大批爱尔兰人活活饿死,还在把大量产自爱尔兰的小麦、大麦和燕麦,以及各种肉类运往大不列颠岛,供英国上级阶层食用。

由于天灾加人祸,在这场大饥荒中,爱尔兰死于饥饿的约有150万。另外由于不堪忍受饥饿以及英国人压迫,所以逃离爱尔兰岛,去往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避难的爱尔兰人更是超过了200万。

拜登的曾祖父母,就是在这次大饥荒中移民到了美国。

所以,原本爱尔兰有800多万人口,结果一场大饥荒下来,人口减少了将近一半。

时至今日,很多历史学家都把爱尔兰历史分为饥荒前时代和饥荒后时代两部分。即便到现在,爱尔兰的人口仍不足500万,远没恢复到大饥荒发生前水平,由此也可见当时那场大饥荒给爱尔兰带来了多么严重的影响。

而这场马铃薯大饥荒,表面上看起来是由于马铃薯染上瘟疫引起的,但本质上,却是源于英国对爱尔兰的残酷统治。

当时可是英国著名的维多利亚女王时期,正掀起工业革命不久,国力蒸蒸日上,英国人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爱尔兰人在英国人的不断压榨下,生活反而越来越困苦潦倒。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爱尔兰人的生存条件,甚至还不如那些美洲的黑奴。

其实,自克伦威尔征伐爱尔兰以来,爱尔兰就没有停止过反抗,在18世纪末,受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影响,爱尔兰人更是掀起了此起彼伏的反英起义。

在1801年,英国通过《英爱合并法案》,正式吞并了爱尔兰,爱尔兰彻底丧失了政治和经济上的独立地位。并且在合并之后,英国还宣布新教为爱尔兰国教,强制让原本信仰天主教的爱尔兰人信仰新教,而不服从的天主教徒则会被剥夺所有的公民权利。

英国这些政策,进一步激化了宗教矛盾和民族矛盾,爱尔兰人的反英斗争也就变得更加激烈。

而马铃薯大饥荒,彻底点燃了爱尔兰人的怒火,从此爱尔兰人和英国人的矛盾变得彻底无法调和,起义也愈加激烈和频繁。

英国分裂的时间(英国为何必然分裂)(5)

拜登的母亲就非常讨厌英国,据拜登回忆,他母亲曾经访问过英国,但是在酒店下榻时,得知英国女王曾睡过她房间里的那张床,结果拜登母亲非常抗拒,宁可在地板上睡一晚也不肯睡那张床。

这是许多老一辈爱尔兰人的共同特点,而他们之所以讨厌乃至憎恨英国,正是源于历史上英国对爱尔兰的压迫和掠夺,尤其是那场大饥荒留下的悲惨记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元气大伤,爱尔兰人则、趁机宣布独立。英国虽然派兵进行镇压,但面对爱尔兰人如火如荼的独立斗争,也变得越来越力不从心。

到了1919年,爱尔兰新芬党组建了爱尔兰共和军,大力号召爱尔兰独立,并和英国进行坚决的武装斗争,在当时深得爱尔兰人的支持。

在爱尔兰共和军的斗争下,英国人被折腾得焦头烂额。英国人对爱尔兰的态度也发生了越来越大的变化,很多人都认为既然爱尔兰已经成为一个包袱,那英国总不能被这个包袱拖着后腿,索性还不如将其放下来。

于是在1921年12月,英国与爱尔兰签署了《英爱条约》,允许爱尔兰南部26个郡成立“自由邦”,给予其一定的自治权。

只不过,英国却不允许爱尔兰北部6郡的独立,仍将其牢牢地抓在手中。其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英国在掌控爱尔兰岛期间,将大量英国人迁往北部6郡,而到1921年,信仰新教的英国人已经占了爱尔兰北部6郡很大比例,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自然不愿意脱离英国独立。

另外《英爱条约》的签订也意味着爱尔兰岛从此形成南北分治的局面,而这正是英国惯用的“离岸平衡手”,想以此来制衡爱尔兰。

英国的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爱尔兰内部,还有北爱尔兰分成了诸多派系,就连爱尔兰共和军也分裂,许多曾经一起战斗的战友乃至兄弟手足,开始分道扬镳甚至反目成仇。

英国分裂的时间(英国为何必然分裂)(6)

不过爱尔兰总体上仍不甘心成为所谓的有名无实的“自由邦”,想要获得真正的独立,所以和英国之间的斗争也并没有停歇。

在1937年,眼看世界局势越来越动荡不安,爱尔兰“自由邦”觉得机会到了,正式宣告独立,还建立爱尔兰共和国,不过在名义上仍然是是英联邦的成员。

而新成立的爱尔兰政府还宣称对整个爱尔兰岛,包括爱尔兰北部6郡拥有主权。

当然,英国是坚决不肯承认爱尔兰的独立地位。只不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已无力维持日不落帝国的威严,对殖民地的掌控力也越来越弱,像印度等殖民地纷纷独立。

于是在1948年12月21日,爱尔兰趁机要求脱离英联邦,实现真正独立。英国虽然心中不甘,却也无可奈何,于是在1949年4月18日,终于承认爱尔兰独立。

但英国还是留了一手,坚决不归还爱尔兰北部6郡,还通过《爱尔兰法案》,重申英国对北爱尔兰的主权,英国的国名也改为了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但是爱尔兰在独立之后,却始终没有放弃对北爱尔兰的主权要求,坚持要最终实现爱尔兰的真正统一,所以和英国的矛盾仍旧非常尖锐。

而爱尔兰共和军也变得越来越激进乃至极端,寻求通过暴力手段来促进北爱尔兰与爱尔兰的统一,甚至开始冲击北爱尔兰政府。并且从1967年开始,北爱尔兰的天主教徒也开始转变策略,不再一味坚持和平斗争的手段,转而支持爱尔兰共和军。

英国政府在对爱尔兰共和军进行强力打压的同时,还大力支持北爱尔兰的新教徒,和爱尔兰共和军进行暴力对抗。于是北爱尔兰的局势变得愈加动荡不安,大量无辜的人死于恐怖式袭击,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整日担惊受怕。

不过随着北爱尔兰局势日益恶化,连英国政府也无法掌控,不得不开始妥协,于是在1972年3月,推出了一个所谓的《北爱尔兰宪法草案》,承诺会给予天主教徒更多的政治权利。

英国分裂的时间(英国为何必然分裂)(7)

可是已经杀红了眼的爱尔兰共和军却根本不信英国的承诺,所以仍坚持暴力斗争,让英国政府烦恼不堪,北爱尔兰的冲突和内乱也没有丝毫停息的迹象。

但是在1973年,终于迎来了转机,因为这一年,英国和爱尔兰都加入欧洲共同体,也就是后来的欧盟。

而在欧盟的主持下,英国就与爱尔兰展开了长达10多年的马拉松谈判,最终在1998年4月,双方达成了《贝尔法斯特协议》。

在这个协议中,爱尔兰放弃对北部6郡的领土要求,英国则放弃对北爱尔兰的限制,同时该协议还允许北爱尔兰和爱尔兰之间可以进行人和货物的自由流动。

然而英国本以为事情终于得到妥善解决,却没想到它的“离岸平衡手”也给自己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隐雷。

在2020年底,英国通过公投“意外”脱欧了,但北爱尔兰坚决不同意,因为如果脱欧的话,那么北爱尔兰和爱尔兰之间的“自由流通”将受到巨大阻碍,双方经贸往来等等,都会变得非常麻烦。

于是在欧盟的调解下,英国最终做出了一个让步,让北爱尔兰留在了欧盟,这就是前面说到的《北爱尔兰议定书》。

可这么一来,北爱尔兰和爱尔兰之间的人员流动和经贸往来非常自由,就跟一家人似的,但是和大不列颠岛之间,反而会受到重重限制。

所以很多人认为《北爱尔兰议定书》的签署,让北爱尔兰虽然在名义上仍归属于英国,但实质上却已经加入了爱尔兰。

或许也正因为如此,特拉斯才会考虑废除这个《北爱尔兰议定书》,只不过她真这么做的话,说不定最后连北爱的主权名分都要丢掉。

所以,还是那句话,多行不义必自毙,自己种的瓜,无论甜苦,都要自己咽。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也只能拭目以待。

英国分裂的时间(英国为何必然分裂)(8)

好啦,那么今天就到这里,喜欢的朋友恳请您为视频点赞并关注,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们下期见,祝福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