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些家长会发现,孩子怎么突然间就“口吃”了?

说话没有正常的节奏和停顿,字音重复,磕巴,或卡壳?

形成口吃的主要原因

01

心理原因

当孩子精神紧张、焦虑、受到惊吓时,会容易形成口吃。

02

发展不平衡

儿童思维发展快速,但言语能力没有跟上,思维与表达无法很好的配合时,就会出现口吃现象。

03

模仿和暗示

儿童的模仿性很强,而口吃的感染性也很强,当周围有人口吃,或电视中出现口吃的情景时,儿童很容易被影响。

04

生理原因

有人认为口吃与遗传或某种脑功能障碍有关。(国际医学界尚处在探索研究阶段,现在普遍认为口吃是一种特殊的心因性语言交际障碍)。

据报道 经过数十年的研究,有医生相信他们可能已找到人们口吃的原因。来自德国的研究显示,由儿童时代出现的持续性口吃,可能是因为左脑不正常所致。专家表示,这造成大脑皮层与说话能力有关的地带出现不衔接的状况。他们指出,由于左脑未能充分掌握让语言区域运作的时间性,而过度弥补这个缺失,令说话不能流畅。

利用核磁共振仪器扫描口吃人士的大脑时,研究员发现,他们左脑某个地区的组织结构与说话正常的人士非常不同。专家指出,那个区域的纤维连接大脑用作说话及组织说话的部分。他表示,这可证明为何某些人由小时候开始便口吃,其他人则不然。

口吃对性格的影响?

容易形成自卑心理,总会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个性懦弱怕事,受人欺凌也不敢保护自己,总是逆来顺受。

常把自己关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与外界隔绝开来。工作、学习、购物时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对环境异常敏感,没有朋友、害怕交际。

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情绪整天处于孤寂、不愉快、忧虑、悲伤、失望之中。

害羞,总是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在人前总是表现出一副忸忸妮妮的样子,不能落落大方的表现自己。

优柔寡断,他们在遇事时缺乏主见、犹豫不决。

冷漠,口吃者开始是因为害怕说话、害怕口吃、害怕交际,于是回避与亲友的一切交流,久而久之在与人相处时变得越来越冷漠。

那么当父母发现孩子口吃时,该怎么做呢?

认真耐心的听孩子讲话,不要打断,催促,而是要让他们运用现有的知识,词汇去表达。

经常与孩子进行语言交流,并对孩子的问题进行鼓励和正面回答。

为什么小孩突然出现口吃怎样矫正(为什么我的孩子会)(1)

当发现孩子有紧张或自卑的情绪时,要帮助他调节情绪,放慢节奏,平复心理。

不要过度纠正孩子或提醒孩子讲话不流利,而是应更多关注孩子讲话的内容,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培养孩子良好的讲话习惯,对于讲话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指导,并给予正向的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