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8月25日电 (记者王宇鹏)有些人在吃过某种食物后,会出现肠胃或皮肤不适,但这并不是都是实物过敏,也可能是食物耐受不良。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副主任王良录表示,对某种食物耐受不良,不代表一定对其完全禁止食用;食物耐受不良也不同于食物过敏。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尹佳提醒,对于过敏性疾病,要采取正确的诊断方式,接受科学的治疗。

食物耐受不良不代表要禁食

有的人喝超过一定量的牛奶5-30分钟出现腹胀、排气,甚至腹泻,这是典型的食物耐受不良。

“因为这部分人群的身体里缺乏一种叫乳糖酶的东西,就分解不了牛奶中的乳糖,从而使未分解的乳糖进入大肠,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泻,甚至腹痛。”王良录解释。

那么,什么是食物耐受不良?王良录介绍,食物耐受不良是指非免疫反应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包括代谢异常、食物的药理学特性以及通常因食物处理不当产生的食物中毒样反应,但是不包括真正的食物中毒。

除牛奶外,鱼类处理不当或长时间冷冻,也可能导致耐受不良。“海鲜如果不新鲜了,会产生一种叫做组胺的物质。正常人中,只有1%的组胺能被吸收循环,未能吸收的便会导致耐受不良诱发症状。”王良录说。

食物加工、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可以产生组胺,比如奶酪、发酵肉类或香肠、葡萄酒、啤酒,酵母提取物、酸渍菜;有些食物天然组胺含量高,比如菠菜,茄子;植物来源食物熟化过程中可产生组胺,像西红柿、樱桃;也有一些直接诱发组胺释放的化合物,包括食品添加剂。

添加剂也有可能引起耐受不良,比如食物色素酒石黄。它可以诱发哮喘、荨麻疹,血管性水肿,也可以引起呕吐,偏头痛,甚至可以诱发神经及行为反应。软饮料、烈性酒、露酒、甜食、糖果、蜜饯、即食谷物(比如即食燕麦片),果酱、果冻、冰激凌、冻果子露、奶昔、商售的卤味、汤、盒装的香料,腌渍品、调味品、沙拉酱、预制烤制品,熏制的鱼等,都含酒石黄。

值得注意的是,食物耐受不良区别于食物过敏,不一定需要完全禁食。王良录进一步举例说明,“比如前面说的喝牛奶出现腹胀、排气,甚至腹泻,只是对乳糖耐受不良,而不是对牛奶蛋白过敏,那么可以饮用酸奶而不引发症状;再比如很多人说对鱼虾等海鲜“过敏”,吃少了没事,吃多了不行,吃活鱼没事,吃冷冻的不行,其实这种情况就是组胺耐受不良,而不是真正的对海鲜过敏。”

食物过敏检测待规范

王良录介绍,食物过敏的诱发途径有食入、吸入、接触及授乳等。不同食物变应原的致敏强度不同,同种食物变应原强弱存在易感者年龄和地区差异。同种食物变应原,比如鸡蛋、牛奶,婴幼儿时期过敏发生率远远高于成人。食物过敏的诊断非常困难。诊断食物过敏首先要根据详尽、准确的病史,免疫球蛋介导的速发型反应,应该注意进食与症状出现的时间,迟发型的必须要指导患者记录食物日记。

一名儿童出生后就经常出现皮肤瘙痒和皮疹,而且经常打喷嚏,流鼻涕,曾经在今年5月去某医院用生物信息共振方法查过敏原,结果显示多种食物和接触物阳性。当地医院建议他进行生物信息共振脱敏治疗,同时避免所有检测结果阳性的食物和接触物。该儿童忌食了多种食物,共接受了9次生物共振“脱敏治疗”,症状反而逐渐加重。

该儿童在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进行特异性IgE检测,结果显示他主要是吸入过敏原尘螨和霉菌过敏。而鸡蛋和牛奶都呈现非常微弱的阳性。“也就是说,这个孩子主要是对吸入物尘螨过敏。”尹佳说。

生物共振检测和血清slgG检测(所谓“食物不耐受检测”)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普遍的诊断过敏性疾病检测方法。但是目前全世界各国过敏专科学术组织和学会都不推荐用这两种方法来诊断过敏性疾病。目前在全世界诊断过敏性疾病诱因最常用的方法是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过敏原皮内试验,皮肤斑贴试验,过敏原激发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

尹佳呼吁,过敏性疾病,一定要基于正确的诊断,只有正确的诊断,才能对病人采取正确的规范的治疗措施。

食物不耐受和食物过敏是一样的吗(食物耐受不良区别于食物过敏)(1)

(责编:任妍、张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