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手艺精致生活(想让年轻人爱上国潮)(1)

连周毅自己也很难说得清,究竟是自己驯服了糖,还是糖征服了他。比如抽湿机带来的干燥,要忍,想要一气呵成,就得熬,就连糖的温度都是任性的——糖似乎在通过这种方式,考验着手艺人的忠诚。

文 | 黄点点

编辑 | 易方兴

运营 | 月弥

驯服

想要“驯服”糖,不是一件容易事。

在翻糖手工艺人周毅的工作间,最先被感知到的是一种干燥——这里放着一台大功率的工业级抽湿机,正在发出沉闷的声响,将房间里的水汽一丝一丝带走。人在这里长时间待着,哪怕喝再多的水,也不会想上厕所,连指尖都觉察不出一点汗意。跟着缺水的还有皮肤,周毅从小在四川长大,长年累月的湿润天气给他留下湿疹的病根,每年犯一回,但自从他泡进工作间里,湿疹再也没有复发过。

这样干燥的房间里,周毅一待就是一整天。糖在他手上翻飞,然后变成敦煌的飞天、妩媚的九尾狐妖,或者嫦娥、唐婉、花木兰。不只是人,还有雕梁画栋、层楼叠榭,小桥流水中的亭台楼阁,一尾尾不足一厘米的鱼儿,游荡在一池春水中。

国潮手艺精致生活(想让年轻人爱上国潮)(2)

▲ 周毅的作品《九尾》。图 / 受访者提供

美在这里被创造出来。在周毅的手里,糖是乖巧的、灵动的,它们幻化自如又充满生气的样子,常常会让人忘记这些人偶的本质,不过是糖浆和食用胶的混合物。

2017年,因为一个偶然的客户订单,80后面塑艺人周毅开始尝试使用翻糖来制作人偶。现在,他39岁了,即将在不惑之年,进入和糖作战的第6个年头。

这确实算是一次疯狂的“转行”。要将面塑技艺化用到翻糖,比想象中难不少,相较于面人儿,糖人儿来自更加娇贵的材质,为了驯服“糖”,6年时间里,周毅想过不少办法。

比如那台抽湿机,就是周毅准备的武器之一。糖怕水,在潮气的作用下,糖会逐渐软化,然后凝结成难看的固体。最可惜的是一种叫做拉糖的材质,它晶莹剔透,可以变成武则天头上的步摇金钗,或者飞天怀里的透明琵琶,但一旦融化,就算重新变得干燥,也会在表面形成一层壳,雾蒙蒙的,再也没有玲珑和通明感。

手速则被练得更快。周毅总是在倒计时中度过他的每一天——制作头像的时间限度是30分钟,制作衣服的时间是两个小时,而那些由糖制成的薄片,只用4秒钟,就会彻底硬掉,回天无术。跟可以花好几个月、慢慢打磨的泥塑不一样,糖也经不得放,它们随时可能硬化、变质,成为废柴,所以“开弓没有回头箭”,修修补补的过程中,又是连续几个通宵。

因此,连周毅自己也很难说得清,究竟是自己驯服了糖,还是糖征服了他。比如抽湿机带来的干燥,要忍,想要一气呵成,就得熬。

就连糖的温度,都是任性的。借着一盏拉糖灯,周毅把硬块一样的糖熬化,此时,糖攀升至170度,要等上一小会儿,糖才会降温到80度左右,是人手能够忍受的极限。周毅把变得柔软的糖放在手里,飞快地在双手之间来回挪动,一点点给糖塑形。即便如此,糖还是在他的手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疤痕,那是加热后的糖稀所烫出的泡,黏黏的糖溅到手上,甩都甩不掉,还是一样,只能受着。

糖似乎在通过这种方式,考验着手艺人的忠诚。有好几回,周毅因为忙碌,有一小段时间没有去做糖,手上就变得更加敏感、不再耐热,泡就更多了。唯一的解决方法是,提高练习的次数,让手重新习惯糖的温度——糖要求他足够专注。

国潮手艺精致生活(想让年轻人爱上国潮)(3)

▲ 练习中的周毅。图 / 受访者提供

好在,糖也给手艺人带来了足够丰厚的奖励。凭借这些精致的翻糖作品,周毅曾在世界最大的蛋糕比赛中拿到过7个金奖,一个人偶的售价甚至能高到20万。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赞誉和认可。

这个11月,周毅作为手艺人代表,被邀请参加了《国潮盛典》,一台由快手和河南卫视联合制作的国风晚会。当周毅带着自己的三个作品——《幻鳐飞羽》《青鸟》《九尾》出现在录制现场时,所有人都被震撼了。当演员们围上来,得知这些都是糖做成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大家陷入了沉默,但眼里全是亮光。

站在自己亲手打造的翻糖人偶面前,周毅又一次感觉到骄傲。

偏见

只是,并非所有人都喜欢周毅的作品,赞美之外,他要面临的是一种质疑。

比如,他手里的古风人偶,是不是真的“古风”。周毅曾经制作过一个嫦娥人偶,在创作的时候,想到嫦娥手里抱着玉兔,动了灵巧心思。他打算,把嫦娥的眼睛做成红色,就像兔子的眼睛一样,不仅如此,他还在嫦娥脸上加了一些白色的、细小绒毛,这样一来,既可以体现二者的关联,又更具独特性——这几乎是只有中国人才能懂得的寓意,对于没有听过嫦娥奔月故事的人来说,很难明白其中的缘由,也看不出来二者的呼应。

周毅兴奋起来,就好像是创作了一个精妙的谜面,等待着同类发现其中埋藏的彩蛋。只是,在将视频发布到网上之后,评论区却出现了质疑:“人的眼睛,应该是黑色的,怎么能是红色的呢?”

委屈瞬间涌上周毅的心头。类似的误解好像总是在发生,还有的人更加直接,他们觉得翻糖不属于传统技艺的一部分,觉得周毅所做不过是噱头——事实上,翻糖是音译,来源于单词Fondant,指的是一种发源于英国,常用于制作西点装饰的材质,在国内,学习这门手艺的人并不算多。

包括周毅自己,一直到2017年之前,他甚至没有碰过翻糖,始终浸润在中国传统工艺的圈子里。在中学毕业之后,周毅考入四川旅游学院烹饪系,在这里,他接触到的是中国传统的雕刻技法,一门要下功夫的基本功课程,只有靠多练,才能达到“传神”的目的。再后来,周毅向王龙拜师,正是这位来自四川的工艺美术大师、传统非遗技艺面塑传承人,带领周毅进入了面塑的世界。

或许是因为这样的经历,一种偏见出现了。在一部分人眼里,放弃面塑、选择翻糖,就意味着周毅不再是大众所认可的传统民间艺人。周毅说,人是很复杂的,这样的事情多了,他很难不动摇、不犹豫。

终究是面塑师父王龙,让周毅释怀。在选择用翻糖来做国风创作之后,周毅去寻求过王龙的意见,结果得到了百分之百的支持。这位民间老艺人,展现出了惊人的包容性,他对周毅说:“一切好的,我们都喜欢,能把它融入进来,我就更喜欢。”

老一辈民俗大师的豁达和自信,成为了周毅精神支柱的一部分。他常回想起之前上学的时候,王龙老师总是一头披肩卷发,留着大胡子,一袭风衣,洋气又率性。而到了做古风作品时,王龙老师就会换上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衣服,专注、冷静,没有人能够忽视他那双灵动的双手。在他身上,周毅看到了一种百变人生,而非人们刻板认知中的老师和民俗大师。

“做艺术,不能排外”,周毅说,这是老师教给他最核心的东西,新一代的手艺人,需要用年轻的眼光去审视传统,展现出这个时代的审美需求,而非僵化的传承。

直到今天,周毅依旧保留着传统手艺人对技艺的极高追求。刚接触翻糖那会儿,他还在酒店工作,只能在下班之后练习,一练就到凌晨4点,自然也会犯困,有时候靠上厨房洗菜池,周毅也能睡着,醒来之后,半个身子已经被水湿透——苦练内功,就跟上学时,学习雕刻技艺一样,在周毅眼里,这才是中国手艺人的精神内核。

他也在尽可能吸收更多的国粹精华,比如京剧。周毅喜欢看戏,他总觉得,京剧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能把一个好故事,浓缩在一场戏中,就像《霸王别姬》,人人难忘。于是,他也开始尝试让自己的国风人偶变得更加丰富,浓缩更多元素。

在做《九尾》时,周毅就做出了这样尝试。小狐妖,要妩媚,但却不能落俗,那就要规避艳红色。而大多数中国人对九尾狐的认知,依旧是《封神榜》里的妲己,为了呼应这一点,周毅把背景定在了商朝,在装饰中加入了不少青铜纹。但来自涂山的狐妖,终归是神兽,他又在其中加入了彼岸花,代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距离感。就这样,40厘米的一方造型里,周毅自信地展现着自己理解的国风。

传承,然后超越。周毅给自己定下了这样的目标,也因此有了对抗偏见的勇气。有一回,他参加了一场在国外举办的翻糖大赛,对着周毅的作品,评委们倍感惊奇,甚至怀疑人偶的衣服太薄,并非来自翻糖,周毅不得不请评委们亲自尝一尝。于是,在翻糖的家乡,人们看到并认可了来自中国手艺人的看家本事。

不管是偏见,还是赞美,对于周毅来说,都是馈赠。这些经历,让手工艺人被看见,也让更多人爱上国风,周毅从中获得了成就感。小的时候,周毅的成绩并不好,他也曾经摆过地摊,尝试过经商,但都没有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如今,这个喜欢着一切美好事物的年轻人,终于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是适合我的。”

国潮手艺精致生活(想让年轻人爱上国潮)(4)

▲ 周毅在国际大赛中展示自己的国潮翻糖。图 / 受访者提供

入戏

千百年来,来自中国的手工匠人们,总是在用一双巧手,给人们的生活增添趣味,比如面人儿、泥人儿、皮影戏,它们也成为一种媒介,带人们进入另一个活灵活现的新世界。

周毅也是如此。有的时候,他盯着手中的古风翻糖人偶,会感觉到一种恍惚,似乎自己也置身于古中国的浩瀚历史长河中。再之后,周毅将自己的视频上传到了快手,借由互联网,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够看到周毅制作的古风人偶,一个穿越古今的通道似乎被打开了,人们共情着古人的爱恨嗔痴。

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要保证作品足够“真”。在这件事上,周毅的完美主义每时每刻都在发挥作用——和很多手艺人一样,他也有明显的强迫症,总是在追求极致,很难接受作品有一点瑕疵。周毅习惯了这件事,他总觉得,做这一行的,“都是病人”。

在《国潮盛典》上震撼所有演员的《幻鳐飞羽》就是例子。在这个作品里,周毅想要把敦煌的飞天神女,和《山海经》里的文鳐鱼融合在一起,不仅有古韵,还增添了神祇之风,充满神秘感。其中,难度最大的部分在于敦煌飞天,需要尤其注重肢体态势,包括眼神、动作,甚至于衣服的飘逸程度,否则,就很难产生动感和飘逸之美。

国潮手艺精致生活(想让年轻人爱上国潮)(5)

▲ 图 / 《国潮盛典》截图

难度陡生。衣服太薄,为了让它具有支撑性,抽湿机在不停发挥功效,这样一来,糖的干燥速度更快,返工的余地就更小了。周毅用了最快的速度,把衣服和飘带一层一层粘贴到飞天身上。但很快,他发现,总有那么一两处看起来不对劲,要么是衣褶和衣褶之间没有产生他期待中的那种关联,要么就是衣服的飘度不够高,走位不够漂亮。好几回,周毅都在想,“就这样吧”——实在是太累了,已经精神高度集中了好几天,他想放过自己,用其它东西把瑕疵处盖住。只是,依旧是周毅的完美主义在发挥作用,他越来越不满意,“特别不顺眼”,最后的结果依旧是,把飞天的衣服彻底扒掉,一切重来。

重来一次又一次,周毅数了数,到作品足够令人满意,光是人偶的衣服,前前后后就扒了8回。在他的眼里,艺术品集合着灵气,每一处,都可以制约成品的效果。也正因如此,相比于人,艺术品的容错率更小,不能有一点侥幸。

侥幸只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依旧是糖,给周毅上了这宝贵的一课。那是一个以龙为题材的拉糖作品,高度超过1米3,整体重量能到30斤,而从底座到龙身,都由拉糖连接而成。在即将完工的时候,周毅突然发现,底座出现了几丝细小的裂缝——静置一晚之后,糖体会变凉,到第二天,如果还想去连接糖的各个部分,就要用火枪炙烤,让它重新变热变软。但也正是在这样的冷热交替之中,糖有时会出现炸裂。

在那个时刻,疲惫而缺乏经验的周毅犹豫了。这个作品,已经做了二十多天,熬了好几个通宵,而裂缝也并不明显,正好可以被龙的其它部位挡住,他决定赌一把。

但他迎来的却是彻底的坍塌。周毅至今对那个场景印象深刻,他正在给完工的蛟龙拍照,“咔嚓”一声,伴随着裂缝变大,龙的支撑柱瞬间断裂,一整头龙直直地坠落下来,在地上碎成一片,留下满地糖块,“就像炸烂尾楼一样”,周毅说,一瞬间,即将要腾飞而起的龙,还没有等到灵魂注入,就直接瓦解了。周毅心疼得不行,连带着心态也崩了——都是普通人,巨大的失落之下,懒惰和崩溃先占据了周毅的心,他不想再返工了。

周毅的心态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克服懒惰之后,一旦真的决定重来,我就会有喜悦的心情,不用再面临纠结,而一定要把它复刻到以前、甚至更好的那种样子”。周毅甚至觉得,就连老天也不能容忍一个有瑕疵的作品,这是冥冥之中的注定。

周毅变得越来越“完美主义”,每一次重来,就朝着更真实的人物再进一步。不只是各种细节,还有“魂”,这是他更看重的东西,“哪怕是一条狗,我也要表达出它的情绪和情感”。

要用糖来传递感情,没有听起来那么简单。首先考验的,就是创作者是否理解这个人物。周毅选择把自己泡进书中。在制作《幻鳐飞羽》时,他翻看过敦煌画师的画作,感知到飞天的佛性,圣洁又恢弘,因此决定用更高雅的颜色。他也读了《山海经》,知道了文鳐鱼是白头,身上有苍纹,神鱼还有防疫的吉祥寓意。甚至,他还去看京剧,想学习大气角色的扮相。

最重要的是,“要先让自己成为敦煌”,周毅说,在每一个翻糖人偶的制作过程中,他总是在沉迷,在模仿,不管是飞天反弹琵琶时的肢体动作、悲悯神态,还是黛玉葬花背后,谨小慎微又求而不得的人生疾苦,周毅代入一切,体会着角色的人生进程,也倾注着自己的情感。

他说,之所以能让人们看到自己的作品以后迅速入戏,原因是,“因为我在戏中”。

国潮手艺精致生活(想让年轻人爱上国潮)(6)

▲ 图 / 《国潮盛典》截图

在戏中

周毅得到了一个真正“在戏中”的机会。

在《国潮盛典》中,打造了一档名为技艺传承大会的古风民俗展,来自各个领域的民俗传承人,在这里各显身手,周毅也是其中之一。

而在节目里,这些为观赏者打开古今通道的手艺人们,第一次成为了戏中人。在节目里,周毅穿上了古装,走在古代的街市,目之所及,是市列珠玑,一派繁华。服装导演给周毅盘头时,他没忍住,发起了呆,心想,难道我在古代,就长成这个样子吗?——他开始想象自己的前世,是不是也是一个手艺人,靠做糖人儿为生,又将拥有怎样的人生轨迹。

国潮手艺精致生活(想让年轻人爱上国潮)(7)

▲ 图 / 《国潮盛典》截图

周毅很庆幸自己接受了快手平台的邀请。在他看来,这无疑是一种强强联合,一直以来,快手都很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坚持挖掘并展现民间艺人之美,河南卫视则已经成功打造数台古风晚会和经典节目,如《唐宫夜宴》等。盛典之夜,古代街市的灯光同步亮起,这场融合了国风国潮、非遗多元文化、创意歌舞、快手达人生态的晚会,也将达到巅峰。

周毅再一次获得了灵感。他说,对于一个手艺人而言,生活经历尤其重要,“如果不去丰富自己的人生,创作很容易就枯竭了”。换句话说,一直在创造新世界的手艺人们来说,也需要不停地摄入养料,才能先让自己入戏。

事实上,这并不是周毅第一次得到来自快手的养料。在闲暇之时,周毅也喜欢看快手短视频,在每个普通人的视频里,体会着人生百态。

“不同人物有不同的调性”,周毅越说越入迷,比如人物姿态,高矮胖瘦,饱满骨感,各有风情,更重要的则是情绪,“有的人,诗情画意,你在他身上,就能看出当年的文人风度。有的人,就是市井小民,有阿谀奉承,又有人情世故。快手就像一个舞台,无数人在里面演绎自己的人生。”在其中,周毅发现自己想要的美,看到想感受的人生,然后都成为人物扮相的一部分,丰满着翻糖人偶的神韵。

另一种更为宝贵的养料,来自粉丝们的支持。在快手平台,周毅有了接近100万粉丝,作品最高点赞量超过150万,不少人想向周毅拜师,也来创作国风作品,有一个小粉丝,才9岁的年纪,就因为周毅的作品,爱上国风,爱上了传统文化。

粉丝们苦苦等着周毅更新,她们喜欢把周毅称作“女娲”,觉得周毅那双巧手,就像女娲一样,在创造新生命。与此同时,粉丝们的评价,也成为周毅检视自己的标准之一。作品发布之后,他喜欢去翻看留言,看大家能不能发现其中的“彩蛋”。

最重要的是,警惕自己的人偶是不是不够具有古典美。周毅说,对着人偶久了,审美会不稳定,风格也会固化。一旦粉丝们指出,“这一回的人偶,有点网红脸了”,他会瞬间一个激灵,下一回,赶紧调整。也正因如此,他把快手平台,称作自己作品的“试金石”。

在参加完节目之后,周毅还是和往常一样,把自己泡进了干燥的工作间里,抽湿机依旧发挥着功效,周毅依旧长时间站立着。随着精神越来越投入,他的双眼开始变得干涩,有时,还会有一些散光,但他还是牢牢注视着糖体,担心上面出现任何一丝裂缝。

对于周毅而言,制作翻糖,本身就是一场修行。他没有什么闲暇的时间,也不会拥有说走就走的旅行,心理压力一直很大,录制节目也只是一次小小的喘息。在这样苦行僧一般的生活中,能够获得支持、创造价值,周毅已经足够开心。

他相信,自己还有很多时间,和翻糖人偶一起,沉入戏中。

国潮手艺精致生活(想让年轻人爱上国潮)(8)

▲ 图 / 受访者提供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