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的运用,是语文中考题中的常见题型。别看平常同学们说起某个标点符号的用法头头是道,考试稳稳拿下这个题目,也没那么容易。有一个诀窍告诉你,牢记常用标点符号注意点,拿下标点符号的选择题没有悬念。

标点符号专项解析(牢记常用标点符号注意点)(1)

(2017山东潍坊)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天气比往年热呢?还是自己的身体虚呢?这么一想,他忽然不那么昏昏沉沉的了,心中仿佛凉了一下。

B.“简,”我们走上月桂小径,慢慢地朝坍塌的篱笆和七叶树的方向闲荡过去,他说,“桑菲尔德在夏天是个可爱的地方,是不是?”

C.光有理性而没有感情,固然不能表达音乐;有了一般的感情,而不是那种火热的同时又是高尚、精练的感情,还是要流于庸俗。

D.我看见水中浮着很长的海带(有些作球形、有些作管状)、红花藻、叶子很纤细的苔藓、很像仙人掌的蔷薇藻。

这个题目主要考查的是问号、引号、分号、顿号、括号的用法。题目难度:易。

A考查的是选择问的特点,选择问,用末用问号,中间用逗号;A项“是天气比往年热呢”后面应该用逗号,不符号要求。B考查的是直接引用中说话的几种形式,(1)说话人在中间,如 “ 小平,”老师说,“把那本书递给我!”(2)说话人在前面,如 老师说:“小平,把那本书递给我!” (3)说话人在后面,如 “小平,把那本书递给我!”老师说。B项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要求。C考查的是分号的用法,并列关系的单重复句,分句中已经用了逗号的,分句与分句间用分号;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并列的部分之间用分号。C项标点符号的运用符合要求。D项考查的是顿号和括号的用法,这里顿号用在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括号里的内容对“海带”作注意,紧跟“海带”这个词语后面,顿号在括号后,都符合要求。这样,正确答案选择A。

标点符号专项解析(牢记常用标点符号注意点)(2)

(2017云南曲靖)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B.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目’浴阳光,预防近视”。

C.铁人三项赛包括哪些项目?什么时候在我市举行?老师逐一做了回答。

D.自己不倒,哈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

这个题目考查的是冒号、顿号、引号、问号、分号的用法。易错项是C,题目难度:难。

A项冒号前的内容是总说,冒号后是分说,这没有什么问题。冒号后几个词语是并列关系,词语之间用顿号,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所以你很容易放过A。B项中引号一是表特定称谓;一是间接引用,间接引用(前引号处没有冒号),句末的标点符号在引号外;一是表强调,都符合要求。C项,前面两个问题是连续发问,同学们很容易判为没有疑问语气。其实这是三个句子,问号的使用没有问题。如果变成这种表达:“老师对铁人三项赛包括哪些项目,什么时候在我市举行,逐一做了回答。”那中间就不能用问号了。这才是有疑问词而没有疑问语气的句子,句末不用问号。D项考查的是分号,这是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句式相同,判断起来不难。既然B、C、D都没有错误,A项究竟错在哪里?这得从句子表达的需要出发,冒号后的内容是对主语作注释,它要突出每个人物,所以读起来速度要稍慢,就不能用顿号了,而用逗号。

标点符号专项解析(牢记常用标点符号注意点)(3)

(贵州六盘水)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你在人生中遭遇拒绝和障碍时,想想以下这种可能,不逃跑,并多问一句为什么。

B.我们是十四、五岁金色少年具有远大的志向和目标。

C.农谚曰:“寒露一到百草枯,”表明此时气温已经降到限制农作物生长的极限。

D.一代美学宗师朱光潜曾翻译近代第一部社会科学著作——维科的《新科学》。

这个题目考查的是冒号、顿号、引号、破折号的用法。易错项A。题目难度:中。

A项,乍一看,看不出什么问题来,那可以先放过。B项,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概数,不用顿号。“十四、五岁”表示约数,中间不能用顿号,B项很容易就否定了。C项考查的是引号的用法。这个句子的标点符号乍一看,似乎合乎要求,前引号处如果有冒号,即直接引用,句末的标点符号应在引号内。我们再仔细看看,农谚曰“寒露一到百草枯,”要做后面内容的主语,所以逗号需要移到引号外,这样标点符号在引号外,那么“农谚曰”后的冒号就不可以用了。这个句子如果这样表达,也可以:农谚曰:“寒露一到百草枯。”这表明此时气温已经降到限制农作物生长的极限。D项,破折号表注释,没有疑问。这时,我们就会在A项和D项间再作一次比较。仔细读A,你会发现,“不逃跑,并多问一句为什么”是对“以下这种可能”作注释,“这种可能”后应该用冒号。所以,正确的答案为D。

这个题选出正确答案来,需要同学们把选项都一一认真读完,切忌只看了一部分选项,甚至只看了一个选项就信心满满地作答。

标点符号专项解析(牢记常用标点符号注意点)(4)

(贵州黔东南)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蓝梦谷太美丽了,”她兴奋地说,“我还会再来!”

B.我按照中学课本里的内容,在科普报刊上寻找公式定理背后的故事,分类剪贴了数学呀、物理呀、化学呀、生物呀等几大本。

C.怎么可能不来?谁决定的?你吗?没搞错吧?

D.“创卫工作”让黔东南州各县城悄然蜕变:社区环境舒适清爽,地面干净整洁,马路上流动摊贩不见了,商铺店面靓丽一新。

这个题目考查的是引号、顿号、问号、冒号的用法,题目难度:中。

A项考查的是引号的用法,说话的三种形式之一,这里是符合要求的。B项能不能选出来,就看你对顿号的这个注意点还有没有印象: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我们讲标点符号的用法及注意点的时候,已经讲过,但是同学们练习量没有那么多的时候,隔一段时间,有的注意点,大家就忘到脑门儿外了。C项是连续发问,每个句尾都用问号,符合要求。D项考查的是冒号的用法,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标点符号的使用符合要求。所以,正确答案选择B。如果大家对注意点不熟悉,就会胡乱判断,那就是凭天由命了。

标点符号专项解析(牢记常用标点符号注意点)(5)

总结:

问号的注意点:(1)有疑问词但不是疑问语气的句子,不用问号。(2)选择问,句末用问号,中间用逗号。(3)连续发问,每个句尾都用问号。(4)问话中有称呼的,不论称呼在前在后,问号一律在句尾。(5)倒装问句,问号在句尾。

顿号的注意点:(1)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概数,不用顿号。(2)并列短语作谓语、补语时,中间不能用顿号,而用逗号。(3)“和”“或”“及”等连词不能与顿号连用。(4)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5)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这时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间用顿号。(6)引号、书名号中间不用顿号。

冒号的注意点:(1)用在称呼后面,表提起下文。(2)用在“说”“宣布”“想”“例如”等词语后面,表提起下文。(3)用在总说性话语后边,表示引起下文分说。(4)用在总说性话语前边,以总结上文。

引号的注意点:(1)如果原话或原文变为转述,不能再加引号。(2)引号中的原话或原文里还有引用部分,应加单引号。(3)前引号处如果有冒号,即直接引用,句末的标点符号应在引号内;前引号处没有冒号(间接引用),句末的标点符号在引号外。

怎么样?头大了吧?今天就先到这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