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拟人和拟物。使事物人格化,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能启发人联想,使人倍感生动有趣。同时,还可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如可以使可爱者更活泼可爱,使可憎者更可恶。[比拟与比喻不同:

(1)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比喻是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

(2)比喻中喻体(作比的事物)都要出现,比拟中(模拟的事物)是不出现的。]

一个模拟,一个比作。不一样的

如: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潮水寂寞回,拟人手法。化无情为有情,融情入景。以潮水的寂寞衬托古城的荒芜冷落。抒写了山水依旧,物是人非的伤感之情。

语文比拟修辞手法古诗(作诗修辞手法之比拟)(1)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可以使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生动。如“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写出了诗人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赵善庆《[中吕]山坡羊•燕子》),诗人把燕子趋热避寒想象成搬运寒热,让燕子带上了更多的人情味。“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诗人怕花睡去,所以点燃蜡烛来照,以花比人,极富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