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胶片相机已经成为昔日黄花,但作为很多过来人,可能至今也无法忘记,当年这些名机曾经带给我们的欢乐与拥有之激动,不定期的挑选一些经典机种,帮助大家回忆下当年这种“败家”爱好。

大家都知道,CONTAX因受数码化冲击陷入困境后,早就从照相机生产业务中抽身。CONTAX这个品牌也就闲置了,但是RTS系列作为当年CONTAX的看家机种,无论CONTAX是否死灰复燃,留给我们的感受想必还是很强烈的,因此本篇主要是给大家介绍RTS全系列的发展概况。

1. 快速系统---RTS

contaxt2好不好(但曾经的RTS系列还在记忆中)(1)

RTS的所包含的意义如题。可以说RTS是CONTAX单反照相机的基础。这款机给以后 推出的机器在外形和操作上都施加了巨大影响。1975年RTS推出时,正处于NIKON F2,CANON F-1等机械快门机当红的时代,CONTAX却反其道而行之,把自己的顶级机用电子快门给武装起来了。此机的推出对当时的照相机业给予了很大的冲击。机器命名为RTS---快速系统,就是为了告诉客户,此机拍摄起来很迅速。此机的设计很有特色,扁平的机顶,具有独特微妙曲线的机身,给人以柔和感的机身颜色处理。此机的各种优点,至今被最新机种所继承。

2.石英控制---RTS Ⅱ

contaxt2好不好(但曾经的RTS系列还在记忆中)(2)

RTS发售7年后的1982年RTS Ⅱ出场。机身上看不到II的印字,但自RTS开始由PROSHE设计师设计的简洁的机身没有任何改变。不过内部机构上大概进行了多达20处的大幅度改良。新机型上加上了QUARTZ,意思是利用石英对电子电路进行控制,是引入了数字化控制技术的意思。

此机作为专业机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RTS相比主要的变化在于功能上:TTL自动调光,胶片面光量记忆方式的AE琐定功能,紧急情况下机械快门的设置等等。快门也由布帘改成钛合金了。

3. 作品主义---RTS Ⅲ

contaxt2好不好(但曾经的RTS系列还在记忆中)(3)

“作品主义”这句话,就是CONTAX照相机设计思想的明快表现,给专业机RTS Ⅲ用上,是再合适不过了。在单反照相机彻底走向AF化的时代,CONTAX敢继续用手动机和其他家进行对抗,说明是有十足的自信的。那么自信究竟源于何处?用钛和镁合金制作而成的金属机身,视野率达到100%的取景器,高达1/8000秒的高速快门等等具备专业意义的性能是不是自信的源泉?可以说此机作为工具装备了在尊重拍摄者创作意图的,具有更快,可以令拍摄者达到最佳拍摄状态的所有辅助功能。

其实此机最为吸引我们眼球的还是RTV功能,也就是将胶片吸附的更平整的功能。在CONTAX看来,胶片的平面性是确保能将Carl Zeiss镜头发挥到极致的重要手段之一。此处我就想到了,在LEICA SL发售后曾有记者问LEICA公司:将照相机机身做的如此的坚固有意义吗?LEICA的回答是:我们认为牢固的机身能确保任何一个部件都不会产生晃动,因为任何细小的部件晃动都是发挥出LEICA镜头杰出性能的大敌。看来二家只是重视的角度不一,但可不可以说是异曲同工?

为了使RTS Ⅲ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正常工作,CONTAX在机身构造的坚固耐用上下了很大工夫。顶部盖用的是镁合金,底盖则用的是钛合金,后背采用铁板冲压而成。一系列的用心将此机打造成了可靠性高的专业机。

仅仅从RTS的变化就能看出,CONTAX很喜欢走极端,要么非常超前,要么非常落后。N1的用塑料料,单反数码早早就推出全画幅等等,无不反映出如此的现象,当然,这只是我一个普通客户的看法,不一定对。

由于金属的使用,RTS Ⅲ机身重量达1150G,价格一直是天价35万日圆,一台手动机价格竟然如此坚挺,简直少见。就是二手,95新的也很少能低于10万日元的。正当其他厂家的顶级机都全部转向AF化的时候,CONTAX依然顽固的坚持着MF。打着“作品主义”大旗的RTS Ⅲ在坚持了15年后,终于落幕了,但其强烈的存在感不会轻易在用家脑海中淡去的。

我至今还保留有这台相机,时不时的拿出来按下快门,其手感和快门声的舒适感,留下的只有空憾,因为用来拍摄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

参考资料:<コンタックス一眼レフのすべ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