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历史上,皇帝托孤的地点一般都是在都城。但是,就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却是在白帝城托孤。

《三国志》中记载: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刘备为什么没有夷陵之败(刘备兵败夷陵后)(1)

并且,在夷陵之战后,刘备一直待在永安白帝城,没有回到蜀汉的都城成都,这自然是令人费解的行为了。

具体来说,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之战中击败了曹操,夺取了汉中之地。但是,刘备占领汉中不久,关羽孤军北伐,虽然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围曹仁于樊城,但是,东吴吕蒙以白衣渡江,袭取荆州,关羽被吴军擒获,遭到杀害。公元221年,曹丕篡汉自立后,刘备于成都登基称帝,正式建立蜀汉。同年,刘备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发兵讨伐东吴,而张飞又被部下所害。孙派遣使者前来请和,刘备大怒不许,吴将陆逊等屯兵秭归,被蜀将吴班击破。刘备大军占据秭归,派遣马良联合武陵五溪蛮夷。

刘备为什么没有夷陵之败(刘备兵败夷陵后)(2)

公元222年七月,刘备在夷陵一带被陆逊击败,蜀汉大军损失惨重,而刘备则败退到永安。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任命诸葛亮和李严为托孤大臣,从而共同辅佐后主刘禅。同年六月,刘备病逝。从时间上来看,刘备在永安白帝城停留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所以,刘备没有回成都,显然不是时间上不允许。虽然古代的交通条件比较落后,但是,只要刘备愿意的话,还是能够赶回成都,并进行托孤的。

当然,针对刘备没有回到成都的原因,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夷陵之战的惨败后,年事已高的刘备比较羞愧,所以没有颜面回到成都。对此,在笔者看来,刘备一生屡败屡战,显然不会因为夷陵之战而一蹶不振。比如早在公元196年,吕布前来徐州投奔刘备,后者好心收留,没想到恩将仇报,这导致刘备不仅失去了徐州,甚至还家眷都被吕布俘获了。再比如公元200年,刘备被曹操击败,麾下将士溃散,连关羽都被曹操俘获了。所以,纵观刘备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但是,每一次跌倒之后,刘备总能重新振作,这也是刘备能够和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的重要原因。

刘备为什么没有夷陵之败(刘备兵败夷陵后)(3)

从这一角度来看,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吃到的败仗,并不足以击溃意志坚定的刘备。在此基础上,刘备没有返回成都,并一直待在白帝城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方面,永安是益州东部的门户,刘备留在此地,也是为了防备东吴的进攻。大家都知道,明朝时期,朱棣定都北京,以此和北方的游牧民族相抗衡,这被后人称之为“天子守国门”。而在明成祖朱棣之前,刘备留在永安白帝城,显然称之为三国时期的“天子守国门”了。

刘备为什么没有夷陵之败(刘备兵败夷陵后)(4)

公元222年,陆逊击败刘备后,依然率领大军在后面追击。面对背后的东吴大军,久经沙场的刘备没有被吓倒。在此基础上,刘备想要守住从长江进入巴蜀之地的入口,也即永安白帝城,从而阻挡虎视眈眈的陆逊大军。从地图上可以发现,白帝城位于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白帝山,一面傍山,四面环水,背倚高峡,雄踞水陆要津,扼守三峡之门户,可谓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换而言之,陆逊想要进攻益州的话,必须要经过永安白帝城。而在夷陵之战后,刘备不放心将在永安交给其他将领来镇守,因为这座不大的城池,在当时直接关系到蜀汉的存亡了。

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正是刘备停留在永安白帝城,粉碎了陆逊想要扩大战果的幻想。

《三国志》中记载:又备既住白帝,徐盛、潘璋、宋谦等各竞表言备必可禽,乞复攻之。权以问逊,逊与朱然、骆统以为曹丕大合士众,外讬助国讨备,内实有奸心,谨决计辄还。无几,魏军果出,三方受敌也。

刘备为什么没有夷陵之败(刘备兵败夷陵后)(5)

当然,陆逊后来没有攻打永安,也是担忧曹丕会趁机攻打东吴。但是,不管怎么样,刘备亲自坐镇白帝城,确实让对方没有可趁之机了。

另一方面,刘备在此停留,也有重振旗鼓,再次进攻东吴的打算。在夷陵之战中,蜀汉的大军因为陆逊的火攻而溃散。进一步来说,在这场战役中,蜀汉和东吴的兵力,都在5万人左右。在兵力相当的背景下,陆逊不可能将蜀汉大军一网打尽。现在,刘备留在永安白帝城,有助于聚拢这些溃散的士兵。反之,刘备回到成都的话,这些败兵或许就归降东吴。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在聚集这些士兵,并得到赵云的支援后,永安一带的兵马已经接近2万人。

《三国志》中记载: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遣太中大夫宗玮报命。

刘备为什么没有夷陵之败(刘备兵败夷陵后)(6)

与此同时,孙权得知刘备驻扎在白帝城的消息后,非常害怕,于是派遣使者请和,刘备同意。虽然在夷陵之战中,孙权一方取得了胜利。不过,最终的结果却是孙权主动求和,这自然让蜀汉可以体面地结束夷陵之战。

最后,在被陆逊击败之后,如果刘备一路逃回成都的话,胜利一方的孙权,自然不会主动放低姿态的。除此之外,蜀汉在夷陵之战中损失惨重,如果刘备立即赶回成都的话,会导致益州上下暗流涌动,甚至一些叛乱也会随之发生。但是,刘备留在永安白帝城,反而可以起到激励士气的效果。对于已经病重的刘备来说,自然不希望自己去世后,益州陷入到内忧外患的险境中。于是,他拖着疲惫的身体,继续留在随时可能爆发大战的永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无疑是令人唏嘘不已的地方。

刘备为什么没有夷陵之败(刘备兵败夷陵后)(7)

总的来说,在夷陵之战中,东吴守住了荆州,而蜀汉受到重创,元气大伤。此战两国实力都受到影响,为双方日后消除矛盾、共同抗魏奠定基础。这场战役之后近四十年的时间内,三国互相之间的疆域基本保持不变,吴蜀重修于好的联盟再也没有发生动摇,三国局势出现进入到平稳对峙的阶段,夷陵之战也因此被认为是前后三国的分界点之一。正因为有着那么大的影响,所以,夷陵之战得以和袁绍攻曹操的官渡之战、曹操攻孙刘联军的赤壁之战并称为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