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李律师在公司治理结构中,也不能忘记中层、基层员工这些人数最多的群体,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进一步抓紧员工行为管理?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进一步抓紧员工行为管理(3-10对企业员工治理以管理和控制为主)

进一步抓紧员工行为管理

大家好,我是李律师。在公司治理结构中,也不能忘记中层、基层员工这些人数最多的群体。

关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的公司治理规定,是顶层设计,既有规范模式,也可以单独建章立制,很容易分辨清楚,对于公司里的中层及底层员工们,人数很多,在公司治理体系之中,只能一并作出全面的原则性规定,有关职权和责任的具体细致内容,转由公司规章、制度、守则、岗位责任等予以替代,内容更庞杂,需要分别掌握。

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是,普通员工在公司治理中,因其权力很小并且仅限于指向下面,基本没有主导权,而职责却不能减少,需要在服从的前提下,有权提出建议等等的微弱反馈,如果上级不采纳,也得忍受下来,不能持续地反对。

这就导致普通员工在公司治理中的弱势、被动,因此针对员工要以管理和控制为指导原则,同时注意适当保护,希望做到如下几点:

1、制度严谨,清晰并具体,随时查缺补漏。公司要先把应当遵守的岗位职责说明白,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包括业务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印章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等等,能多则多,不限数。有了制度不执行,那是员工的毛病,而缺乏应当遵守的制度,那就是公司治理漏洞的尴尬了。

2、既要加强对员工职责和业务的管理和控制,也要保证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建立健全从上至下的一整套完整组织结构及对应的岗位责任制,明确自高管往下的中层部门、基层人员的层级控制、职责和权限、互动互联关系和程序,保证董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下达的指令能够顺畅地、不打折扣地得到执行。治理的效果不仅是和谐一家亲,还要知道该干的活儿要干好。

其中,业务的环节和流程,要具备溯源查询和密切衔接的能力,例如销货和收款,包括订单处理、信用管理、运送货物、开出销货发票、确认收入及应收账款、收到现款及记录等程序,以促进效率提高,并且减少失误。

3、把风险预防作为常态,有不服从苗头及时处理。预防的主要方法是对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政策法规风险和道德风险等,进行评估并持续监控,争取能够提早预测、及时发现、有效控制各类风险,保障企业运营秩序的正常进行,并且力争某个风险不会波及全体、风险因素及后果及时处理。

4、采取预算控制措施,效果应当会很好。我们知道,公司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其中成本费用控制为影响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从预算是否合理、预算执行情况,到预算不符审查,再到预算的修正以及结算等等,通过考察财务体系所获得的成本费用情况,以此评价员工的表现,例如优秀、良好、合格或不合格等等,以经济标尺规范员工的行为。

可能有人听不懂我说的经济方面意思,现举例解释:某些员工负责一个项目经营活动,肯定是要有财务账的,我们要看员工对待资金是节约还是浪费,还要看员工对项目经营效益的实现能力,包括成本控制、利润增加等等,根据财务数据指标反映来管理员工,进而管理企业经营和效益,是一种很科学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