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夏日很炎热,劳累了一天,读一读禅诗,可以让我们的头脑清凉下来,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经典禅诗解读?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经典禅诗解读(禅诗说说)

经典禅诗解读

01

夏日很炎热,劳累了一天,读一读禅诗,可以让我们的头脑清凉下来。

有一首说插秧的禅诗流传很广。这首诗究竟是几个意思?为什么?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首诗相传是南北朝的契此和尚这么说的,也有说是其他高僧说的。这个不是关键,关键是我们能从中体悟到什么智慧。

诗文是借景抒情,表达心意。这首诗前两句写景:“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插秧的时候,秧苗分成一把一把,把秧苗插下去,人要倒退着,不然就把水下的泥踩的高低不平了。低头插秧这时候,契此和尚就突然看到了清澈的水中蓝天白云的倒影。

契此和尚必然是亲眼看见了插秧的场景,否则他不会乱说这件事。不见而说那叫打妄想,不叫开悟。南方人种植水稻,对这个比较清楚;北方的孩子没见过水稻插秧,是不明白其中过程的,也很难理解诗句表达的含义。

契此和尚这时候一下子触发了灵感:哦!人低头可以看见头顶的蓝天啊!常人习惯地认为只有抬头才能看见蓝天嘛。不知低头——这就是一个执著。他发现了!

下两句是表达感悟的心意。他又发现:“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低头之所以也能看见蓝天,是因为水清如镜。那么,我们的心清净了,也就能如大圆镜一般如实照见万事万物之真相!可是,怎么样才能清净自心呢?退步!

02

第一个意思,我们的意识每日生起来很多妄念、烦恼,是由于意识不停地去攀缘外境,而面对境界之时,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在那里不断地分辨、识别、猜测、分析、判断,然后随着贪瞋烦恼采取反应,与人纠纷冲突。如果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大脑这几种器官,面对形色、声音、味道、气味、物体、概念理论之时,能够分隔开,有能力不再粘连,烦恼就不会生起了,心就清净了嘛!这就是心要退回来!你不是追求快乐吗?心要退回来,反而就得到内心的安乐了。放得下五欲六尘,心里就能悟道,就能解脱了。所以,退步原来是向前!《金刚经》说:“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就是对于修行人来说的境界。

03

第二个意思,修行过程中,如何看待自己的退步现象?应该知道,修行中,进进退退是正常过程。人的大脑心念,佛法认为都是妄念,意思是说念头本身的特点就是短暂、无常、不稳定的。善念也不会一直保留,恶念也会刹那过去,都不过是心的波动而已。所以,善的境界、坐禅初初入静的境界,也都是容易退失的。不必为之而烦恼、泄气。应该理解、接受这种退步。之后,会看到,只要坚持努力,“退步”过后其实又进步了!而且会升级。这一层意思是世俗和修行过程中共同的现象。

04

第三个意思,人生境遇,会遇到不少冲突、阻碍,应该懂得低头,懂得退步,懂得忍让。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退步能得安乐,就对了。唐代白居易说:

“蜗牛角上争何事,

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富随贫且欢乐,

不开口笑是痴人。”

他说啊,我们的这一期生命,寄存在这个世间,就像石头撞出的那一点火星,如此无常短暂;人与人之间常常竞争那点事儿,就像在蜗牛角里边争房子一样,有啥好争呢?何不贫富随缘、随遇而安呢?如此,贫也乐,富也乐,知足常乐才是人生智慧啊!不明白的人,争到了名利权力,却失去了欢乐,岂不可笑?

05

第四个意思,众人激烈纷争之处,自己应知退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越是竞争激烈的地方,危险越大。都知道,鸟为食死,人为财亡。可是,为何不知进退?

宋代苏轼说:

“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唯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年轻之时,何尝不是读书求做官呢?可是颠沛流离了一生,他算是明白了,自己花费聪明才智为了那些东西,耽误一生,原来不值得!平安是福!

06

人的一生,知进退很重要!

很多时候,人还是不知进退的真正好处。再看看这首禅诗。

宋代慈受怀深禅师说:

“万事无如退步人,

孤云野鹤自由身。

松风十里时来往,

笑揖峰头月一轮。”

士人农商,王侯权贵,都不如“退步人”——自由自在!自由才是贵啊!求得名利,不得不向人屈膝伸手,不为贵!欠情欠债,总是要还的。

唐代栖蟾说:

“牛得自由骑,

春风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

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

月明抚掌归。

何人得似尔?

无是亦无非。”

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吹笛歌唱,无是无非。心里多清净多自在啊!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