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我们原来因为信息获取困难,交通不便利,需要依靠中间商进行交易,随着互联网和物流的发展,让信息更透明、物流运输更方便了。传统的中间商的价值逐渐弱化、各大厂家借助第三方平台,让自己与消费者近距离交易。从制造生产的幕后厂家走到了销售的前台;原来交给别人去销售的方式换成自己去销售去了解顾客的真实需求,是产业链的延展,是作为制造生产的厂家更直接、精确地获取消费需求,这是企业的进步,也是制造生产型的身份转换升级,随着数字经济的到来,我相信这些幕后的厂家会越来越清晰自身的定位,国内的品牌崛起将在路上。

自己如何开一家日本料理店(日本的外卖大咖)(1)

最近在看国外的餐饮大咖---日本的玉子屋,听说在东京这个地方,每天就能卖出13万份快餐出去,每份快餐的价格大概是25元人民币。是不是很惊讶?还有更震惊的是这么庞大的数量,居然没有多少废弃的餐品!

自己如何开一家日本料理店(日本的外卖大咖)(2)

开始我还以为它是像我们国内的外卖平台做销售呢,后来仔细查阅,发现这家已经是做了五十年的餐饮企业了!而且发迹是在菜市场卖鸡蛋的店铺!

玉子屋每天只有一种套餐,就是做单品。是不是觉得特不像咱们国内这般操作,一个店铺啥都有,而且我们消费者一旦进入外卖平台,就会被一大堆弹出来的菜品、折扣、满减等一系列促销操作,搞得让人抓狂,不知道吃什么,而且还耽误了宝贵的时间。

玉子屋采用的模式很牛气,就是“我做啥你吃啥”的模式!这个模式的最大好处是:因为每天的菜品只有一种,它可以最大批量采购一种原材料。所以玉子屋就可以用最低廉的采购价格,让销售价格降到市场最低水平,吸引消费者。当然,仅靠“价廉”是很难长久留住消费者的,还得“物美”。而玉子屋的员工队伍就是“物美”的质量保障,也是优秀的销售人员。

自己如何开一家日本料理店(日本的外卖大咖)(3)

为了保证餐品以最快速度送达消费者手中,玉子屋采用灵活的配送方式:远、中、近分组送货。是一种很独特的配送方式,玉子屋的送餐员,送货车都是自身企业成员,他们每天9点,负责远距离配送的送货车先出发,车上的餐品数量要多于预估量。10点半,中距离配送组出发,而远距离配送组在完成配送后,会与中距离组联系,对距离自己较近的快餐不足区域进行补充,加快中距离组的送货速度。11点20分,近距离组出发,此时,远距离组、中距离组再与其联系后,补充自己周围的订单区域,加快近距离组的送货速度。简单说,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配送系统,凭借送餐员的无缝衔接、优秀合作,将餐品以最快的方式送到顾客手中,也将废弃率控制在了最低限度。

这个“送餐员”可不是简单送餐的。他们也是与客人面对面交流的营业人员、销售人员、市场调查员。玉子屋把这些环节采取整体结合的方式,构造了一个完美的互动系统。

自己如何开一家日本料理店(日本的外卖大咖)(4)

还有就是大家都在呼吁的环保,外卖垃圾成灾的现象,而玉子屋采用自制的可回收便当盒,环保不用说了,还可以通过回收餐盒与消费者互动来完成售后服务。比起我们用心制作的包装,他们把实惠留给了消费者。

一名优秀的餐饮销售人员:“您觉得便当的味道与量怎么样?”“您希望菜单里增加什么菜品?”“附近有比我们好吃与便宜的餐馆与便当店吗?”“您公司最近有没有大型活动,您周末要加班吗?”。这是玉子屋送餐人员回收便当盒时的经典“四问”。记录回答后,工作人员会将餐盒带回公司,一一检查里面残留的东西并登记。这些信息会通过每日的工作报告实现共享,作为预测订餐量、改善菜品的最重要依据。 

在五十年前,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网络,玉子屋就用这样的方式送外卖,我认为,玉子屋看到了经营的本质,就是消费者,是近距离的接触客户、观察了解客户,然后再调整改正自身的不足,是真正的围绕消费者在做经营。

自己如何开一家日本料理店(日本的外卖大咖)(5)

玉子屋用了客人到店消费的服务标准去做外卖,不管是到店消费还是外卖消费,他们的服务都是在消费者身上下功夫。因为有服务员在面对面的交流,让用餐的消费者有了“服务的温度”!当一个客户长时间没有点餐时,玉子屋还会打去电话,真诚询问客户身体状况及不点餐的原因。很多客户长期由某位玉子屋工作人员负责送餐,突然好几天看不到这位工作人员,还会打去电话询问这位工作人员的情况。客户与他们交往久了,就能形成长期稳定的朋友关系。

自己如何开一家日本料理店(日本的外卖大咖)(6)

近期商业模式看了很多了,我也在思考,我们餐饮人到底要做什么事情?我们能有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们可以给消费者带去什么?玉子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随着数字化经济的发展,我相信越来越多的餐饮人会更重视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更精准地生产出消费者想要的餐品和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