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下午下班,有点小饿,媳妇电话告知:今晚晚餐仍是熬粥。来山西十余年了,晚饭出了饭局以外,正餐基本是熬粥,而且还是熬小米粥。作为南方人的我,始终认为,粥,实在不能算正餐,好像说起喝粥,就不是一个正式的吃饭“仪式”,偏淡的口味,简朴的饼子,不够火爆的菜品,构成一晚物质食粮,在健康意识还未能主导本人的饮食习惯的时候,粥,真难想象它如何能陪伴我在山西这么多年的生活。

但事实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粥比饭更早。

从古代器具出现的先后顺序上

现在引进两个个生僻一点的字。“鬲”(ge)和“甗”(yan)

中华民族最兴盛的时代(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1)

鬲是较早发现的古代饮食器皿

在新石器时代的龙山半坡遗址中,出土这个“鬲”的器皿,其存世时间比其它器皿更早一些。就象形字来看,下方是三足,保持了器皿的稳定,古人很聪明,居然知道“三点就可支撑一个稳定的平面”的物理知识;三足之间加入生火的柴,用以加热所盛食物;“鬲”字中间有口,即是宽口的意思;鬲上面一横,极有可能就是加盖的意思。这个器皿,就是早期人们煮粥所使用。

中华民族最兴盛的时代(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2)

蒸煮饭所用的器皿

当然,饭和粥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先有粥,后有饭。“甗”就是后来发现的器皿,放大这个“甗”字,可以看清楚,里面含有一个“鬲”字,说明二者之间是有关联的。从器皿上看,是在原来煮粥的“鬲”基础上增加了新的东西, 和现代的蒸锅原理相似。上部可以置食物;下部就是为鬲,改成了放置水的器皿。上下之间有一铜片,不是一块整铜片,而是或是栅栏式或是有圆孔的,“鬲”出来的水蒸气用来蒸熟上面的谷物。

两种器皿一前一后出现。蒸饭是煮粥的“升级版”,而且蒸饭的流程比煮粥复杂多一些。按照世俗眼光,越复杂出现的食品自然是尊贵一些。就连煮粥时,稠一点的粥也比稀一点的粥更尊贵,那么,在古代较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普遍认为吃饭比喝粥更高大上一些,贵族自然该吃饭,穷人自然该喝粥。每到春节到来之前,富人会给穷人“施粥”,满足自己施舍的愉悦心情。

是古代文人让粥“高端大气上档次

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粮食产量不高,煮粥的主食比较单一,主要以谷物为主。粮食丰收,喝粥喝稠,蒸饭蒸多。遭遇灾荒,粮食减产,粥也变稀了,饭也蒸不出了。煮粥的主导是粮食的多少。到了中华民族封建时代经济较为强盛的唐宋,粮食生产提高了很多,对煮粥的主导成了烹调方式。

人们发现,豌豆、大麦、水果、柿子、秦椒、蜀椒甚至羊骨等等放在粥里煮食,竟然成了养生滋补的食品。孙思邈发现谷皮糠粥甚至可以治疗脚气病,白居易入主翰林院,将防风草和大米一起煮成的稀饭,夸其美味是“食之口香七日”。到了宋朝,苏轼对粥品更是爱不释手,他喜欢把不易消化的大豆煮成粥,至今都是一道美餐。宋朝文人当道,更是挖掘了不少食疗粥方,《太平圣惠方》收录食疗粥方一百二十九首。“腊八粥”就是始于宋朝。粥在太平盛世是养生品赏的享受,而在乱成“一锅粥”的战争时期,元元众生对粥更加殷切,“手中有粥,心里不慌”,小小一碗粥,可安定民心,可力保社稷。

在山西,最近的流传的典故就是,“小米加步枪”,在盛产小米的山西太行山地区,喝小米粥是家家的传统,根据地的人民,就是给子弟兵提供了热情腾腾的小米粥,让他们劲头十足,取得了胜利。

我给媳妇回了个电话,请你好好煮一锅粥,要使用山西太行山区,北纬37度的原产小米的。要慢火深熬一个小时以上,让我品出一番源远流长的时光味道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