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第5单元三角形边的关系专题讲解 例题解析,收藏学习

四下数学三角形分类整理(第5单元三角形边的关系专题讲解)(1)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我们是通过实验探究而得出的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大于第三边。而且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逐步提高同学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的能力。同学们可以借助实物进行实际的操作体验探索和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从而能够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的意识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积极地去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四下数学三角形分类整理(第5单元三角形边的关系专题讲解)(2)

下面唐老师带大家看一看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部分都有哪些重要的知识点?

1. 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作两点间的距离。

2.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

四下数学三角形分类整理(第5单元三角形边的关系专题讲解)(3)

首先,通过测量或者是比对的方法来确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两点间的线段就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

四下数学三角形分类整理(第5单元三角形边的关系专题讲解)(4)

四下数学三角形分类整理(第5单元三角形边的关系专题讲解)(5)

其次,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来明确在什么情况下能够拼成三角形什么情况下不能拼成三角形?在实验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选择较短的两条边之和,如果大于第三条边的话,则说明任意一条较短的边与最长一边之和肯定大于第三条边所以我们就可以直接用两条短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来判定能否围成三角形。

四下数学三角形分类整理(第5单元三角形边的关系专题讲解)(6)

四下数学三角形分类整理(第5单元三角形边的关系专题讲解)(7)

在这过程当中,我们要能够分辨出特殊的情况及如果存在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这是同学们在学习过程当中比较容易产生较大误区的内容这时建议同学们重新返回复习能够围成三角形的准则。

四下数学三角形分类整理(第5单元三角形边的关系专题讲解)(8)

四下数学三角形分类整理(第5单元三角形边的关系专题讲解)(9)

通过以上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准确理解以及如何判定能组成三角形的情况分析,下面唐老师将带领大家通过记得操作和典型的例题分析,帮助大家进一步巩固以上学习的知识点。

四下数学三角形分类整理(第5单元三角形边的关系专题讲解)(10)

四下数学三角形分类整理(第5单元三角形边的关系专题讲解)(11)

四下数学三角形分类整理(第5单元三角形边的关系专题讲解)(12)

四下数学三角形分类整理(第5单元三角形边的关系专题讲解)(13)

由此可见,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利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来进行,能否组成三角形的判断?通过简单的运算和比较就能确定是否符合要求而要求能摆出三角形的种类时,需要同学们把不同形式的组合都罗列出来,然后再进行一一的验证最后选择出符合要求的情况即可。

四下数学三角形分类整理(第5单元三角形边的关系专题讲解)(14)

四下数学三角形分类整理(第5单元三角形边的关系专题讲解)(15)

四下数学三角形分类整理(第5单元三角形边的关系专题讲解)(16)

四下数学三角形分类整理(第5单元三角形边的关系专题讲解)(17)

写在最后,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即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为能更加方便解决实际问题,我们选择最短的两条边之和,如果大于第三条边,那么就不需要进行二次的检验这是在学习中的一个技巧,能够帮助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