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双11”前夕,有关“二选一”的话题都会被提起,并迅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今年也不例外,只是与往常不一样的是,天猫对“二选一”不再避而不谈。
10月14日,阿里CMO王帅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二选一”就是一场无底线无休止的炒作。本来正常的市场行为,是良币驱逐劣币,也是最朴素的商业规则。
10月20日,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称“二选一”的本质是利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排他性交易”,获益的只有大平台,而损失会由消费者和商家承担。
最终,11月5日,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座谈会上,阿里、京东、拼多多将“二选一”的口水战推向高潮。京东表示抵制“二选一”,不会要求商家“二选一”;拼多多称已屡次遭遇到其他品牌电商的“二选一”打压;而阿里则认为平台的独家合作模式是多方受益的,不应该被当做“二选一”恶意炒作。
随着近日,有关格兰仕因“二选一”状告天猫被立案的新闻相继被各大媒体引爆。“二选一”也迅速成为热词。据百度指数显示,“二选一”的媒体指数在11月5日达到峰值,而“二选一”的搜索指数在11月6日达到峰值。
1
“二选一”口水战由来已久早在2012年“双11”前夕,就传出了天猫逼迫商家不要参与京东“618”的传闻。于是,京东指责天猫“二选一”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拉响了“二选一”的口水战。
到了2015年,京东开始运用法律武器展开攻击,正式以“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之名,将天猫起诉至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索赔10亿元。但随后这个案件陷入法院管辖权之争。
今年9月26日,拼多多拉上唯品会一起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递交申请,请求作为第三人加入该起诉讼案中。目前,京东对天猫“二选一”的诉讼已经持续了4年,还未进入实体审理阶段。
2
“二选一”是个伪命题1. 什么是“二选一”?
通俗的来说,“二选一”就是二者只能选其一。
2. 3Q大战
“二选一”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九年前的“3Q大战”,当时的主角是360和腾讯。在故事的开始,360连续发布了几款针对腾讯QQ的产品,于是遭到腾讯的“二选一”抵制。
2010年11月3日,腾讯公开宣布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用户必须卸载360软件才可运行QQ,逼迫用户作“二选一”的选择,震惊业界。
对此,360以“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将腾讯告上法庭,称腾讯市场份额达到76.2%、QQ软件渗透率高达97%,具备市场支配地位,违反《反垄断法》。但最高人民法院最终判决认为,双方所在的市场并不是即时通讯市场,而是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因此高市场份额并不等于具备市场支配地位,于是360败诉。
由此可见,法律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判定在于经营者是否具备市场支配地位,而高市场份额并不代表其具备市场支配地位。
3. 美团与饿了么之争
今年初,一场关于外卖行业的“二选一”悄然上演。
据央视财经1月份的报道,美团强迫商家签独家协议,只能在美团平台上线,否则佣金将从18%提高至22%。据时代数据了解,22%的佣金并不是最高的,有的商家被抽26%的佣金。佣金的提高最终导致菜品价格额提高、菜量缩水严重,不仅商家叫苦连天,就连消费者也开始抱怨外卖涨价,吃不起外卖了。
不久,美团在全国多个城市因“不正当竞争”被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立案调查。但是,美团每次都甩锅给合作商,称美团在一些地区的外卖业务是当地的合作商负责,美团总部并不知情。最终,美团的合作商们有的被罚款,有的被警告。这场关于美团饿了么“二选一”的炒作也平息了。
回头想想,美团也并没有强制商家“二选一”,只是对于商家来说,签独家协议就可以享受更多的优惠,选择权最终还是在商家。
4. 电商平台真的“二选一” 了吗?
现在,再让我们回顾一下电商平台 “二选一”的较量。不难发现,“二选一”其实是关于“618”和“双11”的选择。商家面临的选择是要么参加京东“618”,要么参加天猫“双11”,而并非平台的选择。在平时,商家还是能正常在平台上卖东西;只是在活动期间,或许因为没参与活动的原因,就在搜索、产品曝光率等方面排在参与平台活动的商家之后罢了。
对于状告天猫“二选一”的格兰仕来说,它在天猫的官方旗舰店并没有被关闭,正常搜索也能搜到,还能正常使用“双11”购物津贴,只是没有参加天猫“双11”的活动标识而已。
由此看来,对于“二选一”所争吵的电商平台利用技术优势将商家搜索降权、流量限制,以及电商平台在活动期间恶意调价、下架产品等情况并不属实也很难被证实。
京东、拼多多、唯品会将天猫的“独家合作模式”称之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如果,天猫真的是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那么京东、拼多多、唯品会等竞争者自然会深受其害。但“独家合作模式”是不是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范畴,则需要放到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中考虑。
这种创新模式与“3Q大战”的“二选一”,在性质上完全不同,它不是针对消费者或商家的强迫选择,而是平台与商家之间的自主自愿合作,通过这种合作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和商品价格,让消费者成为真正的受益者。
3
“二选一”口水战当休矣原本“双11”是个欢乐祥和的购物节,全天下的盛宴,结果却变成了京东、拼多多、唯品会借着“二选一”舆论打击天猫的口水战,没有创造任何价值,也不促进平台创新,更没有增加消费者福利。反而,在某些程度上来说,“二选一”对电商平台和商家造成的损失最终将会转嫁给消费者。所以,还是应当把“二选一”的判定交给法律。
对于为人民提供服务的电商平台来说,还是需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不断改进现存问题,以提供更好的商品、更好的价格和更好的服务,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在正常的市场竞争中取胜,而不是靠“二选一”口水战。
据公开数据整理,今年的“双11”电商平台的促销活动和以往相差不大,基本是无门槛红包、满减优惠、红包雨等等。除此之外,各平台还各自打造预售活动、签到游戏、盖楼等小游戏刺激日活,为“双11”造势。
但是,电商平台的促销并没有效的提升服务,还让消费者一步一步的落入平台的消费陷阱中。这么多年以来,像签到瓜分百万现金、叠猫猫、盖楼等刺激日活的小游戏,不仅不会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的获利,还在消耗消费者的时间成本。因为,瓜分到大金额的现金只是极少数人,很多人花费了很大量时间和精力往往收获甚微,就真的不值得了。
其实,要提升服务,首先要关心消费者诉求的是什么。据电诉宝数据显示,在2019年第三季度消费者投诉最多的是退款问题,占比25.04%,高居第一;发货问题和商品质量问题分列二、三,各占比9.46%和9.14%。
对于消费者所投诉的退款问题,已是屡见不鲜了。相信大家还记得去年“双11”当天不能退款以及次日退款崩溃的事件吧。
据去年天猫公告,“由于活动期间流量巨大,订单产生数量过大,‘双11’活动当天,消费者已付款未发货订单不支持申请退款,已付款已发货订单支持申请退款,退款功能于2018年11月12日0点开放”。
因此,当天不幸拍错东西的消费者退不了款、购物津贴没用上的消费者退不了款,为了不拍错不退款凑单加单算到头大的消费者也不在少数。这无形之中都给消费者造成了负担。
所以,无论是天猫、苏宁,还是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都不要再吵“二选一”了,多关注消费者真正的诉求,做点提升服务的实事吧。
编辑 | 张照
设计 | 蔡展
数据来源 | 时代数据、百度指数、各电商平台官网、中国裁判文书网、电诉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