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为了贯彻落实安全检查要求,规范检查流程管理,充分发挥安全检查对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的促进作用,及时发现和查明生产系统中的各种事故隐患,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公司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的法律、行政法规,特制订本制度,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客运企业日常隐患排查的内容?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客运企业日常隐患排查的内容(客运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客运企业日常隐患排查的内容

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检查要求,规范检查流程管理,充分发挥安全检查对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的促进作用,及时发现和查明生产系统中的各种事故隐患,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公司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的法律、行政法规,特制订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管理。

3.职责

3.1总经理

3.1.1负责领导开展公司的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

3.1.2每季度至少对风险管控措施和管控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检查。

3.1.3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公司隐患排查活动,建立隐患排查与治理记录。

3.2安全管理部门

3.2.1负责组织对公司的各专项检查、季节检查、节假日检查等;

3.2.2负责指导公司隐患排查清单的建立工作。

3.2.3每旬组织开展一次公司隐患排查活动,建立隐患排查与治理记录。

3.3车队

3.3.1负责对辖管范围安全隐患的日常检查并组织安全自查活动。

3.3.1每周组织开展一次车队隐患排查活动,建立隐患排查与治理记录。

3.4班组(岗位)

3.4.1负责本班组(岗位)安全隐患的日常检查。

3.4.2每天开展一次本班组或岗位的隐患排查活动,建立隐患排查与治理记录。

4.隐患排查方式、内容

4.1隐患排查方式

4.1.1隐患排查工作可与公司各专业检查工作相结合:

(1)班组隐患排查;(2)部门级及车队隐患排查;(3)安全管理部门隐患排查;(4)主要负责人隐患排查(5)季节性隐患排查;(6)节假日隐患排查(7)各类专业隐患排查(6)有重大变更或事故发生时的专项检查

4.1.2班组日常隐患排查是指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作业结束时对安全防护设施的检查。班组日常隐患排查要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确认,确保安全有效,当出现新的危险源不能及时排除时采取可靠地安全措施后告知接班人员。

4.1.3各部门及车队隐患排查是指以保障安全生产为目的,以班组安全责任制和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及隐患排查和治理落实情况为重点,对各部门及车队进行全面检查。

4.1.4安全管理部门隐患排查主要是指对公司区各部门的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三违”以及隐患排查和治理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4.1.5主要负责人参加隐患排查是指每季度至少对风险管控措施和管控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检查。

4.1.7季节性隐患排查主要指根据季节特点对对生产装置是否存在异常状况和隐患、备用设备状态、生产及应急物资储备、保运力量安排、公司保卫、 应急工作等进行的检查。

4.1.8各类专业隐患排查指对消防设施、劳动防护用品、电气安全进行的专业排查。

4.1.6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主要是指在重大活动和节假日前,对生产装置是否存在异常状况和隐患、备用设备状态、生产及应急物资储备、保运力量安排、公司保卫、 应急工作等进行的检查,特别是要对节假日期间干部带班值班、机电仪表运行及紧急抢修力量安排、备件及各类物资储备和应急工作进行重点检查。

5.隐患治理

5.1检查中发现安全隐患,安全管理部门向隐患单位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一份给隐患存在的车队或部门,一份留安全管理部门存档备查。

5.2有关部门接到隐患整改通知书后,应立即按照分工组织本单位专业人员对隐患进行核实整改。公司对排查出的各级隐患,做到“五定”,实行动态管理监督,及时协调在隐患整改中存在的资金、技术、物资采购、施工各方面问题,直到事故隐患消除。

5.3各部门应掌握公司隐患分布情况,对一般事故隐患,由车队、班组负责人或者安全管理部门立即组织整改。

对重大事故隐患,公司要结合自身的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确定风险可接受标准,评估隐患的风险等级。公司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度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并上报当地政府及县级安全监管部门。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6)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

5.4隐患整改完成后,责任单位应及时填写隐患更改反馈单,连同隐患整改通知单一并交安全管理部门备案,安全管理部门应对隐患整改情况复查验收,并签署复查意见,留档备查。

5.5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整改完成情况、验收报告等应及时归入事故隐患档案。隐患档案应包括以下信息:隐患名称、隐患内容、隐患编号、隐患所在单位、专业分类、归属职能部门、评估等级、整改期限、治理方案、整改完成情况、验收报告等。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形成的传真、会议纪要、正式文件等,也应归入事故隐患档案。

6.本制度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7.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