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反映在每个企业也大有不同在柳传志眼里,联想从1984年成立,如今走过35年,从国内杀到国际,历经风风雨雨,突破困难重重,甚至几经灭顶之灾,都扛过来了,而且变得越来越强,最根本的原因是把握好了领导力三要素,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搭班子定战略柳传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搭班子定战略柳传志(柳传志的建班子)

搭班子定战略柳传志

企业管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反映在每个企业也大有不同。在柳传志眼里,联想从1984年成立,如今走过35年,从国内杀到国际,历经风风雨雨,突破困难重重,甚至几经灭顶之灾,都扛过来了,而且变得越来越强,最根本的原因是把握好了领导力三要素。

这三要素,就是柳传志早年为公司定下的“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也称为管理“三部曲”。30多年来,他也是按照这个标准做的,践行着最朴实、也最普世的管理之道。

比起那些所谓时髦的西方管理理论,柳传志研究出来的这领导力三要素似乎有些老土,但它缔造了两家上市公司——联想集团和联想控股,前者是霸榜世界500强多年的世界级企业,后者是投身创业创新服务的投资公司。

柳传志认为,建班子的内容保证了联想有一个坚强的意志统一的领导核心;定战略是如何有指导思想地建立起远、中、近期战略目标,并制定战术步骤,分步执行;带队伍是如何通过规章制度、企业文化、激励方式,最有效地调动员积极性,保证战略的实施。这三项缺一不可,并且顺序都有讲究。

按理来说,企业都是先定战略,再搭班子,组织团队运营。因为先有战略目标,下一步才能找人去执行。然而,柳传志却把“建班子”提到了管理的首要位置,因为他明白任何战略都不是一个人办得到的,需要有一帮价值观相同、有能力的人在一起组成班子。“没有一个意志统一的、有战斗力的班子,什么定战略、带队伍都做不出来。”

在联想发展的早期,为此他们还经过一番仔细深入地研究。从微机事业部被调到公司企业规划办公室做副主任的刘晓林,曾经主导把柳传志的领导力三要素内容丰富起来,还组织干部学习班,带领公司全体干部研究什么叫“建班子”,甚至把内容“拆开”“揉碎”,让大家学习领会。

曾经,80名公司最重要的干部聚集在饭店,研究学习了三天都不散。他们把柳传志的思想一一列出来,分成小组对照检查,人人必须发言、交流心得。刘晓林说:“自己教育自己,真的是灵魂深处闹革命。”

而且,这样的学习班年年有,年年讨论交流。“建班子”讨论完了之后,接着讨论“定战略”和“带队伍”。这种情景在当时被外界形容为:联想“能折腾”,柳传志“会整人”。这当然是玩笑。

柳传志有一个核心理念:办公司就是办人。治理公司如同治理国家,与其说是“整人”,不如说这就是管理。30多年来,柳传志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不停地建班子、定战略、带出了一支“斯巴达克方阵”式的队伍,不断向前出击。

如今,75岁高龄的他虽然已经到了退休的时候,但他的管理思想依旧在联想系里发挥重大作用,影响着年轻人的斗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