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产品充斥市场,暖宝宝烫伤事件不断发生

小编试着用暖宝宝包裹鸡蛋5小时,蛋竟然熟了

今年的第一场鹅毛大雪终于来了(今天下起了鹅毛大雪)(1)

5角钱两包的暖宝宝,烫伤小学生的脸

临海的陶先生在路桥做生意,他的孩子小陶在老家四岔的晓村小学念书。12月3日那天,学校老师给陶先生打来电话称,小陶的脸被烧伤了。陶先生一边安排家里人将小陶送到医院,一边往医院赶。“我到医院看到小陶时,都傻了,脸像毁容了一样,头发、眉毛、衣服都被烧了。”陶先生说。

经了解,陶先生得知因为天冷,学校的很多学生都在校门口的小店买了一种五角钱两包的暖宝宝来捂手,小陶也不例外。不过,在买的时候,老板没有告诉他如何操作,小陶就自己捣鼓着。“我在热包上按了一下,里边的水就爆出来了,溅到我脸上,像烧起来了。”小陶说。

原来,把小陶烫伤的暖宝宝里,装的是石灰类的东西和水。

事发后,学校把孩子们手中的暖宝宝都收了,校门口也没有这种东西卖了。

之后,陶先生向临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东部分局投诉。

工商工作人员调查发现,这种暖宝宝是学校门口的小店从杜桥副食品综合批发市场的一家商户那里进货的。

于是,工商工作人员对这类物品进行了查扣,并要求杜桥商户追回已售出的热包。

无独有偶,温岭的许女士也因为贴了暖宝宝,仅仅15分钟,腹部就被烫伤。

许女士做海产品收购生意,很辛苦,她的女儿就从网上买了一些暖宝宝送给她。谁知,许女士贴暖宝宝的时候,因为贴身衣服太薄,加上暖宝宝发热不均,才15分钟,她的腹部就被烫伤,还烫出水泡,最后不得不去医院去处理。

市场走访

在售暖宝宝不少是三无产品

据小编了解大部分超市及小学门口的小卖部发现,市场上在售的暖宝宝产品有十几种,包括暖手宝、暖足贴、暖宫贴、发热贴等,有些是用中文标注,有些用日文标注,种类繁杂、良莠不齐。超市里的暖宝宝一般价格为十几元到三十几元一包,一包5片,学校门口小卖部一般是将整包拆分,每片以1至1.5元出售,而在夜市里卖的暖宝宝中,有不少全是外文,价格低至5角一片,不少还是三无产品。

随后,小编在淘宝网上搜索暖宝宝,共出现90多万件的宝贝,有些店铺自入冬以来,已经卖出了10多万件。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是,有些满身外文的暖宝宝,包装上却写着“made in china”。记者了解到,即使是进口产品,包装上也必须要有中文标签,写明相关信息。

在临海小学门口的青青书店,商报记者看到一款橘黄色包装的暖宝宝,售价是1.5元一片,包装上却连产品成分也没有。该书店隔壁的一个店老板说,她已经听说四岔那个学生被暖宝宝烫伤的事情,今年就不再准备进暖宝宝卖了。“这个东西确实很危险,也没多少利润。我们是小本生意,万一出个什么事,何必呢?”

让我们一起做个试验吧!

用暖宝宝包裹生鸡蛋5小时

轻松煮熟鸡蛋

今年的第一场鹅毛大雪终于来了(今天下起了鹅毛大雪)(2)

据了解,暖宝宝的主要成分是铁粉、活性炭、食盐、水等合成物质,发热原理是利用铁的氧化反应。

当使用者把暖宝宝的真空包装撕开后,铁粉就会接触氧气,食盐吸收水蒸气,氧化反应的过程中释放热量。这种氧化反应的过程并不会产生辐射。一般来说,使用正规材料的暖宝宝,应该是经过国家质量检测认证的,不会产生放射线。但是也不能排除一些使用劣质原料的产品,可能会包含一些含辐射的物质,长期使用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网上传言,暖宝宝火力过猛,可以轻松煮熟鸡蛋。这个究竟是不是真的呢?

小编买了一包暖宝宝,取出一片暖宝宝裹住生鸡蛋,然后放在一件棉袄里。5个小时后,小编从棉袄中取出鸡蛋发现,被暖宝宝包着的鸡蛋有了温度,剥开蛋壳,发现鸡蛋已经煮熟。随后,记者又剥开蛋白,发现蛋黄也已经熟了。实验证明,网上传言确实是真的。

商家提醒

烫伤事件不断,使用须谨慎

好多品牌的暖宝宝在包装上都写着防止低温烫伤。据了解,人的正常体温是37℃,平常皮肤的表面温度为35℃。而所谓低温烫伤,是指人如果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就会引起低温烫伤,此类烫伤痛感不明显,但伤害深度大,皮肤会出现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

究竟怎么使用暖宝宝才能避免受伤?

一位暖宝宝的经销人员介绍,市场上暖宝宝的质量良莠不齐,个别低价质次的商品安全隐患较大。消费者购买时,千万不要贪图便宜,使用暖宝宝时,首先要注意不能让其直接接触皮肤,最好是将其贴在贴身衣裤的外面。通常暖宝宝贴在背上最为保暖,可以让全身都感到热量。此外,不要长时间贴在身体同一位置,更不要在睡觉时使用。皮肤热敏感性低者、老年人和儿童等对温度不敏感群体,尽量不要使用此类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