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在说“健康”,到底什么是健康?

1990年WHO对健康的阐述是:“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 。道德健康的内容是指不能损坏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按照社会认可的行为道德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具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WHO给健康下这样的定义欠妥当:首先,婴儿、幼儿、儿童、少年是否没有健康?其次,除人类以外的其它动物是否也没有健康?这只能算是“健康成年人”或“正常成年人”的概念而已,而非健康的概念,因为对于婴幼儿和 dén类也有健康而不涉及道德、心理、社会适应性等方面。


什么叫做健康啊(到底什么是健康)(1)

(这造的字的照片用这个软件不能缩小是一大缺憾)。

那么应该怎样解释呢?

先从第二版《漢語大字典》说起。


什么叫做健康啊(到底什么是健康)(2)

康:

  《説文》:“康,穅或省”

《爾雅·釋詁上》:“康,樂也”

《字彙·广部》:“康,和也”

《素问·六元正纪大論》:“暑反至,陽乃化,萬物乃生乃長榮,民乃康,其病瘟。”《漢語大字典》里把这里的“康”解释成“健康”是不合理的。解释语中不能带被解释字,即不能用“健康”解释“康”,可以解释成“无病”,解释成“无症,”最合理。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从庚之字有康字,小篆做

什么叫做健康啊(到底什么是健康)(3)

打不出此字,只好用照片,也不知道念什么

,从米,云糠之省。穅曰‘榖之皮。’然古文康字不从米……意义絶無穅義……康字訓安樂,訓和静,訓廣大,訓空虚,只空虚之義於榖皮稍可牵及,其他均大相逕庭,無由引申。余意此康字必以和樂为其本意,故殷、周帝王即以其字爲名號。穅乃後起字,蓋从禾康聲。古人通音通用不必康即穅也……康字蓋从庚,庚亦聲也。”

(庚:倉无屋者。无屋,无上覆者也)

所以,康,本意是和乐,和乐就表述没有任何痛苦,就是无症。也被说成无病,或无病症。

健康:健,是“强壮”的含义,故健康就是:强壮且无(病)症。

基于此,字典里用“健康”解释“康”是不合理的。所有的字典了都犯有这样的错误。即:解释语中有被解释的字。正确的做法在解释语中不应该出现被解释字。因为不认识某字才来查字典,用含有此字的话来解释此字,怎么能让人明白?

如果按照汉语的习惯,比“健康”次一等的应该叫:亚健康。这些年来这个名词被广泛应用,但是其内涵被误用了。必须废掉“亚健康”一词。

在客观实际中,比“强壮且无病症”的人次一等的应该是:不强壮也无病症。这类人可以说是:平平常常的无病症,既不强壮,也没有(病)症。可以称之为: 平康。在“康”的人群里,处于“平康”状态的人的比例绝对大于处于“健康”状态的。

比平康次一等的就是疒态了吗?应该还不是,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体和病症认知的加深,处于平康和 zhǐ之间状态的人还有很多。给其单独列为一类,称之为亚(平)康,用 kǎng字来表述。其内容包含下面的三部分


什么叫做健康啊(到底什么是健康)(4)

念:zhǐ。含义是:小疾


什么叫做健康啊(到底什么是健康)(5)

造的字,念: kǎng


什么叫做健康啊(到底什么是健康)(6)

亚康、 kǎng 、隐症,三者的内涵相同。详细内容见前文的“隐症”部分。相当于西医的:亚临床阶段。

这样,这些名称之间的逻辑关系就非常清楚了。

健康:强壮且无(病)症。

平康:不强壮也无(病)症,即平平常常的无(病)症。

亚康:包括三类:① 没证据,没症状;② 超出正常指标,没症状;③ 有证据,没症状。即处于西医所说的“亚临床阶段”,也即处于:隐症期,用“

什么叫做健康啊(到底什么是健康)(7)

”字表述。

从“症”的角度说:

什么叫做健康啊(到底什么是健康)(8)

:小疾。可以说:极轻症。

疾:轻症。

病:疾加也,即重症。

残:缺,不完整。可以说:后遗症。

把所有有“症”的人归为一类,用一个字代替,可以借用一个古人造好的字:。含义是“有疒”。与康的“无疒”相对应。其原意是:殴人皮肤出伤,念wěi,今新用一音,体虚切,念:tǖ。

把这些字汇总到一起,其逻辑关系就清晰了,见下面的示意简图。


什么叫做健康啊(到底什么是健康)(9)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看它们之间的关系,见下图。


什么叫做健康啊(到底什么是健康)(10)

生至死过程示意简图


“有性开新点”的含义是:有性生殖的动物开始新生命的时间点,就是精子与卵子结合的时间点。

超受点:超过生命体承受度的时间点。

敬请期待下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