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才子解缙,编撰了《永乐大典》,却因“口无遮拦”,毁了自己一生。

解缙的“口无遮拦”,要从他高中解元后,在朱元璋身边服侍说起。

当时,朱元璋非常欣赏解缙,让他有话直说,不用藏着掖着。

解缙知道领导器重他,他也爱戴领导,便当真了。

于是,他写了一份《太平十策》,尽述了皇帝的种种不是。

朱元璋看后,心中老大不爽,觉得解缙还是太年轻,便贬他到江西做了监察御史。

解缙苦等了好多年,等到花都谢了,还是没能调回皇帝身边。

终于,明成祖朱棣发现了这个人才,钦点他主持编撰《永乐大典》。

朱棣曾说:“朕一日不见解缙,就浑身难受。”

可是不久后,解缙的“口无遮拦”又惹祸了。

朱高炽是当时的太子,可他的弟弟朱高煦日渐得宠,平日里生活标准已超过了太子。

解缙上疏说:“汉王这是要争太子的节奏,万万不可。”

这话惹得朱棣很不高兴,他觉得解缙在挑拨他们的父子关系。

不久后,解缙又得罪了一个他得罪不起的人,这个人就是锦衣卫指挥使纪纲。

一次聚会,解缙不知咋想的,竟捉弄起纪纲来。

他说:“纪大人,我这有个上联,要不您对对?上联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纪纲哪对得出,解缙坏笑接着说:“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明显是在埋汰人,纪纲心恨得直痒痒,就找了个机会向朱棣告黑状说:“解缙私觐太子,无人臣礼。”

朱棣听后震怒,结党营私是朱棣的死穴,再加上解缙平日口无遮拦,得罪了不少人,许多大臣跟着落井下石。

于是,解缙不明所以地被关进了死牢,而后一直无人问津。

永乐十三年,朱棣在监狱刑犯名单上,看到了解缙的名字,便问了身旁纪纲:“解缙还活着呢?”

纪纲回去不久后,解缙就死了,一代才子解缙就这样永远消失了。

俗话说:“地低能聚海,人低孚成王。”

解缙仗着才华过人,口无遮拦,引起同事反感,被皇帝抛弃,最终“非正常死亡”。

生活中,我们总爱急于表现自己,显得自己与众不同,可谁说低调就一定寂寞、懂得闭嘴就不是一种智慧呢?

【参考资料】《明史解缙传》清. 张廷玉

明朝第一才子有哪些人(明朝第一才子的命运如何)(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