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烧饼:朱云峰,本名朱建峰,是郭德纲戏称“长得吓跑狗”的儿徒。烧饼性子直爽天真、淘气疯魔,常常能临时起意,说一些词上没有的笑话,深受观众喜爱。

  今天驿馆并非来拍烧饼的彩虹屁,而是因为刚刚品尝了一块美味的缙云烧饼,突发灵感,竟找到了3点他们备受欢迎的原因。

德云社烧饼为啥叫烧饼(德云社烧饼和缙云烧饼都是云字辈的佼佼者)(1)

接地气的艺名

  中国传统文化自古讲究人如其名,可见名字有多么重要。

  纵观德云社云字辈的师兄弟们,也就独烧饼一人,拥有师傅钦赐独树一帜的艺名。连观众缘极好的岳云鹏,也被观众赐予了“小岳岳”的爱称,但也没有师傅钦赐来得师出有名。

  再看其他人,除了曹某金干了一件大事让人印象深刻。就只有狂热的德云社爱好者们能牢牢记住众人的花名了。

德云社烧饼为啥叫烧饼(德云社烧饼和缙云烧饼都是云字辈的佼佼者)(2)

  再说缙云烧饼,听到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反应半天,硬是没想到这是个什么饼?

  但各位对它的艺名肯定不会陌生,那就是“梅干菜扣肉饼”。

  吃过的朋友肯定就知道,没吃过的朋友也可能在街上见过。

  在街头小巷看到这么一家梅干菜扣肉饼的小店,驿馆强烈建议一定要去尝尝正不正宗,这其中滋味确实让人欲罢不能。

德云社烧饼为啥叫烧饼(德云社烧饼和缙云烧饼都是云字辈的佼佼者)(3)

深厚的背景

  烧饼并非相声世家,没有各类艺术氛围的耳濡目染,但是他并未却步,用时间和毅力,去证明自己与相声的缘分。

  说起家庭背景,德云社演员就没有几个背景雄厚的,有的只是努力的背影。

  所以论家庭背景,这就浅了。咱往深了瞧,经过老郭的不懈努力,德云社就是众多相声演员深厚的背景。若是没有德云社这个平台,和老郭的栽培,烧饼真不知道在哪个犄角旮旯吃烧饼。

  比如曹某金,还以为他翅膀有多硬,差点带歪烧饼,自个儿还叛出师门,现在也没见着混得有多好。

德云社烧饼为啥叫烧饼(德云社烧饼和缙云烧饼都是云字辈的佼佼者)(4)

  再说梅干菜扣肉饼,背景也相当不得了。

  相传在很久以前,轩辕皇帝在山上炼丹以求长生不老,肚子饿了就用面团揉成饼放进炼丹炉里烤饼吃,这就是缙云烧饼的由来。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不过,缙云烧饼,也称桶饼,是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的一种传统小吃,属于浙菜系。

  据说该小吃有650余年的历史,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就好这口。

  可见梅干菜扣肉饼有多么丰厚的历史背景。

德云社烧饼为啥叫烧饼(德云社烧饼和缙云烧饼都是云字辈的佼佼者)(5)

感觉油腻却内涵丰富

  初见烧饼,感觉这人长相略微潦草,特别油腻。但正如肉眼可见的一身腱子肉,实力不容小觑。

  基本功扎实,说学逗唱样样在行,跳舞rap信手拈来,是德云社第一个VLOG博主。

  烧饼在德云社的演出以夸张、可爱的风格著称,时尚品位也超在线,凭借自身丰富内涵,成为了德云社新生代相声演员里炙手可热的票房保证。

德云社烧饼为啥叫烧饼(德云社烧饼和缙云烧饼都是云字辈的佼佼者)(6)

  再说梅干菜扣肉饼,初次带女友去吃,她一听名字,就直呼油腻,赶忙拒绝。但是尝试之后,现在每天都心心念念,比买奶茶都买的勤。

  缙云烧饼本就是浙江小吃,浙江不喜油腻,所以扣肉配上解腻的梅干菜,只有肉香味,丝毫感觉不到一丝油腻。

  加上贴在炉壁上用炭火烤制,饼薄香脆。一口下去,满满肉香加上梅干菜的清香,微咸,多吃几口嘴里还有些许回甘,味道简直上头。若是像驿馆这样爱吃辣的,也可以在饼上刷上一层辣酱,巴适得板。

德云社烧饼为啥叫烧饼(德云社烧饼和缙云烧饼都是云字辈的佼佼者)(7)

  相传正宗的缙云烧饼,用的都是精选的绍兴产梅干菜。毕竟梅干菜最早产于古代越州,就是现今绍兴。清时,梅干莱更曾作为绍兴的“八大贡品”之一通过漕船进京。

  驿馆早年去浙江玩也有个趣事,就是与本地人相谈甚欢,谈及特产,他就推荐了绍兴梅干菜,当年年少无知,不以为然。

德云社烧饼为啥叫烧饼(德云社烧饼和缙云烧饼都是云字辈的佼佼者)(8)

  但其实,梅干菜看似乌黑,别有香味,能解暑热,洁脏腑,消积食,治咳嗽,生津开胃。因此梅干菜扣肉饼不仅味美色佳,还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