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一个天堂、地狱、人间同时存在的地方。喧闹、繁华、脏乱、生机、死亡、信仰,所有气息混杂在一起。你可以看到最靓丽的色彩,最猎奇的气味,最执着的信仰,以及最变态的世俗生活,这就是印度。在这里,即便你并没有信仰也会明白……

在印度的大街上、寺庙旁,总有一道特殊的景观:一些人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脸上描绘代表教派的彩色条纹,他们或席地而坐,或边走边吟诵古经文,这就是苦行僧。

印度最虔诚苦行僧(印度苦行僧令人匪夷所思的)(1)

这些人是印度教徒中的独特群体,被视作来凡尘普度众生的 “神的使者”,当地人尊称他们为“Baba”,意思是“圣人”。

他们中多数人年龄都在40岁以上,光着上身,身上涂抹着木炭灰,甚至死人的骨灰,只在腰上裹一块破布。每人除了一只碗之外,几乎一无所有。头发几十年不剪不洗,胡乱盘在头顶。长长的胡子打着卷、沾满灰尘。

他们睡觉枕着硬邦邦的石头,身下只铺一块布或干脆什么都不铺。平时很少喝水,一日三餐只吃一种像油茶面做成的半生不熟的面团。尽管他们表情神态各异,甚至有些狰狞,但他们的心态却是温顺平和的……

印度最虔诚苦行僧(印度苦行僧令人匪夷所思的)(2)

“苦行”一词,梵文原意为“热”,因为印度气候炎热,宗教徒便把受热作为苦行的主要手段。一般比喻为实践某种信仰而实行自我节制、自我磨练、拒绝物质和肉体的引诱,忍受恶劣环境压迫的人。

苦行僧也叫禁欲者或苦行修道者,在印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印度教把人的一生分成净行期、居家期、修行期和苦行期,四大阶段。并认为人需经过多次轮回才能进入天堂,得到神的关照。而有些人希望能走捷径,在此生就得到神谕和真经。苦行就被认为是这样一条捷径。他们一般经历了学业、工作以及成家立业等人生的几个重要阶段,并在子女长大成人后,就离家出走,去当神的使者或仆从。

苦行僧的主要任务就是冥想修行,通过把物质生活降到最为简单的程度来追求心灵的解脱,摆脱无尽的轮回之苦。正因如此,苦行僧经千年而不衰,他们被许多人看成是来凡尘普渡众生的“神的使者”。

印度最虔诚苦行僧(印度苦行僧令人匪夷所思的)(3)

苦行僧是古印度时期盛行的修炼方式,多数都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带着象征湿婆裨的三叉杖,边走边吟诵古经文。他们必须忍受常人认为是痛苦的事,如长期断食甚至断水、躺在布满钉子的床上、行走在火热的木炭上、忍受酷热严寒等反常规的事情,来锻炼忍耐力和离欲。更有甚者会将漂浮在河面上的尸体捞上来,分解四肢,然后生吃。他们认为尸体不是食物,而是神的礼物。

尽管外界可能对这些苦行僧们的虔诚和圣灵体会毫不知情,也不见得赞成他们对人性的对抗,我们不禁还是要问:这到底是一种生活本身,还真的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苦行僧的苦行生活各不相同。他们中有些独自在山里呆很多年,有些则坚持徒步走路数十年;有的每天早上都要在极冷的山区洗浴,有的一生只洗两次澡,即出生和死后各洗一次;有的专门给人发药、治病,有的则为人们的婚姻祈福……

印度最虔诚苦行僧(印度苦行僧令人匪夷所思的)(4)

据调查,瓦拉纳西是印度教中最神圣的城市,也是印度苦行僧和圣人们的精神家园。这些苦行僧通常以高贵而无私的形象出现,以受人尊敬的圣名和令人畏惧的诅咒而得名。

那些经过注册登记的苦行僧,可免费住在专门为他们搭起的帐篷里,闲云野鹤般的零散之人则不在其列。他们一般是在帐篷外坐着,给芸芸众生讲经传法,施以祝福。而听讲的人自然会把些零钱,放在僧人的面前以示尊敬。有的苦行僧就靠这些捐资,购买生活中的器具,也有的用来购买手机之类的现代工具。

目前,印度的苦行僧约有400至5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0.5%,其中女性占10%。在“烧尸庙”,我们就曾经看到过两名女苦行僧,她们穿着黄色的类似袈裟的衣服,与裸体的男苦行僧坐在一起聊天,神情自若,毫无扭捏之态。

印度最虔诚苦行僧(印度苦行僧令人匪夷所思的)(5)

(青衣派)

在500万之众的苦行僧中,当然也良莠不齐。按规矩他们须食素禁色,但也有“花和尚”。甚至还有人利用人们对苦行僧的敬重,假扮苦行僧胡作非为……

有学者分析,苦行僧的兴起是为了对抗种姓制度。三四千年前,一些主张废除种姓制度的人,希望通过加入不分尊卑贵贱的苦行僧行列,来达到种姓平等的大同世界。

经过多年发展,苦行僧内部分很多派别,各有自己的教主、教义和教规。从大的角度划分,可以分为两大派,一派信奉毗湿奴神,一派信奉湿婆神。过去他们之间,还因门户之见多年兵戎相见。

苦行僧中多数是穷人,但也有中产阶级、百万富翁甚至达官显贵。他们在进入苦行期后,一朝顿悟,便散尽家财,远离父母妻儿,背着简单的行囊向深山进发,找到自己心仪的精神领袖,拜在他的门下,从此过着居无定所、漂泊流浪的生活。

印度最虔诚苦行僧(印度苦行僧令人匪夷所思的)(6)

(天一派)

据报道,有一位名叫阿马尔·可杰的苦行僧,主动放弃了中产阶级生活,服务于印度教神灵湿婆。从此,他身着简单的苦行僧袍,开始流落街头的生活。三年后,阿尔玛意识到自己还是没有与奢侈的享乐划清界限。于是,他决心举起右手,并保持这种姿势来与“没落”做个了断。38年后,他的右臂已经失去知觉,即便想放下来也办不到了……

多数苦行僧一般居住在远离尘嚣的喜马拉雅山上,或寄居在某个庙里,吃斋念佛,修炼瑜伽。或许是因为喜马拉雅山很高,可以离神更近些的缘故吧。

一般来说,苦行僧是温顺平和的,但也有些好勇斗狠的武装分子,曾跟其他教派、宗教和曾经的英国殖民统治者进行武装抗争。由于他们无惧生死,因此战斗起来勇猛刚强,令人生畏。他们原先的武器有棍棒、长矛、佩剑和三角铁叉。苦行僧今天也还携带棍棒或三角铁叉,但仅仅是个象征了。

印度最虔诚苦行僧(印度苦行僧令人匪夷所思的)(7)

苦行僧之所以叫苦行僧,是因为他们视自己的身体为罪孽的载体,是臭皮囊,必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方能获得精神的自由和灵魂的解脱。

一般来说,都是人到中年后,结束修行期进入苦行期才会去当苦行僧。但也有些人从少年起,就愿意过上这种流浪的苦行生活。苦行僧的年龄限制很宽,大概从6岁到65岁都可加入这个特殊的行列。不过,我却没见到年龄较小的苦行僧

按衣着来分,苦行僧又可分天衣派和青衣派。

天衣派即为裸体派。总是裸着身体,全身一丝不挂,最多用一条窄窄的布条遮住下身的敏感部位。表示追求原始状态、与世无争。天衣派与崇拜湿婆神有关,以男性生殖器为象征。身上涂抹着灰烬,表示罪孽、死亡和再生。他们毫无节制地喝酒、吸毒、吃肉,没有禁忌。

青衣派则穿衣服,一般都是黄色的棉布服饰。身上涂抹着炭灰甚至是死人的骨灰,表示罪孽、死亡和再生,他们多信奉毗湿奴,穿着黄色棉布服饰。

印度最虔诚苦行僧(印度苦行僧令人匪夷所思的)(8)

初入门道的苦行僧,必须举行加入某一派的仪式,表示“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未来种种譬如今日生”。他们要像出家人一样剃度削发。他们此后的年龄计算,要从削发后的新生开始。按照行规,苦行僧必须做到“三不”:即不性交、不撒谎、不杀生。

据说,修行者通过修炼瑜伽,能把体内的潜能调动和激发出来。有的修行者能两手同时打两面鼓,且两手击打节奏不同,没有高度的注意力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有的至于在刀尖上行走,与洞穴里的毒虫野兽共眠,都是瑜伽大师们的绝活。

有些苦行僧的眼睛是红的,这是因为他们吸食了大量的大麻,他们认为这可以获得洞悉别人心思的能力,即所谓的“神功”。

有时人们把佛教中刻苦修行的僧人也称为“苦行僧”,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佛教僧人的苦行不同于印度教徒的苦行,佛教的苦行,是相对世间安乐而言,是指僧人舍弃诸如好衣、三餐、多眠等世间贪欲,修行无我的“正道苦行”,如经中所言的出家苦行、头陀苦行等。

由于抛弃了一切物质欲望,苦行僧们往往要靠世人的捐助或施舍维持生计。善男信女们也会因为他们的神圣而对其心生敬畏。

印度最虔诚苦行僧(印度苦行僧令人匪夷所思的)(9)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西方人对物质主义深表反感,转而迷上了“神秘的东方文化”,苦行僧也由此渐渐进入西方人的视野。不少西方年轻人离开家乡,到印度寻求“生命的真谛”,包括披头士乐队在内的一些西方音乐家,就曾远赴印度,参加苦行僧马赫西•马赫什的冥想课程……

但当物质生活的诱惑越来越多,苦行僧的生活也渐渐发生了变化。不少人看中这种身份在世人心目中的神圣,开始利用其牟利。庙宇外,有些苦行僧表演的“特异功能”让人瞠目结舌,分不清他们到底是虔诚的教徒,还是卖力的演员。还有一些世俗中人干脆滥竽充数,将自己打扮成苦行僧的模样,寻求人们的布施,以获得有保障的收入。

当信仰遭遇现实,苦行僧们是否还能抵挡物质的诱惑,保持自己的苦行本色?这一神秘群体会何去何从?都成了个未知数。

不论结果如何,印度苦行僧的变态修行,都是令人匪夷所的。(图文/武阿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