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网讯 近年来,西安市鄠邑区精准把握“三变”改革的核心要义,在盘活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上下足功夫,全面提升集体经济整体水平,最大限度地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一批又一批村庄在“三变”改革中不断探索和尝试,让“三变”改革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活水源。

西安市鄠邑区最新规划发展(西安市鄠邑区三变)(1)

在位于玉蝉街道的胡家庄村是鄠邑区“三变”改革的先行村,也是受益村,2020年被评为省级集体经济示范村。同时,胡家庄村“村企联动”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也入选了《陕西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优秀案例》。

胡家庄村发展的故事要从“三变”改革说起。作为一个离县城10多公里的小村庄,最直接的资源就是土地。2011年,胡家庄利用“千企帮千村”的时机,走出了“三变”改革的第一步“资源变资产”,将村民土地统一流转给村雪葡种植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再以合作社占股17.6%入股荣华农业有限公司,保证了农民“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权、失地不失业”,村民也实现了土地流转金、股东分红、就地务工工资并行的多元化增收,实现了企业、村组、农民利益的共赢。

村民李佑朴就是胡家庄村“三变”改革的切身受益者。他向记者介绍道:“以前村里的群众都外出打工,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多少钱。现如今村上的企业多了,在家门口上着班,就能拿到三份收入,土地流转金、股民分红金,还有自己在村企业上班的工资。仅工资每个月就有5000元,我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

随着农村“三变”改革的不断深入,从2019年开始,胡家庄村委会在集体分红时,除了预留村民福利待遇金外,每年的分红都以资金的形式进行再入股到“荣华数字康养小镇”项目,累计入股资金已达700多万元,其中连同扶贫资金、土地折价等,现在胡家庄村集体共持有胡家庄原乡商业有限公司51%、荣华农业公司17.6%、荣华镇兴公司10%的股份。资金变股金,农民成了企业大股东,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带来收益也不断攀升,仅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益154.8万元,村里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1680元增加到2021年的31800元。

西安市鄠邑区最新规划发展(西安市鄠邑区三变)(2)

随着胡家庄村产业的不断壮大与多元化,现在的胡家庄村已经从单一的葡萄产业发展成为集葡萄种植观光、亲子休闲、数字康养、乡村慢生活体验为一体的文、农、旅、居结合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典范。在不断增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吸引着村内走出去的大学生“返潮”回家就业。

“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深圳做行政工作。了解到村里的企业也有同样的岗位,薪资待遇和工作环境都不错,而且还能多陪陪家人,我就回来了。”返乡大学生郭秀玲告诉记者:“现在和我一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了,我们希望为家乡出份力,让村子发展得更好。”

在胡家庄村的示范和带动下,在鄠邑区农村“三变”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全区各个村庄因地制宜,涌现出了以王坊村、栗峪口村、蔡家坡村等一批批因“三变”改革实现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弯道超车。

截至目前,全区193个行政村均已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联社),累计整合各类项目资金约1.2亿元,各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农资超市、冷库冷链、精品民宿、电商、研学旅行等新产业、新业态,村村都由集体收益,实现了“空壳村”清零,全区村集体资产总额达30.34亿元。

据鄠邑区农业农村局局长范化译介绍:下一步,鄠邑区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大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力度,坚持分类施策,多种模式发展。以抓两头带中间思路,抓典型示范促发展。扎实开展“七个一”(抓好一个工作方案落实;深化一次项目推介;落实一批项目支撑;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开展一轮培训提升;组织一次外出考察学习;每周编发一次工作简报)集中推进活动。强化培训力度,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社会化服务,增强致富带富本领,强力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工作。(通讯员 赵影超 赵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