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人体一种常见的疾病表现,指的是血液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造成贫血的原因有很多,而每种补血药只能对特定类型的贫血产生作用,对其他类型则无效,没有一种“补血药”能治所有贫血;
那么贫血有哪几种类型呢?
营养不良性贫血
饮食失调、减肥或长期腹泻的人群易发生,许多女性过分控制饮食,对肉类、鸡蛋和牛奶不敢沾,甚至连植物油也吃得少,长期以青菜、萝卜之类素食为伍,从而导致营养不良性贫血;有疲劳、倦怠、头发易脱落和头晕耳鸣等症状。营养不良性贫血的防治关键是调整膳食营养结构、科学进餐。
缺铁性贫血
各种原因的缺铁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所引起的低色素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贫血。妊娠期和育龄期女性、婴幼儿和儿童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危人群。
【临床表现】:
1、一般情况
乏力、易倦、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气短、纳差、苍白、心率增快。
2、 缺铁原发病表现
如妇女月经量多、消化道溃疡/肿瘤/痔疮导致的黑便/血便/腹部不适、肠道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腹痛/大便性状改变、肿瘤性疾病的消瘦、血红蛋白尿等。
3、 组织缺铁表现
精神行为异常,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体力、耐力下降;易感染;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口角皲裂、吞咽困难;毛发干枯、脱落;皮肤干燥、皱缩;指(趾)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重者指(趾)甲变平,甚至凹下呈勺状(反甲)。
【治疗方法】:
补充铁剂,常用的有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富马酸亚铁等。一般血红蛋白正常后,仍需服用2~3个月,这是为了恢复体内的铁储存。
可以吃些补铁食物:鸡肝、猪肝、牛羊肾脏、瘦肉、蛋黄、海带、黑芝麻、芝麻酱、黑木耳、黄豆、蘑菇、油菜、芹菜等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综合征,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根据骨髓衰竭的严重程度和临床病程进展情况分为重型和非重型再障以及急性和慢性再障。
【病因】:
1、药物
是最常见的发病因素。
2、电离辐射
病毒性肝炎和再障的关系已较肯定,称为病毒性肝炎相关性再障,是病毒性肝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3、其他因素
免疫因素、遗传因素、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等。
【临床表现】:
1、急性型再障
起病急,进展迅速,常以出血和感染发热为首起及主要表现。病初贫血常不明显,但随着病程发展,呈进行性进展。几乎均有出血倾向,60%以上有内脏出血,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血尿、眼底出血(常伴有视力障碍)和颅内出血。皮肤、黏膜出血广泛而严重,且不易控制。病程中几乎均有发热,系感染所致,常在口咽部和肛门周围发生坏死性溃疡,从而导致败血症。肺炎也很常见。感染和出血互为因果,使病情日益恶化。
2、慢性型再障
起病缓慢,以贫血为首起和主要表现;出血多限于皮肤黏膜,且不严重;可并发感染,但常以呼吸道为主,容易控制。若治疗得当,坚持不懈,不少患者可获得长期缓解以至痊愈,但也有部分患者迁延多年不愈,甚至病程长达数十年,少数到后期进展为重型或极重型再障。
【治疗方法】:
包括支持治疗和疾病针对性目标治疗两部分。支持治疗的目的是预防和治疗血细胞减少相关的并发症;目标治疗则是补充和替代极度减少和受损的造血干细胞,如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免疫抑制治疗。年龄40岁,无HLA相合同胞供者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首选强化免疫抑制治疗。非重型再障可采用雄性激素和环孢素治疗。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主要是体内缺乏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所致。
【临床表现】:
1、血液系统
常有面色苍白、乏力、耐力下降、头昏、心悸等贫血症状。严重者全血细胞减少,反复感染和出血。少数患者可以出现轻度黄疸。
2、消化系统
舌乳头萎缩表现舌面光滑呈“牛肉样舌”。胃肠道黏膜萎缩引起食欲下降、恶心、腹泻或便秘等。
3、神经精神症状
肢体麻木、深感觉障碍、共济失调或步态不稳等表现。精神症状可有抑郁、失眠、记忆力下降、幻觉、人格改变等。单纯叶酸缺乏一般神经症状不明显,可能有抑郁症等情感障碍。
【治疗方法】:
1、叶酸缺乏
口服叶酸;如果胃肠道吸收障碍可以用亚叶酸钙,肌注,如果同时又维生素B12缺乏,则需要同时注射维生素B12,否则加重神经系统损伤。
2、维生素B12缺乏
治疗原则是给予足够维生素B12,肌肉注射维生素B12,直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恶性贫血或胃全部切除者需终生采用维持治疗。维生素B12缺乏伴有神经症状者对治疗的反应不一,有时需大剂量、长时间(半年以上)的治疗。对于单纯维生素B12缺乏的患者,不宜单用叶酸治疗否则会加重维生素B12的缺乏,特别是要警惕会有神经系统症状的发生或加重。
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在其寿命终止时(约120天)从循环系统中被清除。溶血主要是指红细胞被提早破坏,导致红细胞的寿命缩短(<120天)。当骨髓造血功能不能代偿寿命缩短的红细胞时,便发生贫血,这种状态称之为溶血性贫血。
【临床表现】:
1、急性溶血(多为血管内溶血)
① 起病急骤,突发寒战,随后出现高热
② 头痛、呕吐、腰背四肢酸痛
③ 酱油样尿(血红蛋白尿)
④ 面色苍白和黄疸
2、慢性溶血(血管外溶血)
起病缓慢,症状较轻,以贫血、黄疸、脾大为特征,多无血红蛋白尿。
【治疗方法】:
① 病因治疗:尽量去除诱因和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② 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某些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环孢素、环磷酰胺)
③ 输血治疗:起效最快的缓解症状的治疗方法
④ 脾切除:适用于红细胞破坏主要发生在脾脏的溶血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
是一类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疾病,由于遗传的基因缺陷致使血红蛋白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珠蛋白链合成缺如或不足所导致的贫血或病理状态。
【临床表现】:
1、重型
出生数日即出现贫血、肝脾肿大进行性加重,黄疸,并有发育不良,其特殊表现有:头大、眼距增宽、马鞍鼻、前额突出、两颊突出,其典型的表现是臀状头,长骨可骨折。骨骼改变是骨髓造血功能亢进、骨髓腔变宽、皮质变薄所致。少数患者在肋骨及脊椎之间发生胸腔肿块,亦可见胆石症、下肢溃疡。
2、中间型
轻度至中度贫血,患者大多可存活至成年。
3、轻型
轻度贫血或无症状,一般在调查家族史时发现。
【治疗方法】:
输血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措施,最好输入洗涤红细胞,以避免输血反应。输血治疗的同时应用铁螯合剂,以减少铁血黄素的沉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