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妙的食材

在云南这片自然和人文风光富于变化的土地上,

丰富的饮食也有着让人惊喜的多样性。

虽然“滇菜”概念难以明确统一成一个大菜系,

不过从滇南到滇北,

每一个区域的菜肴都能自成体系,

少数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和生活习惯,

各自的美食也让人眼界大开。

蛤蟆菌怎么找(花虫菌)(1)

在云南大快朵颐,

吃的其实就是两个字:“鲜”和“妙。”

云南各地不同的气候水土,

以及较少受到污染的空气、土壤和水质,

都是栽培各种新鲜蔬菜的好环境。

蛤蟆菌怎么找(花虫菌)(2)

除了新鲜时蔬,

各种奇异的水果也是云南菜的秘密食材,

西番莲是傣族菜肴里酸味的好调料,

而大理白族则特别中意酸木瓜。

蛤蟆菌怎么找(花虫菌)(3)

云南十八怪里有一条“四时鲜花开不败”,

所以四季餐桌上也少不了五颜六色的花卉。

据统计,

云南可以食用的鲜花有300多种。

茉莉花炒鸡蛋、素炒苦菜花、

酱爆棠梨花、南瓜花炒火腿是家常的新鲜时令菜。

蛤蟆菌怎么找(花虫菌)(4)

傣族食品“毫糯索”是在糯米粉里揉进了石梓花。

蛤蟆菌怎么找(花虫菌)(5)

而布依族和壮族节庆时爱吃的彩色花米饭

也是一种叫“染饭花”的植物中提取的汁液染成的。

靠山吃山,

云南人对菌类的钟情度和云南菌类的丰富程度成正比,

中国一共有900多种野生菌,

云南就占了800多种了。

统计数据表示,

云南人人均一年吃掉2公斤的野生菌。

云南最常见的菌类包括鸡枞、牛肚菌、

干巴菌、见手青、黄癞头等。

尽管野生菌的价格很高,

而且有些菌子处理不好就会让人中毒,

但云南人仍然照吃不误。

蛤蟆菌怎么找(花虫菌)(6)

十八怪里还有一条是“三个蚊子一盘菜”,

调侃云南蚊虫巨大的同时也反映了当地吃昆虫的习惯。

西双版纳、德宏、红河等地流行吃虫子,

烧烤摊和一些饭店里畅游

油炸竹虫、蜂蛹、蚂蚱、蚂蚁蛋、花蜘蛛和沙蛆等。

第一次吃虫子的你也许会有些心理障碍,

但横下心来一尝,

高纯度蛋白质在嘴里爆裂融化的感觉,甚是美妙。

蛤蟆菌怎么找(花虫菌)(7)

傣族菜食材丰富,

几乎百无禁忌,生冷不避,

青苔、地衣、蚂蚁卵都可入菜。

蛤蟆菌怎么找(花虫菌)(8)

“撒撇”是西双版纳、德宏起区傣族类似凉米线的食物,

按蘸料分为“酸撒”和“苦撒”。

其中“苦撒”里调味的墨绿色苦汁,

是用牛苦肠熬制出来的。

第一次吃的人大多会蹙眉瘪嘴,

但越过心理障碍多半会爱上这道清凉解湿气的菜。

蛤蟆菌怎么找(花虫菌)(9)

中药入撰非云南人特有,

单云南人很擅长将本地产药材和菜肴结合起来。

早在明朝,

云南与药学家兰茂的著作《滇南本草》中,

就有将药材加入日常饮食的记载,

云南的三期和天麻产量都很大,

三七炖汤香气清新,

蛤蟆菌怎么找(花虫菌)(10)

天麻煮食口感嫩滑,

文山三七汽锅鸡、

昭通天麻火腿鸡都是美味又滋补的大菜。

蛤蟆菌怎么找(花虫菌)(11)

云南饮食之妙,也体现在食具和炊具上。

傣族村寨房前房后都是密密的竹林和芭蕉林,

竹筒气味清新,做容器蒸出米饭来很好吃,

烧烤中的“包烧”就是用芭蕉叶包起来烧烤。

蛤蟆菌怎么找(花虫菌)(12)

傣菜里还有一到儿童最爱的主食叫作菠萝饭,

一个大菠萝上桌,

里面却塞满了提阿尼的紫米糯米饭,

既好玩有物尽其用,

菠萝肉的鲜甜味也一起蒸入了米饭里。

蛤蟆菌怎么找(花虫菌)(13)

云南人给食物菜肴取的名字也十分绝妙;

腾冲炒饵块又叫“大救驾”,

传说救过逃难时饿坏了的永历帝的命;

细腻绵软的洋芋泥叫“老奶洋芋”,

意思是老奶奶也能嚼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