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叔导读:那是一场失败的战役,却见证了川人的血性!

在现今合川钓鱼城风景区的西岩半坡上,有一块高5.6米、长5.91米的巨石。

巨石的前方被凿为平面,平面四周镌刻有放射状花纹。平面中间是一尊高3.7米、宽2.4米的"千手观音"像。在"千手观音"的左侧有3尊小佛,右边有2尊小佛。然而,在"千手观音"神龛的两侧,却残存着一些可读的文字:“汉……跨开达……逆丑元主。王公坚以鱼台一柱支半壁……”

日本人为何打不过川蜀(一场悲壮的失败却令国人自豪)(1)

在经过考古专家鉴定之后确认,上述残文中的"逆丑元主",指的就是曾经率部攻打钓鱼城的蒙古大汗蒙哥。而"王公坚",则是指在南宋末年,曾经率领钓鱼城军民守城抗击并击毙蒙古大汗蒙哥的钓鱼城守将王坚。

原来,这是一座四川军民为了纪念王坚率部抗击蒙古大军而刻下的“记功碑”。残存文字中明确褒扬了王坚"以钓鱼城一柱"、"支撑了南宋半壁河山"的历史功绩,那么王坚的记功碑文为何会刻在"千手观音"上?

这很可能是元军在占领钓鱼城之后,看到或者是知道这座“记功碑”。因为王坚曾率部击毙了他们的大汗蒙哥,且碑文上又刻有"逆丑元主"等文字,元军便令工匠凿毁“记功碑”而已"千手观音"代之。而工匠们却有感于王坚的忠勇与功绩,冒死在"千手观音"像上留下了“记功碑”中的重要碑文。

日本人为何打不过川蜀(一场悲壮的失败却令国人自豪)(2)

王坚,南阳人,南宋名将孟珙的得力爱将。当蒙古军进攻四川时,王坚随孟珙入川御敌。

后来王坚积战功升任兴元府都统兼知合州,王坚在出任合州之后,他调集民夫修筑加固了钓鱼城。开庆元年,蒙哥大汗亲率大军围攻合州,王坚于钓鱼城多次击退蒙古大军,蒙哥后派人入钓鱼城以高官厚禄诱降王坚,但王坚却以杀来使明志。蒙古军随后攻打钓鱼城九个月而不能下,大汗蒙哥也被钓鱼城的旋风火炮击中而死。

蒙古大军被迫撤退之后,王坚因此战功授封为宁远军节度使,后调任湖北任安抚使等职。后因遭到南宋奸相贾似道的打压排斥,于景定五年三月郁愤而终。

日本人为何打不过川蜀(一场悲壮的失败却令国人自豪)(3)

钓鱼城之战在历史上又被称为合州之战,1258年,蒙古大军进逼重庆,但在重庆北面的合州钓鱼城下受阻。

大汗蒙哥曾派降将前去招降,却被合州守将王坚严辞拒绝并斩杀了。所向披靡的蒙古人哪受过这样的羞辱,于是蒙哥大汗下决心要用武力征服钓鱼城,却让他身死异乡。

日本人为何打不过川蜀(一场悲壮的失败却令国人自豪)(4)

钓鱼城之战堪称是改变了南宋及世界历史进程的一战,首先它导致了蒙古这场灭宋战争的全面瓦解,使南宋朝廷得以延续20年之久,使进攻四川的蒙古大军被迫撤军

而统率东路军的忽必烈,本已突破长江天险并包围了鄂州,但因为蒙哥这一归天,他为了与其弟争夺汗位,也不得不撤军北返。从云南经广西北上兀良哈台的南路军,一路上也是所向披靡,已经攻至潭州(今长沙) 城下,在闻听蒙哥战死之后,该军也慌忙的渡过长江北返。

由此可见,蒙古的这两支军队都是按预定计划进军并取得巨大战果的,最终却因为钓鱼城之战的失败而功亏一篑。

日本人为何打不过川蜀(一场悲壮的失败却令国人自豪)(5)

其次,它使蒙古大军的第三次西征停滞下来,缓解了蒙古势力对欧、亚等他国的威胁

1252年,蒙哥大汗派遣其弟旭烈兀发动了第三次西征,旭烈兀先后攻占了今伊朗、伊拉克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半岛的大片领土。

正当旭烈兀准备向埃及进军时,他获悉了蒙哥的死讯,便留下少量军队而他自己则率大军东归。埃及人躲过了灭顶之灾,蒙古人的大规模扩张也从此走向了低潮。因此,钓鱼城之战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而是直接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日本人为何打不过川蜀(一场悲壮的失败却令国人自豪)(6)

蒙哥大汗是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长子,曾率军与拔都等人远征过欧、亚许多国家,素以运筹帷幄、骁勇善战著称,于1251年登上了蒙古大汗的宝座。

关于蒙哥大汗之死,《元史》中记载蒙哥汗远征四川于六月患病而死,但在《马可波罗游记》和明万历的《合州志》等书中,则称蒙哥汗是在钓鱼城之战中负伤身亡。无论是哪种说法,蒙哥在此战中归天了是千真万确。

不光是蒙哥大汗,蒙古大军的先锋主将汪德臣,也被钓鱼城中射出的飞石击中身亡。汪德臣是蒙哥的爱将,他的死给蒙哥了精神上的很大打击,令他长久的扼腕叹息。另据《元史》本传及元人的文集中记载,还有很多曾跟随蒙哥出征西亚、欧洲的将领也战死在了钓鱼城下,由此可见钓鱼城之战的惨烈及蒙古大军死伤之惨重。

日本人为何打不过川蜀(一场悲壮的失败却令国人自豪)(7)

从1235开始到1279年结束,钓鱼城抵挡住了当时号称天下无敌的蒙古大军近半个世纪, 直到南宋朝廷灭亡之后,钓鱼城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以及忽必烈亲口许诺不杀城中一人的条件下,守将王立才率部终止抵抗。

钓鱼城落入蒙军之手后,守城的32位将领全部拔剑自刎(一说是36名),无一人求生,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川中将领,真可谓是忠烈千秋!

也正是由此,才有了“川人从未负国”,才有了抗日战争中悲壮的川军和“死字旗”。

(本文系“刀墓手札”工作室原创出品,全网15亿次阅读的优质原创自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