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藤最后的结局没看懂(司藤大结局你真的看懂了这部剧在讲什么吗)(1)

终于等到了大结局,几分不舍也有几分的如释负重和几分的豁然开朗。好的作品,当如《列子.汤问》所言:既去而余音绕梁俪,三日不绝。世界是一面镜子,我们通过不同的作品和途径看见的都是自己的心。这部剧如此火爆的原因很多:跨越物种相恋的新颖题材,剧中人物的颜值,演员的演技,感情的细腻,心理的微妙变化,台词的唯美意境,场景的美轮美奂等等,除此之外便是剧情的复杂性和出人意表的推进满足了我们的多重心理需求,尤其是作为“人”这种高等生物的优越感。人类总是喜欢将自己凌驾于其他物种之上,这种优越感便衍生出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的高低贵贱,本剧将这种人类普遍具有的属性,用一个“情”字贯穿前世今生,用一个“爱”字超越前世今生,演变出了各种纵横交错的爱恨情仇,各中的曲折跌宕,令看官们直呼过瘾,但是一千个观众看到的也都是自己的哈姆雷特。木心先生说:好的爱情都是智慧和情怀,多少爱恨情仇,都是修为不够。入骨缠绵还是穿肠毒药,与爱情本身无关,关乎的是深陷其中的人自身的修为罢了。所有的深刻,都来自于对立,比如:爱恨,善恶,分合,正邪,是非,黑白……如果看完觉得意犹未尽想二刷,可以带着这些冲突再次重温其中的精彩,或许你对人物的认知会有所改观。我看到最后,心里只有一句话:一个成熟的人,往往发觉可以责怪的人越来越少。丘山也好,白英也罢,都是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众生皆苦,唯有自渡方为真渡


【恨是执念】最后这一眼,你最想看到的是谁?


司藤最后的结局没看懂(司藤大结局你真的看懂了这部剧在讲什么吗)(2)

这是长生在丘山大限之前对他说的话,这句话背后引申出的便是丘山一生的执念——其一秉承师父的遗训,进入悬门正宗;其二就是在有生之年,杀光所有的苅族,为当年被长生的灭满门和背叛雪耻;其三想方设法斩断刈族与人类的爱情。人之初,性本善。法海不懂爱吗?并非如此。丘山也曾是情窦初开,深情款款的少年,若不是被长生的一笑倾心,何至于将祸害招致师门,因其觊觎九眼天珠而陷自己于不孝不义地境地。从那一刻起,爱便成了恨,“你欺我,辱我”,我便有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其心可诛”的正当理由。执念就此在他心中生根发芽,从此他便认定:①刈族都是低等下作的,不分青红皂白杀尽刈族便是顺应天意,匡扶正义;②爱情在利益面前都是假的;③高等的人类与低等的刈族互生爱慕是逆天而为。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万物无常善恶仅在一瞬间……

这世间的痛苦和疾病大多源于“爱而不得”,俗称“缺爱”。小时候是父母亲人,长大后是伴侣,这两种爱最暖人也最伤人,既是软肋也是铠甲,没有在这两种爱里得偿所愿的人,感受到的都是敷衍,冷漠,因此理直气壮而又肆无忌惮地作恶。

司藤最后的结局没看懂(司藤大结局你真的看懂了这部剧在讲什么吗)(3)

但是,谁又必须得给你爱,而且给了就要一直给呢?人心其实是无底洞,匮乏的人不知感恩和珍惜,多少都不填不满,反而因为尝到了甜头越发索取更多。这种理所应当的要求本身并不合理,不管是父母还是伴侣,他们自身也会有局限性。很多时候,不给你爱,未必是故意伤害你,针对你,而是他们自己本身有很多的问题处理不好导致的。比如长生,这部分在剧中交代较少,但是如果深究,说不定也会有一番所谓的苦衷呢?又或者,这个长生本身就是丘山内心的欲求不满和狼子野心显化出来的一个人物,只是为了他后面可以打着自封的正义旗号在世间横行作恶找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司藤最后的结局没看懂(司藤大结局你真的看懂了这部剧在讲什么吗)(4)

世界是不存在的,一切都是我们心的投射显化,白英亦是如此。最初的白英跟司藤是完整的一个人,后来是如何裂变成两个极端的人物的呢?是源于丘山对她的无尽欺辱,他将自己对长生的恨全部投射给在了一根原本自由自在生长在深山老林的藤上,这根藤头顶是天,脚下是土,吸收日月之进化,天地之灵气,自由自在尽情舒展,或许是她潜意识里特别想当个人的意愿,使得她在某个机缘巧合之下被丘山用当年长生觊觎的九眼天珠将她异变成人,因为逆天而行,因此被丘山倾注自己满腔仇恨变成复仇和利用的工具,帮助自己不择手段完成三重执念的目的,当然也顺便让司藤有机会尝试了一把做人的乐趣。在抚养司藤长大的过程中,丘山内心深处所有的邪念不断被激活,尤其是对人类与刈族相恋既向往又恐惧、鄙视的畸形心态催生出了爱恨交织导致心理扭曲的白英。庆幸的是尽管丘山的执念如此之深,手段如此之卑劣残忍,司藤受天地灵气的滋养依然出落得水灵大方,从小受到丘山非人的虐待,但是依然心怀感恩和善念。随着岁月的增长,这两部分逐渐向两极分化越演越烈,最终分体成为两个极端的正邪两派。

司藤最后的结局没看懂(司藤大结局你真的看懂了这部剧在讲什么吗)(5)

白英跟邵琰宽之间并非是爱情,而是执念,是丘山未了的仇恨投射出来的结果,为了印证这个他自己被残忍伤害的过程,变身为其中助纣为虐的一个因子,跟邵琰宽内外勾结,处心积虑置白英于死地而后快。在这个过程中或许丘山是带着隐隐期盼的,盼着邵琰宽能在某个瞬间对白英于心不忍,说出真相,就像弥补当年长生对他的亏欠一样。但是很遗憾的是邵琰宽如他所预设的结果一样,根本就没有丝毫的恻隐之心,而是将计就计,跟自己狼狈为奸,因为对刈族的恐惧和憎恶最终让对自己痴情一片的白英含恨而终。丘山终于解了心头之恨,看着白英死去,就像当年看着长生死去一样的痛快,但是没想到的是白英早已觉察到了这个阴谋,但是依然无法放下对邵琰宽的执念,又或许她也心怀侥幸,希望邵琰宽能在某个瞬间于心不忍说出真相,让自己情有所归重温旧梦,但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终究未能实现,幸好白英做了两手准备,临终前为自己的复活谋划好了一切,这才引出了这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但这种复活也不过是旧账清算罢了,依然是执念,所以复活的白英并没有因为沉睡80年而有所改变。

一切因执念而起,一切因执念而灭。当丘山与白英和司藤同时灰飞烟灭的时候,关于恨的这部分清算得差不多了,后面都是爱的救赎和成全。


【执念是破碎的内心】


司藤最后的结局没看懂(司藤大结局你真的看懂了这部剧在讲什么吗)(6)

这一生,你尝过“情”的滋味吗?两情相悦无法长相厮守与一片真心喂了狗,不都是“爱而不得”?谁又赢了谁?这是白英看到司藤即便与秦放拥有了不离不弃,生死相依的爱情,仍旧不得不面对别离的时候,幸灾乐祸的讽刺。但爱与执念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执念催生出了白英,而丘山人性中未曾溟灭的善良催生出了司藤,她是那么清纯可人,高贵端庄,善良大度,智慧涵养,深得身边人的敬爱以及人类秦放慷慨大方的爱与钱的付出,倾注满腔深情,一生守候——这何尝不是丘山未曾达成的夙愿:他一生希望出人头地,被悬门正宗接纳,被世人敬仰,跟长生长相厮守。所以整部剧前半部分只是丘山一个人的内心戏,因此才有了三个人同时的灰飞烟灭。表面上看起来需要合体的是白英和司藤,但是实际上却是丘山支离破碎内心世界需要整合。只有他真正的大彻大悟,彻底接纳自己的善与恶,卑微与高贵,学会爱自己,认可自己,而不是证明自己值得被尊重,被爱的时候,爱才能被释放。因此,最后两集,没有了执念之后,真正的爱情才闪亮登场。


【爱存在就有意义】

司藤最后的结局没看懂(司藤大结局你真的看懂了这部剧在讲什么吗)(7)

人呐,只要心里有个念想,就不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秦放一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念想,但是一直没有找到,一生下来好像什么都有,又好像什么都没有,直到司藤的出现。她一出现,秦放的人生彻底颠覆,但是也好像才是真正的开始,司藤女王一出场就宣布:从今天起,我是你的主人,你都要听我的吩咐。

这个时候彼此的身份是不对等的,主是主,仆是仆,你只要乖乖听话就好,彼时司藤的心愿是找到白英合体,秦放只要帮她达成心愿就好;而秦放的心愿只是做回普通人,只要她帮司藤完成五件事,就能让他如愿以偿,双方就此达成合作的共识,那时即便是情愫暗生,依然是互相需要的关系,离真正的爱还有很远的距离,因此要经历很多的风风雨坎坷,无法共浴爱河。直到司藤灰飞烟灭,秦放痛彻心扉之后,彻底理顺了前世今生的那些碎片化信息,终于意识到了司藤是自己此生唯一的念想。他重新定义了自己的身份,不是白英的后代,是擎天树的后代,司藤也不是自己的太姑奶奶,就是缠绕在他身上的一根藤,此生的意义就是:“像一棵苍天大树,永远不易不移,只要司藤想找我,就一定可以找到。”

司藤最后的结局没看懂(司藤大结局你真的看懂了这部剧在讲什么吗)(8)

这个时候,秦放回归了自己男性主导身份的位置,成了司藤今生的依靠。真正的爱情只能发生在两个人格完整独立而成熟的人之间,彼此有平等对话的灵魂。清楚爱不是占有,不是获得,而是成全,是救赎,是接纳完整的自己和对方。是帮助对方做回真实的自己,哪怕你心里记忆里没有我也没关系,我都希望你好,希望你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着——我是为你而生,而你的存在,就是我活着的全部意义。5年后,司藤果然来找他了,这么短的时间内逆天而为,只是为了赶在秦放变成老头子前,跟他说一句“我爱你”。秦放打断她:“我知道,而且我知道你两次来人间,都是想做个普通人,一日三餐,一年四季,体验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于是,秦放一蠢到底,将支撑自己完整躯体的白英的力量传回给了司藤,并抹去了她的记忆力关于自己的那部分,让她无忧无虑的像一个普通人一样的长大幸福快乐地过完此生,而自己生不得死不得的无意识地躺了15年。

司藤最后的结局没看懂(司藤大结局你真的看懂了这部剧在讲什么吗)(9)

这15年里,司藤完全忘记了秦放的存在,去经验去体验人世间的百态,只是总有一种赶快长大的紧迫感以及对任何男人都无感的奇怪感觉,而后在某个瞬间,跟随某种召唤,找到了秦放,唤醒了曾经失去的记忆。原来你就是我的苍天大树

原来我就是你的枝枝蔓蔓……这世间是真好,真的很好,我也很喜欢,但是没有你的地久天长,我不想独活。你愿意为我而生, 我也愿意为你而死。于是,司藤推着昏迷不醒的秦放回到了属于他们的深山老林,变回了擎天大树和藤。故事圆满结局,从此人世间流传着关于我们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苅族叫司藤,跟一棵擎天大树长在一起,他们在森林里共同经历着风吹雨打,世事变迁……


看完这部剧,你懂了何为“情”的滋味了吗?我想起了舒婷那首广为流传的诗《致橡树》,以此作为本文的结尾,也作为我看完本剧之后,懂了的“情”的滋味最好的诠释: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致敬本剧所有的演创人员,致敬这世间所有无我的爱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