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Z105030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  2022.安全事故中,3 人死亡,12 人重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4000 万元属于( )事故安全等级。

A.较大安全事故

B.一般安全事故

C.重大安全事故

D.特别重大安全事故

【答案】A

【解析】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30 人以上死亡,或者 100 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下同),或者 1 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或者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重伤,或

者 5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上 5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 3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下 100 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综合应急预案

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专项应急预案

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基坑开挖、脚手架拆除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订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明确救援程序和具体应急救援措施

现场处置方案

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

  7.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B.编制目的是为了杜绝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事故的发生  C.综合应急预案从总体上阐述应急的基本要求和程序  D.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措施  E.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事故类别,危险源和研究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

『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选项B,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是防止一旦紧急情况发生时出现混乱,能够按照合理的响应流程采取适当的救援措施,预防和减少可能随之引发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影响。此处“杜绝”一词用词不当。选项D和选项E说法正相反,专项预案是针对具体事故类别的,现场方案是针对具体装置的。

  8.生产规模小、危险因素少的施工单位,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可以( )。  A.只编写综合应急预案  B.只编写现场处置方案  C.将专项应急预案与现场处置方案合并编写  D.将综合应急预案与专项应急预案合并编写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生产规模小、危险因素少的施工单位,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可以合并编写。

  9.下列有关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当包括应急预案涉及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  B.施工单位的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者论证后,由本单位法定代表人签署公布  C.评审人员与所评审预案的施工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D.评审由地方各级城乡建设管理部门负责组织  E.应急预案评审必须召开听证会

『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评审。选项D,正确的表述应为“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对本部门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审定”。选项B,施工单位的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者论证后,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并及时发放到本单位有关部门、岗位和相关应急救援队伍。选项E,正确的表述应为“必要时,可以召开听证会,听取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  【知识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  评审公布备案实施监督管理  1.应急预案的评审  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对本部门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审定,必要时可以召开听证会。  评审人员:  ■应急预案涉及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    ■有关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  评审人员与所评审预案的生产经营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2.施工单位的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者论证后,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并及时发放到本单位有关部门、岗位和相关应急救援队伍。  3.应急预案的备案  

二建管理习题5.3(二建管理习题5.3)(1)

  4.应急预案的实施(生产经营单位)

综合应急预案

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

专项应急预案

现场处置方案

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

  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归档的情形:  (1)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的;  (2)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调整的;  (3)面临的事故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  (4)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5)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发生变化的;  (6)在应急演练和事故应急救援中发现问题需要修订的;  (7)编制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

  10.关于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实施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专项应急预案演练  B.每半年至少组织两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C.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调整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并归档  D.面临的事故风险发生较大变化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并归档  E.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下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并归档

『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选项B,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选项D,面临的事故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并归档。选项E,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并归档。

  1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应当报( )。  A.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B.同级人民政府备案  C.同级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备案  D.抄送同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E.抄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并依法向社会公布

『正确答案』B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应当报同级人民政府备案,抄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并依法向社会公布。

  12.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规定,伤亡事故按伤害程度分为( )。  A.轻伤  B.重伤  C.死亡  D.群死群伤  E.致残

『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规定,按伤害程度分类为:(1)轻伤,指损失1个工作日至105个工作日以下的失能伤害;(2)重伤,指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个工作日的失能伤害,重伤的损失工作日最多不超过6000工日;(3)死亡,指损失工作日超过6000工日,这是根据我国职工的平均退休年龄和平均寿命计算出来的。  【知识点】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规定,安全事故按伤害程度分类为:

轻伤

损失1~105个工作日的失能伤害

重伤

损失≥105工作日的失能伤害,重伤的损失工作日最多不超过6000工日

死亡

损失工作日超过6000工日,这是根据我国职工的平均退休年龄和平均寿命计算出来的

  【重点】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分类  

二建管理习题5.3(二建管理习题5.3)(2)

  【对比】质量事故的分类  

二建管理习题5.3(二建管理习题5.3)(3)

  《关于做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报告处理工作的通知》

  13.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下列安全事故中,属于较大事故的是( )。  A.10人死亡,3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  B.3人死亡,48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  C.4人死亡,6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  D.2人死亡,98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4.某桥梁工程桩基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平台整体倒塌导致6人死亡,5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18万元,根据安全事故造成的后果,该事故属于( )。  A.一般事故  B.重大事故  C.较大事故  D.特别重大事故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规定,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100万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本等级划分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15.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设工程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后,调查处理事故应遵循的原则有( )。  A.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  B.有关人员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C.责任人员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D.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E.未提交事故处理报告不放过

『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选项E,不属于事故处理应遵循的原则。  【知识点】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  1.四不放过原则  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找出真正原因)  责任人员未受到处理不放过(直接责任人和有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防止再发生的预防措施,并督促实施)  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责任者和广大群众吸取教训、提高安全意识)

  16.下列有关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施工现场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员应立即用最快的传递手段向施工单位负责人报告  B.建设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在1小时内上报事故情况  C.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接到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国务院  D.较大事故应逐级上报至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E.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建设工程,由分包单位负责上报事故

『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本题考查的是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选项B,施工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在1小时内上报事故情况;选项D,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接到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国务院。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建设工程,由总承包单位负责上报事故。  【知识点】  1.施工单位事故报告要求  受伤者或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员应立即用最快的传递手段,将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事故原因等情况,向施工单位负责人报告;施工单位负责人应当在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建设工程,由总承包单位负责上报事故。  建设主管部门事故报告要求:

特别重大、重大、较大

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接到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国务院

■必要时,可越级报告■每级上报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一般事故

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

  17.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后,首先应该做的工作是( )。  A.进行事故调查  B.对事故责任者进行处理  C.排除险情,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伤员和财产  D.编写事故调查报告并上报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本题考查的是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做好标识,排除险情,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伤员和财产,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因此正确选项为C。  【知识点】  施工单位的事故处理内容包括:  (1)事故现场处理;事故处理是落实“四不放过”原则的核心环节。当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做好标识,排除险情,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伤员和财产,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2)事故登记;  (3)事故分析记录;  (4)要坚持安全事故月报制度,若当月无事故也要报空表。

  18.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列》(国务院令第493号),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主要有( )。  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B.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C.事故责任者的处理结果  D.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E.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正确答案』ABD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建设工程安全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4)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5)事故责任的认定和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6)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知识点】  事故报告的内容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工程项目、有关单位名称;  ·事故的简要经过;  ·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事故的初步原因;  ·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事故报告单位或报告人员;  ·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调查报告  ■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9.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过程中,由监察机关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的违法行为是( )。  A.迟报或漏报事故  B.销毁有关证据  C.拒绝落实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D.指使他人作伪证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有关地方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故意拖延或者拒绝落实经批复的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意见的,由监察机关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