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形势下,青岛农业大学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构建继续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体系,努力探索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新途径,不断增强学校继续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力、支撑力和软实力。这样的顶层设计将学院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推向新高度。
本刊撰稿人 何曼 北京
多年来,青岛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坚持内涵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打造继教品牌,形成了以农业为特色、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的“一体两翼”办学格局。青岛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李国梁与本刊对话时表示,青岛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立足农业产业发展,以各类基地为平台,累计培训各类人才5万余人,培训范围覆盖整个山东省,并辐射到云南、辽宁等20个省,积累了丰富的培训管理经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院更是迅速反应,积极应对,发挥平台优势,充分展现了青农速度、青农态度、青农担当。
青岛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李国梁
“大考”下的青农速度与担当在线学习:您如何看待在线教育在疫情期间所发挥的作用?
李国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线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完成了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目标和要求,充分印证了在线教育的重要性。作为疫情防控期间的应急之举,在线教育成为疫情期间绝大多数国家确保教育连续性的唯一选择,这次史无前例,也是世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可以说是全世界在线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事件。
在线学习:我们也看到,疫情防控期间有些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并没能实现线下到线上的灵活切换,对此,您怎么看?请您介绍一下青岛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安排与行动。
李国梁: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对在线教育认识不到位,在信息化建设、平台建设、在线资源建设上没有与时俱进,依旧采取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导致疫情发生后无法快速切换到线上教学模式。
疫情发生后,青岛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迅速反应,积极应对,利用专业的教学团队、丰富的课程资源、先进的教学平台等优势,扎实开展线上教学活动,积极推进教学模式创新,持续提升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保证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实现了“停课不停学”,充分展现了青农速度、青农态度、青农担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信息化助力,确保战“疫”不停学。学院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学历继续教育网络教学管理平台日趋完善,形成了信息化、平台化、移动化管理模式,为“停课不停学”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是强化网络资源建设,着力提升教学质量。学院不断加大网络课程建设力度,积极开展网络课程和在线题库建设,为线上教学提供资源基础和核心保障。“在线学习 在线作业 在线考试”全线上教学模式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大大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三是培训云开班,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学院积极创新培训模式,大力推进在线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实现培训云开班。同时,学院积极建设集在线学习、资源建设、管理服务于一体的非学历继续教育管理平台,着力实现培训管理流程化、平台化、规范化,推动培训管理流程和模式再造,全面提升培训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
顶层设计助力开辟转型新路径在线学习:质量一直是教育的关键词。您认为,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服务全民终身学习 促进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网络教育18条),给高校远程教育、继续教育带来了哪些挑战?
李国梁: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办好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继续教育是新时代高等学校的使命担当。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在线教育开放灵活、便捷高效、有效克服工学矛盾等优势愈加凸显,但如何准确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将在线教育的优势更有效地落实和体现到日常教学实践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仍需要高校下大力气练好“内功”,针对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精准把握继续教育学生的特点,改进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完善学习支持服务,切实提高育人质量,满足社会期盼。
当前,部分高校存在的办学定位不清,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出口把关不严,对学习中心、函授站监管乏力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网络教育18条”出台后,将促使各高校加强对人才培养“三关”(入口关、过程关、出口关)的管理和把控,促使各高校牢固树立质量为本的指导思想,全面加强专业建设、过程管理、学习支持、教学支持、站点建设、招生质量提升等环节的内涵建设,实现继续教育质量提升。
在线学习:学院是如何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
李国梁: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办好继续教育”的重大决定。新时代新形势下,青岛农业大学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构建继续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体系,努力探索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新途径,不断增强学校继续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力、支撑力和软实力,将学院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推向新高度。
一是立足行业发展,着力打造继续教育品牌特色。学院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坚持内涵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打造继教品牌,形成了以农业为特色、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的“一体两翼”办学新格局。目前已培育出乡村振兴人才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精准扶贫培训、军转干部进高校专项培训等多个特色品牌培训项目。
二是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实现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管理平台全覆盖,服务与学习平台化、移动化、智能化格局已经形成。积极开展网络课程建设,大力推行“网络 面授”混合式教学模式,更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问题,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三是深化校地合作,全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院先后与青岛市委组织部联合开展农村实用人才高等学历教育和基层干部学历教育项目,与高青县委组织部联合开展农村干部学历教育培训班,构建了“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形成了校地融合发展的合作办学新模式,推动学校服务社会能力和服务社会水平达到新高度。
四是建立新型培训管理模式,积极构建培训大工作格局。学校立足农业产业发展,以各类基地为平台,积极开展各类培训业务,建立了一套理念先进、具有农大特色的“一二三四五六”培训管理模式,形成了以涉农培训为核心、素质与能力提升为重点的多层次、多类别、多形式、重实效的培训格局,为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智力支持。
五是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将社会服务推向深入。学院积极承担山东省、青岛市、日照市等地军队转业干部进高校专项培训工作,为学校服务国家战略提供了新的服务平台和开创新的服务模式。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依托成立的青岛退役军人教育学院,致力于打造新时代退役军人教育培训体系。学院的成立,是深入贯彻关于退役军人工作指示精神的担当与实践,是新时代地校合作模式的创新与突破。
六是积极承担各类社会考试,努力拓宽服务社会新路径。学院不断探索服务社会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积极承担各类社会考试,年承担各类社会考试10余次,参考7万余人次,设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等10余个各级各类考点,形成一套组织规范、管理科学的社会考试管理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服务社会发展的新路子。
在线学习: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学院在非学历继续教育、涉农培训方面有哪些创新实践?
李国梁:一是形成独具特色的“一二三四
五六”培训管理模式。紧紧围绕提升学员素质与能力这一基本目标,依托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两条途径,做好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后勤服务保障三大保障,强化师资队伍、教辅教材、基础设施、考察基地四大建设,促进理论授课、参观考察、经验分享、学员交流、训后追踪五个环节的衔接,优化需求调研、组织管理、教学评价、学员评优、效果反馈、追踪服务六套机制,确保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模式。三是打造了系列培训品牌项目,形成学校培训核心竞争力。四是培育了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从拓宽教师选聘范围、对入选的师资实行退出管理机制、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训三个方面着力打造。五是建设了一批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在省内外建设了可供学员参观考察、现场教学的国家级和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示范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基地等100余个,较好地满足了各类培训需求。
在线教育常态化将成必然趋势在线学习:您认为,疫情给教育业态带来了哪些影响?对教育信息化发展有怎样的促进作用?
李国梁:疫情期间,线上教育教学成为热门词汇之一。疫情让“云教学”从“少数”变成了“多数”,让大多数此前未接触过线上教育的学生、家长,没有做过“主播”的老师,都成了“云上人”。可以说,此次疫情,促进了社会对在线教育的认知,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加速器,也必将加速高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进程,全社会更加期待在线教育更快、更好发展,惠及全民,在线教育的常态化终将成为必然趋势。
教育信息化是当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凸显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在线课堂“渗透”到全球教育界的各个角落,这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
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的实践充分证明:教育信息化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完善。后疫情时代,必将促进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并有望成为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另外,后疫情时代对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要求大大提升,对于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来说,线上教育教学也会倒逼他们去反思和不断进步。
从教育产业角度来看,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行业巨头布局教育信息化领域、抢占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缺乏优势能力、现金流短缺的企业将被淘汰。总的来看,疫情并没有改变教育信息化行业的发展逻辑,只是由于短期内需求增长加速了其发展的节奏。
在线学习:在疫情“大考”与网络教育质量“大考”之下,您认为,学院今后应该朝什么方向努力?
李国梁: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以及社会对提升教育质量的期盼,学院要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积极担当作为,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更好地回应社会关切。下一步,学院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为重点,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考试模式改革为抓手,以加强课程建设、教学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为支撑,以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强函授站点管理、强化日常教学管理、全面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为保障,全面打造继续教育品牌,不断提升继续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