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读《三国演义》的时候可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书中的人物大多是单名,如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等等,极少有人取单名的。

这个问题一般解释是王莽在篡汉后,颁布了一条“去二名”的政令。《汉书》记载:“时莽奏令中国不得有二名,因使使者以风单于,宜上书慕化,为一名,汉必加厚赏。单于从之。”

这固然是一个原因,但也有很大的漏洞,就是王莽的新朝只存在了十五年时间,最多只能影响一代人。并且王莽的新政很多在当时就以失败告终,为什么唯有“去二名”被流传了下来,甚至影响到了两百多年后的三国呢?

这是因为王莽虽然是一个儒家偏执狂,疯狂的“托古改制”者,很多改革因为不切合实际而被抵制,却唯独“去二名”是迎合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即使没有王莽这种将单名立法的行为,也将会成为一种时尚。

三国时期三字名(盘点三国演义那些双字人名的由来)(1)

可是,为什么汉朝的人这么喜欢取单名呢?有人说是因为上古圣人如尧舜禹汤等圣人都是单名的,其实不然。上古三代时,古人的名字中也有非常多的双名,如舜其实名重华,大禹又认为名字是文命,还有汤有七名的说法,其中成汤、武汤、商汤、天乙、天乙汤等都不是单字。

即使到春秋战国时期,小白、重耳、任好、勾践、寤生、渠梁、异人或子楚、因齐、辟彊等等这些双名的诸侯也是屡见不鲜。也就是说至少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于单名贵、双名贱这种说法也是不讲究的,反正是没有圣人是单名,所以单名为贵的说法。

那么取单名到底是从哪里开始的呢?我查阅了史料和相关文献,终于找到了答案,那就是避讳。

三国时期三字名(盘点三国演义那些双字人名的由来)(2)

一般认为双名低贱的这种观点源自于孔子。

如在《春秋公羊传》中记载:“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运。此仲孙何忌也,曷为谓之仲孙忌?讥二名,二名非礼也。”

还有《春秋公羊传·哀公十三年》也有一段:“晋魏多帅师侵卫,此晋魏曼多也。曷为谓之晋魏多?讥二名,二名非礼也。”

孔老夫子,在这里好好的嘲讽了仲孙何忌,魏曼多。认为他们两个字的名字是不合礼法的,所以记载的时候故意少写一个字。

不过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曾经考证,孔子嘲讽的是一个人取了两个名字不合礼法,而不是取了两个字的名字。

到底两种观点孰是孰非,现在已经很难搞清楚了。但是这也说明在春秋时期,起名字开始成为了一种学问,有了比较多的要求。

如《左传》中鲁国大夫申繻曾对桓公说:

“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故以国则废名,以官则废职,以山川则废主,以畜牲则废祀,以器币则废礼。晋以僖侯废司徒,宋以武公废司空,先君献,武废二山,是以大物不可以命。”

可见在当时名字避讳思想也已经形成,这个观点到了后世被《礼记》不断的转述。但早期的避讳没有这么严重,如《礼记·曲礼》记载:“礼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嫌名就是读音相近的字,名不偏讳也就是两个字的名字,只要避讳其中一个字,不必两字避讳。

三国时期三字名(盘点三国演义那些双字人名的由来)(3)

不过早期对此的要求不严,而人口又不像现在那么多,尤其很多百姓甚至是没有名字的,所以这类避讳没有造成麻烦,从天子到普通贵族,二字名并不少。

到了秦统一中国之后,避讳被保留了下来,并开始得到比较严格的执行。如秦始皇的父亲叫子楚,楚字就被避讳,用荆字代替。还有秦始皇因为叫嬴政,正月就因避讳被改成了端月。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同时在避讳上更进一步。比如嫌名的避讳也开始了,因为汉武帝刘彻讳“彻(徹)”字,两字改为“通”字,相似的辙也被改成了通字。不仅如此,避讳的范围从皇帝,扩大到了皇族和外戚的身上。

这个时候,随着汉朝的发展,人口增多,普通百姓也开始取名。如果还是取双字名的话,为此要避讳的字就非常非常的多,并开始对日常生活造成了混乱。于是汉朝开始,贵族一般都是取单字名,尤其是汉朝24位皇帝,全部都是单字名,如汉宣帝刘病已登基后改为刘询,汉昭帝刘弗陵也是只称刘弗,汉平帝刘衎原名刘箕子等。

这样一来,需要避讳的字数就大大的减少了。而普通的“贱民”,除了自己的子女,况且那时候穷人家也生不起那么多孩子,就不太需要注意避讳的问题,所以就没必要一定单名。

到了王莽篡汉之后,其实只是把当时的这种情况变成了法律而已,从此一直到两晋时期,单字都是取名的潮流,一般没有人会取双字。

这种情况直到南北朝之后出现改变,但是单字依然还是非常的多,后来随着人口越来越多,导致单字的重名率也越来越高,明清时期才不再讲究单字名,如明朝除了朱棣,全部是双字名,不过为了避免百姓避讳的麻烦,明朝的皇帝都会取生僻字,甚至是造字取名。

三国时期三字名(盘点三国演义那些双字人名的由来)(4)

那么《三国演义》中还有那么多的双字名是怎么回事呢?我将那些单字以上的名字一一列出为大家分析。

少数民族音译:阿会喃、彻里吉、董荼那、俄何烧戈、金环三结、轲比能、忙牙长、沙摩柯、兀突骨、轲比能。

这些少数民族的名字不是单字的应该很好理解。

胡人:胡车儿、胡赤儿

两人实际是胡人,胡就是代表他们胡人的身份,车儿、赤儿是他们的名字音译为汉字。

复姓:淳于琼、淳于导、淳于丹、濮阳兴、毌丘俭、毌丘甸。

淳于、濮阳、毌丘实际都是复姓,容易被人误解为单字姓,所以这些人还是单字名。

杜撰人物:李春香、秦庆童、武安国、裴元绍、程远志、邢道荣。

三国时期三字名(盘点三国演义那些双字人名的由来)(5)

许子将:许劭,字子将,将字作名了。

杨大将:其实是杨弘,《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术死,长史杨弘、大将张勋等……”,估计罗贯中看的版本印刷出错了吧。

严白虎:白虎是外号。

曹安民:安民是字,名字无记载。

吕伯奢:名失传,字伯奢

王子服:应该是王服,字子由,也是罗贯中记错了。

吴子兰:吴硕,字子兰。将字作名了。

刘子扬:其实就是刘晔,字子扬。

眭元进:名失传,字元近。

韩莒子:名失传,字莒子。可能是韩猛。

吕威璜:名失传,字威璜。

蒋义渠:名失传,字义渠。

乌桓触:正史上是焦触,应该是罗贯中读史的时候断错句了。

庞德公,字山民:可能德公是字,山民是他儿子的字。《襄阳记》:“德公子山民”。

孟公威:历史上为孟建,字公威。

石广元:历史上为石韬,字广元。

崔州平:历史上为崔钧,字元平,这里的州平应该是字。

黄承彦:名失传,承彦为字。

娄子伯:娄圭,字子伯。

单子春:名失传,字子春。

卫仲道:名失传,字仲道。

孙尚香:根据孙夫人杜撰的一个人物。

傅士仁:历史上为士仁,士为姓,如当时交趾太守士燮。傅士仁是《资治通鉴》中开始出现的,后来一直被沿用。

辛宪英:辛氏,字宪英。古代贵族女子也是有字的,及笄以后加字。

尹大目:名失传,字大目。

三国时期三字名(盘点三国演义那些双字人名的由来)(6)

下面是真正双字名的几位。

张世平:古代商人是贱业,商人是贱民,所以取双字名很正常。

郭攸之:可能是天师道信徒,天师道信徒一般在名字后加“之”字,如王羲之,王献之等。

马日磾:读mì dī。马日磾是经学大家马融的族孙(也有说是族子),应该是仰慕汉武帝时期的经学大家,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取的这个名字。

马元义:黄巾军,应该也是属于“贱民”。

除此之外不知道还有没有疏漏的,欢迎大家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