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大多数人的家里,或许已很难找到折扇了。
家里偶尔还有一两把的,也可能从过去的必需品变成现在被遗忘在久未开启的抽屉里的小物件。
一些制扇厂家纷纷关门,而与苏杭折扇齐名的“中国三大名扇”之一的重庆荣昌折扇,也在现实面前“败下阵来”,只有极少数人坚守至今。
荣昌折扇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李开军就是其一,他经营的“阳光扇庄”已在荣昌区昌元街道莲花路上开了26年。
1995年,李开军与父亲在此开店时,扇庄曾被机关单位、银行和高档饭店围绕。如今这里却已是城区边缘,与这间扇庄并肩的,则变为了堆满杂货的五金铺和一些餐饮小店。
可李开军却无力搬离,只能在每月300元租金的小店里,守着荣昌折扇的16个工段、145道传统工序和400多年的传承。
“从穿开裆裤开始,我就在折扇厂里耍”
荣昌折扇同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历史悠久且曾风靡一时。
起初,荣昌折扇大多只在本地销售,但因做工考究、轻盈灵巧,在明朝被列为朝廷贡品,此后便名声大振。民国时期,荣昌折扇更是行销至印度、缅甸、泰国等地。
20世纪50年代,荣昌折扇厂成立。繁盛之时,订单如雪花般从海内外纷飞而至,厂内职工多达300余名,年产量超过200万把。
荣昌折扇厂的制扇工个个技艺顶尖:有的丹青一流,随意勾画几笔便有万里山河;有的制扇骨技术堪称一绝,将扇芯骨削得透光,却仍旧坚韧……他们挖潜、革新,开发出了数十种折扇新品,还创制了半机械化制扇工具,大大提高了制扇效率。
李开军的父母都是折扇厂的职工,父亲更是当时少有的精通全工段的大师傅。
“从穿开裆裤开始,我就在折扇厂里耍。小时候我调皮得很,折扇师傅的工具经常被我拿来玩。”李开军笑着说。
后来,这些顶尖的师傅成了李开军的老师,小时候的“玩具”也成了他谋生的工具。
李开军似乎天生就该吃这碗饭。制扇的上百道常规工序,旁人需要学好几年时间,他前后只学了数月便全部掌握,引得无数同行羡慕。
“‘削纸口’这道工序,是实现荣昌折扇‘轻盈灵巧’的关键。很多老匠人都要削三四次才能削到合适的厚薄,但我第一次尝试就成功了。”李开军说。
折扇扇骨包括最外侧的两根边骨和中间支撑扇面的扇芯骨,“削纸口”就是为了让扇面平整,将扇芯骨上半部分削薄的工序。
说话间,李开军将一片一指宽、7寸长的扇芯骨放到一个精巧的闸刀下。只见他左手压住闸刀,右手将扇芯骨往后一拉,原来两三毫米厚的扇芯骨,便只剩下纸张般的厚度。李开军将其拈起轻摇,整根扇芯骨便随之摆动。
“传了400多年的手艺,不能毁在我们手里”
20世纪末,随着电风扇及空调的兴起,折扇销量陡然下滑,荣昌折扇厂也随之关闭,工人纷纷解散。有人断言:折扇必将消失。
“传了400多年的手艺,不能毁在我们手里。”李开军说。
李开军父子在彼时荣昌最繁华的街道购置了工作室。工作室最多时有七八名学徒工,专门用来晾晒扇子的百余个卡口上,则挂满了各式各样已经完工的折扇。
可市场形势难以扭转,渐渐地,扇庄里只剩下李开军父子,那百余个卡口也再难挂满折扇。
但李开军仍然为折扇着迷,他自行求师,学会了荣昌折扇中最具盛名的全棕黑纸折扇。这种折扇由拇指粗细、实心、色泽棕黑的棕竹制成,制作难度大、工艺复杂,足有200多道工序。
不仅如此,后来他还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白面边棕扇,令许多折扇行家啧啧称奇。
原来,棕竹比普通竹子坚韧许多,扇骨做好后,还需要放在火上反复烤三四次,才能让边骨有一定的曲度,从而能在扇子合拢时将扇面、扇芯骨控住。但是,扇骨被放在火上反复炙烤时容易被火熏黄,后期还会渗出焦油,只有本色重的棕竹、黑纸,才能将这些痕迹掩盖。
可李开军的白面边棕扇只有最外面的边骨使用棕竹,扇面仍是白色,扇芯骨则是浅黄色,且无一丝熏染痕迹。
“做成时我就想,若还在荣昌折扇厂,我肯定能被老师们围着夸。”李开军说完,沉默了许久,“会做全棕黑纸折扇的师傅本就不多,如今他们大多数都已不在人世了。”
“我相信荣昌折扇一定会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多年前,李开军曾用几元钱,在地摊上买到一把由原荣昌折扇厂生产的折扇。买回来后,他将其与价值超过千元的精品折扇放在一起收藏。
2019年,李开军的父亲拿出这把折扇把玩了许久,还嘱咐李开军一定要将它收好。就在这年夏天,李开军的父亲因病离世。此后,李开军便一人守着扇庄,每天上午10点开门,傍晚6点多关门。
没有客人到来时,他就在店里静心做扇、潜心钻研,还多次前往苏杭等地,学习各家工艺。
博采众长、不断突破的李开军被评为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他的多件作品被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
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举行,李开军制作的荣昌折扇从众多推荐的礼品中脱颖而出,作为“市礼”送给前来参会的国内外嘉宾。
但这些荣誉改变不了店里购扇者寥寥无几的现状。现在,李开军平均每周只做两三把折扇,可即便少有人问津,他也从不节省工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宗的荣昌折扇。
“荣昌折扇虽然名气、销量不如苏杭折扇,但非常注重实用性。扇骨纤薄坚韧,尺幅正合手掌曲度,用起来很舒服。”在李开军心中,担得起“数摺聚清风,一捻生秋意”这一褒称的,只有荣昌折扇。
一边说着,他一边展开一把全棕黑纸折扇,闭眼扬头,手腕转动,清风徐来。
如今,精通荣昌折扇全部工艺的人屈指可数。45岁的李开军希望能有人将他的一身本事学走,可求学者虽不少,但许多人因看不到前景,学了几个月甚至几天后就放弃了。
李开军虽不舍,但也无力指责,仅凭他一个人,能做的太少。
“现在荣昌折扇被列入荣昌区重点发展的四大传统产业之一,推广、培训的力度都在加大,我相信荣昌折扇一定会走得更远,走得更好。”李开军说。
说完这些,李开军站了起来,他伸手关掉店里的日光灯,穿过满屋的折扇,准备关门落锁,门外仅剩的天光将他的背影拉得落寞而沉重,但“阳光扇庄”几个大字,却依然显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