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不断的《如懿传》,迎来大结局。

周迅饰演的如懿,被大猪蹄子乾隆,用“你放心”三个字,哄骗了大半辈子后,才幡然醒悟,明白了帝王家无情痴。

如懿用一生血泪,得出了四个字的感悟: 兰因絮果

什么是兰因絮果?这四个字又隐藏着怎样的两性密码?

想知道答案的书米,请读今天这篇文章。

—— 书单君

男与女,情与爱,通透而澄澈

如懿给乾隆的“分手信”,只有四个字:兰因絮果。

如懿传精华版大结局(如懿传大结局她用一生血泪)(1)

何谓兰因絮果?意思就是, 男女姻缘,初时美好,最终离散。

感性的台词昭示了一个道理:恋爱的虎头蛇尾,婚姻的矛盾冲突,归根结底,源自两性看待爱情的差异。

渡边淳一在《女人这东西》这本书里指出:

信奉爱情永恒的,大多是女人,成熟男人会本能地觉得,永恒之爱靠不住。

如懿传精华版大结局(如懿传大结局她用一生血泪)(2)

在渡边看来,所谓爱情,就是对于异性的一种紧张状态。

与钟情的异性约会,无论男女,都会不遗余力地装扮自己,出门前揽镜自照,务求搭配得体。

见面后,对于自己的言谈举止,也是倍加小心,将最好一面呈现给对方,生怕留下不好印象。

精神上的紧张,会影响到身体。

恋爱中的人,瞳孔放大,脉搏加快,心跳异常,感觉变得敏锐,将对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看在眼里,记在心头。

恋爱拍拖,兹事体大,火烧眉毛,且顾眼下。

当此小鹿乱撞之时,普天之下,没有什么比爱人更重要。

这种怦然心动的感觉,黄舒骏在《恋爱症候群》中,有精准描述:

心里想的只有爱你爱你爱你,也不管家里米缸有没有米,也不管路上有人示威抗议。

从恋爱到结婚,随着年岁增长,这种精神紧张的状态,会逐渐松弛乃至消逝。

夫妻同在一个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彼此之间,不再有任何秘密,也不再有任何好奇。当初紧张的小鹿乱撞,被松弛的惯性取代,成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从这个意义上讲,婚姻的确是爱情的坟墓。

如懿传精华版大结局(如懿传大结局她用一生血泪)(3)

嘈杂的婚礼,热闹的喜宴,林林总总的仪式,烘云托月般,将高潮定格在誓言的部分:你愿意娶这个女人吗?无论是好是坏,贫穷还是富有,疾病还是健康,都要爱她,忠诚于她。

滴水不漏的誓言,是一道看似完美的保险,但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放眼望去,古今中外,一对对怨偶,没几个人能遵守。

唐玄宗和杨贵妃,你侬我侬之时,于七月七日在长生殿立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结果呢,李隆基先生,言犹在耳,口血未干,安史之乱中,为平息六军之怒,将女朋友勒死在马嵬坡。

克林顿和希拉里,当初也是一对金童玉女。婚礼之上,像“忠实于对方,保持贞洁”之类的誓词想必也没少说。然而,这位“嬉皮总统”,最后还是未能免俗,跟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女士上演了一出“拉链门”。

《如懿传》里,乾隆对如懿的誓言属于极简风格,就仨字: 你放心。

如懿传精华版大结局(如懿传大结局她用一生血泪)(4)

那些指天画地的海誓山盟尚且算不得数,一句不咸不淡的“你放心”又岂能让过期的爱情如初?

已婚人士弘历着实会玩,不仅在皇城内追欢猎艳,还跟水玲珑等七个当红歌妓同船嬉闹,乘着花舟,喝着花酒,携着浮花浪蕊,一脸花痴地炮制着皇室的花边新闻。

对此,如懿万念俱灰,又不能像张雨绮那样,抄起水果刀泄愤,只好来个断舍离,自行剪发,意欲出家,从内心深处,跟乾隆一刀两断。

断发后,如懿独坐船头,顺流而下,脸上不露声色,斜晖脉脉水悠悠,往事与孤舟,都渐行渐远。

在这个瞬间,如懿想必悟出了“兰因絮果”的道理,男与女,情与爱,一切的一切,通透而澄澈。

如懿传精华版大结局(如懿传大结局她用一生血泪)(5)

乾隆后宫,一个巨大的活体实验场

《如懿传》接近尾声,大猪蹄子乾隆成了众矢之的。

比起《延禧攻略》里的乾隆,《如懿传》中的乾隆更为不堪。

导演借如懿之口,对他进行了无情鞭挞:刚愎自用、薄情寡性、自私虚伪的是你,疑心深重的更是你。

大猪蹄子固然可怕,但真正可怕的,其实是造就大猪蹄子的土壤和环境。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津巴多,在其代表作《路西法效应》中,一针见血地指出:

人性无所谓善恶,不良建制下的权力架构和社会情境,才是真正的恶魔。

如懿传精华版大结局(如懿传大结局她用一生血泪)(6)

这个结论,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一个实验,即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一批互不相识的斯坦福大学学生,受到招募,走进一个被精心布置的地下室,接受了这项实验。

实验为期两周,大学生被随机分为“狱卒”和“犯人”。

如懿传精华版大结局(如懿传大结局她用一生血泪)(7)

起初,狱卒和囚犯之间,还是相敬如宾,彼此客客气气,半推半就,仿佛在过家家。

但没过多久,他们就进入了角色,狱卒变得残忍暴虐,囚犯变得逆来顺受。

按照实验规定,严禁体罚囚犯,但狱卒仍有办法,对狱卒进行折磨,摧毁其自尊。

三天过后,就有人因情绪崩溃退出实验,不到一周,个别狱卒,甚至强迫囚犯做出模拟鸡奸的动作。

更为恐怖的是,囚犯在饱经挫折后,会陷入一种无望状态,不仅不去争取权利,反而对自己的处境,失去了清醒的判断。

如懿传精华版大结局(如懿传大结局她用一生血泪)(8)

如懿传精华版大结局(如懿传大结局她用一生血泪)(9)

在实验之前,大学生们签署了一份同意书,白纸黑字地写着,参与实验的人,有权利随时退出。也就是说,当他们想中止实验时,可以随时走出地下室,没人会阻拦他们。

而事实上,这批囚犯甚至连“越狱”的想法都没有,过于逼真的实验,让他们在心理上,将自己认定为应该接受处罚的一方。

如福柯所说:

你不必是真的囚犯,看守者也不必是真的狱卒,只要你被他看守,形成惯性,时间一久,你就会忘记自由。

对于实验中的狱卒来说,他们本性不坏,却忍不住屈服于情境压力,明知自己在作恶,却难以抗拒权力的诱惑。

如懿传精华版大结局(如懿传大结局她用一生血泪)(10)

乾隆的后宫,就是一个巨大的活体实验场。

在这场实验中,乾隆作为大猪蹄子,就相当于狱卒的角色。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乾隆私德如何,其实无足轻重。往深里说,人性大同小异,无所谓善恶,或者说有善也有恶,最值得警惕的,是那些激发出人性恶的制度。

理解了这些,我们再回头看“兰因絮果”,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其矛头不只是指向喜新厌旧的男性特质,更指向了一种特定时期的文化建制——皇权。

如懿说,这宫里无休止的猜忌、争斗、算计、背叛,确实让人厌烦,可是皇上难道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你而起吗?

一语中的。

如懿传精华版大结局(如懿传大结局她用一生血泪)(11)

如懿传精华版大结局(如懿传大结局她用一生血泪)(12)

一场宿命一场梦

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有一个意味深长的设置。

从始至终,电影中的“老爷”这一重要角色,未曾露过一次脸,观众所看到的,只是模糊的侧颜和背影。

如懿传精华版大结局(如懿传大结局她用一生血泪)(13)

老爷这个角色,其实是个符号,是个象征,他不只是陈府的老爷,还是张老爷李老爷,是旧时代千千万万个老爷的化身。

操纵女性命运的,不是某个具体的人,不是陈老爷或大猪蹄子,而是一种体系,一种文化,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力量。

如懿嫁给乾隆,不只是嫁给乾隆这个人,更是嫁给一种身份和建制。用荧幕上雍正的话说,就是:

朕坐在这龙椅上,一样不能随心所欲。

在这个建制下,如懿当年的青梅竹马,注定会异化成一个大猪蹄子。

侍卫凌云彻,因为跟如懿传出莫须有的绯闻,被乾隆阉割成太监。

这个时候,乾隆对如懿已经没什么感情了,但皇家的规矩不能坏,如懿是他的私产,别人不得觊觎。

如懿传精华版大结局(如懿传大结局她用一生血泪)(14)

英国平民王妃黛安娜,作为娇艳的英伦玫瑰,曾是无数女性的艳羡对象,殊不知,她嫁给王子查尔斯,正是其一生悲剧的开始。

黛安娜天性自由奔放,跟繁文缛节的王室作风格格不入。

结婚后不久,黛安娜就发现老公偷腥,跟卡米拉有染。若是平常婚姻,男方出轨,理应净身出户,说离也就离了。

但皇室婚姻,岂能随心所欲?两个貌合神离的怨偶,也只好在镁光灯下演戏。

1992年,戏演不下去了,两人于情人节出访印度,按照惯例,查尔斯要献吻秀恩爱,谁料,黛安娜把脸一扭,让现场气氛颇为尴尬。

这桩名存实亡的婚姻,一直拖到1996年,才画上休止符。少了皇室的桎梏,黛安娜却仍是过往的囚徒,离婚后,她数度精神崩溃。

1997年8月31日,为躲避狗仔的追击,黛安娜在巴黎的公路上飙车,最后酿成惨祸,车毁人亡,香消玉殒。

在黛安娜王妃盛大的葬礼上,英国国宝级歌手埃尔顿·约翰,唱了一曲《风中之烛》,令无数人潸然泪下。

其中,有这样一句歌词: 你的烛火虽已燃尽,但传奇永远流传。

在《如懿传》中,如懿问太后,懿便很好,为何要叫如懿?太后叹了口气,你还年轻,不懂得世间美好,有多难得。

古今中外的皇室婚恋,多以悲剧做底。

甭管是黛安娜还是如懿,在她们内心深处,想必都有一种考量:如果能选,与其成为一段轰轰烈烈、任人评说的传奇悲剧,不如厮守着平平淡淡、不为人知的小小幸福。

如郭德纲所说, 珠丸之珍,雀不祈弹。金鼎之贵,鱼不求烹。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男女间的兰因絮果,不是巧合,是宿命。

如懿传精华版大结局(如懿传大结局她用一生血泪)(15)

(书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