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自媒体图文创作3年有余,熟悉我的读者朋友都知道,在众多的教育领域作者当中,我是一个有情怀的作者,在极个别有情怀的作者当中,我是一个关注传统文化的作者。

我最新的签名内容为:童书推介,幼学启蒙,助力孩子“大语文”学习。

我的签名不是喊高调,而是在新闻专业背景之上,在家庭教育传统文化普及基础之上,在自媒体领域默默深耕传统文化推广,这是我坚持写作这么久以来重要的精神支撑。

作为形单影只的个人作者,能够一路得到平台的青睐,感谢慧眼识珠。

没错,下面的文字就是一位教育领域爱好者的肺腑之言。

我想聊一聊针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国学启蒙,家庭教育应扮演什么角色?

秋季开学,有几个邻居家的孩子上到小学一年级,她们希望我带着孩子学国学的同时也能带着其他几个小孩子一起学。

我还在犹豫,我犹豫的原因一个是因为自己资历尚浅,另一个就是家庭环境不同、传统文化的基础不同,究竟以什么样的形式来让不同性格、不同年龄的孩子坐在一起学习传统文化呢?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想趁着目前手头宽裕的时间,好好鸡一鸡自己家的娃。

后来我跟邻居建议,我提供书籍和方法,让邻居自己给娃鸡。

很显然,家长只习惯掏钱。

5岁儿童国学启蒙课(学龄前儿童国学启蒙)(1)

那么,针对那些有信心自己学习传统文化的家长来说,在学龄前儿童接触幼小衔接内容之前,应该进行哪些国学知识普及或者说是哪些干预呢?

为什么会用干预这个词?

因为正经国学学堂出来的孩子,不学拼音。

适才还和一位送孩子上国学学堂的大姐聊,拼音识字系统古文字识字系统是两个认知系统。

在拼音产生之前,中国人一直通过切音来认识汉字。

比如“古”,现代人知道拼音是“gu”,三声,组词是“古代”的“古”。

古人识“古”,古,故也。从十、口。识前言者也。公戸切。

上面简单提一下识字的古今差异。

再来说说学习内容的顺序。

5岁儿童国学启蒙课(学龄前儿童国学启蒙)(2)

熟悉国学的人都知道,古人开蒙要学习“三百千千”,具体指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

其中《三字经》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目录,《千字文》选自王羲之遗书中不相同的千字组成,文采斐然,讲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百家姓》简要系统的中国人的姓氏录,目前由于时间原因,暂时还没有陪孩子接触。

《千家诗》选录了中国诗歌史上最发达的唐宋时期的许多有代表性的,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的律诗、绝句,计划在小学阶段再跟孩子一起学。

略过了《百家姓》和《千家诗》,我陪孩子学了一遍《弟子规》。

5岁儿童国学启蒙课(学龄前儿童国学启蒙)(3)

关于《弟子规》究竟是不是糟粕,此处不赘述,因为我曾撰多篇文章来讨论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翻看往期文章。

在陪孩子接触过的这三本书中,《三字经》1145字,《弟子规》1080字,《千字文》1000字整。

作为3-6的儿童,如果家庭中父母有一方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可以优先选择这三本作为传统文化启蒙。

古人开蒙,讲究包本,所谓包本,就是孩子能够完整地背完一本书,且大致知道其中意思。

目前,淑的宝三本基本算包本了。

正在我犹豫到底要给孩子继续深入学习《幼学琼林》和《声律启蒙》,还是继续强化巩固识字系统。

5岁儿童国学启蒙课(学龄前儿童国学启蒙)(4)

一位精研国学的朋友建议我强化巩固识字系统。

关于识字,再补充一下,目前周围接触国学的老师都是通过《说文解字》540部首来进行识字教育,大人、小孩都要过这门课,因为这是传统文化的敲门砖。

《说文解字》540部首,我啃了很久,目前考虑入手一本辅助性参考书,用于自学和陪孩子学。

5岁儿童国学启蒙课(学龄前儿童国学启蒙)(5)

幼儿学习传统文化,还有一项学习内容——吟诵,目前已知的权威是著名吟诵专家徐健顺教授。

另有徐老师著述的一篇文章《我所理解的中国古代教育》,被国学机构封为教学指导大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网上找来看看。

5岁儿童国学启蒙课(学龄前儿童国学启蒙)(6)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已经开播,《永乐大典》一集看得人热泪盈眶,如果传承和延续中华文化?火种在每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儿童身上。

这也正是我致力于持续分享家庭国学教育心得的初衷之一,所幸一路有陪伴的师友,并不孤单,每每念起民族信仰的火光在众人拾柴的过程中越烧越旺,内心倍加感激。

学龄前儿童国学启蒙,家庭教育中的父母是勇敢的舵手。

我是淑的宝麻麻,幼儿国学启蒙,经典童书推介,欢迎一起交流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