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刘涛周渝民主演的《大宋宫词》正在热播中,豆瓣评分一点点降,已由开分当天的6.2分跌到了3.9。

对于早已弃剧的观众来说,每天去看一看它的评分又降了几个点成了最大的乐趣。

当然,这部剧口碑虽然一泻千里,但是点播量并不低,目前位居“网剧播放指数”榜单第五。

别被古装剧误导了 别再说古装剧瞎编(1)

李少红沿用《大明宫词》的类似剧名,有点借自己光的意思,也让观众第一时间把该剧归到了正剧那类,但是十分钟看下来观众就发现不对味了。除了剪辑要背锅,“胡编乱造”也是大家失望的一大因素。

剧集开头打了“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提示,私以为后半句可以去掉,像这部剧这么跳脱的剧情,想要雷同,难。

剧中有刘娥重用苏洵的桥段,历史上刘娥死于1033年,那时候苏洵还在老家生娃和读书,直到1036年才去京师会考。这种时空交错难免让“寓教于乐”的观众失望。

别被古装剧误导了 别再说古装剧瞎编(2)

但当观众指出这些编剧的史实错误时,也会有剧粉跳脚:这本来就是改编,如果要看正史去看历史课本或者纪录片就好了。

于是说,编剧再大胆的架构总是有观众买单,反而一些用心制作的剧因为太正,太并重历史缺乏戏剧性,让人看得昏昏欲睡,根本看不进去。

早前,李诚儒曾多次在节目中痛批《甄嬛传》有些桥段很离谱,误导青少年观众,比如王爷可以随便进宫,还可以跟皇上的妃子泛舟湖上等……

别被古装剧误导了 别再说古装剧瞎编(3)

但是《甄嬛传》的收视率和口碑可以说都是现象级的……甚至李诚儒在节目中的这番大胆言论惹怒了不少剧粉。

别被古装剧误导了 别再说古装剧瞎编(4)

而对于古装剧不尊重历史表示深恶痛绝的李诚儒,也曾做过一部真正的清宫剧,名叫《红墙绿瓦》,又名《宫锁秘史》、《红墙绿瓦之宫闱残阳》、《大清后宫传》等。

故事以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为中心展开,讲述了道光皇帝驾崩后咸丰帝登基继位的过程,东、西两位太后与恭亲王之间相互斗争的宫廷故事,以及大清帝国逐渐衰败的历史。

别被古装剧误导了 别再说古装剧瞎编(5)

这部剧的剧本是李诚儒和对清史有着深入研究、恭亲王的嫡系后裔爱新觉罗·毓钺一起完成的,从2000年完成第一稿到2011年正式启动,中间两人查阅清史稿及清宫档案资料,花了大量的时间反复修改,启用第五稿开机,最大限度地还原史实。

开机后无论是场景还是服装道具的选配都精益求精,包括折子、诏书等都是按原样影印件做出来的,做到了对真实历史的高度还原。连后期配音都全是启用纯京味演员来配的,是一部真正的老北京味清宫剧。

别被古装剧误导了 别再说古装剧瞎编(6)

李诚儒对这部剧信心十足,想着观众老看一些粗制滥造的东西,来这么一部正剧应该会耳目一新。然而制作完成之后却意外遇冷,多家电视台嫌这部剧太正,将它拒之门外。

于是这部剧就砸在了手里,投资的四千多万也打了水漂。

别被古装剧误导了 别再说古装剧瞎编(7)

现在在网上搜不到这部剧的正片,有些小网站上有片源,但是字幕全是韩文,大概是后来卖到了海外。

随便瞄了几集,布景、服化道真的是不错的。台词方面也确实是京味十足,“格格”(gēgē儿)“福晋”(fū晋)这些称谓,也还原了满语读法。

别被古装剧误导了 别再说古装剧瞎编(8)

另外,这部剧的老熟人还挺多的,道光皇帝由舒耀瑄饰演,(冷清秋的舅舅)。

别被古装剧误导了 别再说古装剧瞎编(9)

韩栋饰演青年咸丰皇帝。

别被古装剧误导了 别再说古装剧瞎编(10)

蒋恺饰演中年咸丰皇帝。

别被古装剧误导了 别再说古装剧瞎编(11)

格格妃子都不是很面熟,也不属于非常漂亮的类型,但是演技是在线的。

别被古装剧误导了 别再说古装剧瞎编(12)

制作精良,演技精湛,还原历史。但诚如李诚儒所言,输在了太“正”上。剧本取材于鸦 片战争前后,那正是我们最不堪回首的一段历史,这样的背景下的故事必须也是沉重的。

对于那些想看电视剧来找个乐子,消遣放松一下的观众,是万万不会点开这种类型的剧的。

另外,该剧过于还原历史,也就缺少的戏剧冲突,内容会显得张力不够。不像现在的清宫戏,加注各种野史,让人物更具传奇色彩。妃子之间各种斗,斗完还要跟王爷来段情来个私自生女什么的。

别被古装剧误导了 别再说古装剧瞎编(13)

李诚儒曾在采访中表示这《红墙绿瓦》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本以为最得到重视的,但是并没有,令他很郁闷。

但造成这种局面是什么呢?电视台之所以不接受,是因为他们太知道观众想看什么了,越是狗血越是离谱,剧反而越容易爆,口碑不口碑的不重要,赚钱才是王道。

于是那些精良之作倒成了沙砾中的遗珠。

别被古装剧误导了 别再说古装剧瞎编(14)

所以别再吐槽编剧胡编乱诌了,其实终归还是观众决定了市场。

后来李诚儒对于这件事情一直耿耿于怀,上采访节目时吐槽过《甄嬛》害人不浅,后来上综艺节目又两次直接点名批评它。很多《甄嬛》粉说他是嫉妒,是柠檬精,但是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想做好作品的人是真的很无奈吧。

别被古装剧误导了 别再说古装剧瞎编(15)

花了四千万,前后折腾了近十年,最后换来了资本清脆的一巴掌。有多少人追过这部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