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1949年4月24日,南京解放后第二天,渡江战役总前委、华东局机关、第三野战军指挥部相继进驻丹阳。《中共中央华东局直属党委关于进入上海前后的政治工作的指示》说:进入上海前要“在全体人员中进行思想教育”,“加强全体人员纪律性的教育”,“贯彻接管政策学习计划”,“整理与健全组织”。即加强“政策教育与思想纪律教育”,“建立机构,配备干部”。(《饶漱石关于接管上海准备工作的情况致中央电》)在丹阳集训的“连华野接管军事干部在内全部接管上海干部约五千人”,集训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给接管干部、军事干部、六十万第三野战军战士下发各种资料、书籍、文件规定,熟悉大城市的工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上海概况》和“上海调查资料”系列文献。

1941上海国统区(接管上海的秘密武器)(1)

《上海概况》,书报简讯社1949年4月

1941上海国统区(接管上海的秘密武器)(2)

《伪行政院分配在沪各单位房屋概况》(“上海调查资料”特篇之一)(作者供图)

在近期的出版上海图书馆编《上海图书馆藏革命文献总目·图录编》中,我们可一睹《上海概况》和“上海调查资料”系列文献的原貌。根据《图录编》的图注信息:“中共上海地下组织编写,出版《上海概况》和‘上海调查资料’系列书籍,为接管上海、解放上海作了充分的准备。”中共上海地下组织确实为《上海概况》和“上海调查资料”的出版提供了情报资料。不过,最终负责编印出版的不是他们,而是中共中央社会部和中共华东局社会部。

一、中共中央社会部与《上海概况》

在《图录编》中《上海概况》书影的封面印有 “非卖品”三个字,下印有“书报简讯社编印,一九四九年四月”,可以说明这份资料的编印出版单位。

1939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社会部,负责管理和领导全党的情报保卫工作。10月,中央社会部正式成立。1943年,中央社会部与中央情报部合署办公,副部长李克农负责主持中央情报与保卫的日常工作。中央社会部在负责情报业务工作的一室成立书报简讯科,专门收集各种书报资料加以分析研究,以“书报简讯社”的名义编辑印发情报资料刊物。书报简讯社出版了多期《书报简讯》,提供给中央领导与有关部门阅览参考。1944年冬,毛泽东为《书报简讯》题词:“书报简讯办得很好,希望继续努力,为党即是为人民服务。”1948年至1949年4月,为了准备接管各大城市,组织各地区的情报部门编辑、以书报简讯社的名义印行了多种翔实、实用价值极高的情报资料,除了《上海概况》,已知的还有《天津概况》《南京概况》《武汉概况》等。

《上海概况》就是为接管上海而编印的情报资料汇编,目前知见有两个版本,皆为32开,664页,机制木浆纸印制。一版分上下两编,上编“概论”“土地、人口”“伪政治机构”“军警宪等伪军事机构”“反动政党各机构”“财经机构及官营事业”“官商合办企业及逆产”“公用事业”“重要工商业”,下编“党派社团”“文化事业”“社会事业”“外侨”“其它”,共十四部分。另一版只是将“财经机构及官营事业”“官商合办企业及逆产”“公用事业”“重要工商业”四部分单独列为中编。《上海概况》前言中交代了本书的资料来源,即经过鉴别选择的“一部分是调查材料外,大部分是根据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书报杂志编写的”。《上海概况》中收录了有关上海土地、人口、国民党机构、军事警察机构、工商、公用事业、文化、党派团体、外侨、娱乐场所等详尽信息,含各公司机构地址电话、各公司机构人员组成、股权信息及各类金融、贸易表格等。例如第三部分“伪政治机构”中不仅有伪上海市政府的组织结构树状图,包括各处、各科负责人的姓名等,而且还有主要负责人的姓名、籍贯、学历、职业履历等;各局则细述其工作职责、办公地点、员工数量、组织及其执掌、重要职员等等。

二、华东局社会部与“上海调查资料”

《图录编》中的“上海调查资料”共有5册,由左至右分别是《省市银行、小四行、南三行、北四行及农商银行》(金融篇之一)、《上海各种宗教团体》(社会团体篇之一)、《上海海陆空交通事业》(交通事业篇之三)、《官僚资本各工业单位》(工业篇之一)、《上海黄金市场与钱兑、金号、银楼》(金融篇之七)。在封面右上均印有“对内参考 不得外传”的字样,左上印有“No”(应为分发登记编号),左下角印有“江南问题研究会编印,一九四九年三月”,可知是江南问题研究会出版了“上海调查资料”。

1941上海国统区(接管上海的秘密武器)(3)

《伪上海市政府及各区保概况 附:伪上海市参议会》(“上海调查资料”政治机构篇之一)

“江南问题研究会”则是中共华东局社会部的化名。早在1948年冬天,淮海战役捷报频传时,中共华东局社会部开始把两淮地区和江南沪宁一带敌情调查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翌年1月中旬,淮海战役一结束,中共中央即指示华东局社会部,配合解放、接管江南城市,做好江南城市的调查和材料工作,并附发了《京(指南京)沪调查提纲》。2月,华东局社会部决定由副部长扬帆调集情报、材料干部60余人,先行南下。在部署和开展对江南的情报工作的同时,责成由华东局社会部一室三科(调研科)科长钟望阳具体负责对沪、宁等江南大城市的调查和材料编写工作。此时,中共上海市委也已在华中解放区工委成立了一个调研科,集中了一些在上海已经暴露而撤到苏北的地下党员,着手搜集和整理有关上海的材料。扬帆到苏北以后,即与上海地下党驻华中工委的领导取得联系,商定把工委调研科同志所掌握的材料,集中到华东局社会部一室三科。两方面人员会合后,即开始整理编写接管材料的工作。(上海市公安局公安史料征集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接管上海的材料准备工作》)1949年3月,华东局社会部组织编印了“上海调查资料”“南京调查资料”(22册,70余万字)“杭州调查资料”(《杭州概况调查》1册,1万余字),因其所编写的材料涉及的大城市———南京、上海和杭州等,均处于江南地区,故化名为“江南问题研究会”。

“上海调查资料”涵盖了上海政府机构、官办企业、医院、公用事业、金融机构、宗教团体、工商业团体等方面。其中,工业调查对象不仅包括战后南京国民政府经济部、资源委员会下属的在沪国有工业企业,还涉及了中央信托局、农林部、交通部、社会局、卫生署、善后事业保管委员会等下属的上海国有工业企业经营状况。除《图录》所载5册,今知见的“上海调查资料”还有《伪行政院分配在沪各单位房屋概况》(特篇之一)、《上海反动政治机构人名录》(特篇之二)、《上海邮电概况》(交通事业篇之一)、《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附中国邮轮、台湾航业及中华驳运三公司》(交通事业篇之二)、《上海电力公司》(公用事业篇之一)、《上海各种公用事业概况》(公用事业篇之二)、《上海蒋匪军事机关》(军警篇之一)、《上海市警察局》(军警篇之二)、《上海工商业团体》(社会团体篇之二)、《上海各团体》(社会团体篇之三)、《伪上海市政府及各区保概况 附:伪上海市参议会》(政治机构篇之一)《伪上海市政府各局》(政治机构篇之二)、《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工业篇之二)、《上海公私医药卫生事业概况》(卫生事业汇篇)、《主要官僚资本企业附联营公司》(商业篇之一)、《上海市各医院》(社会事业篇之一)、《上海外侨暨使领馆、联合国、美军驻沪各机构》(外侨篇之一)、《伪中央各院部会驻沪机关附:伪法院特刑庭及监狱》(政治篇之三)、《证券交易所及其他 附:联合准备会、银行协会、票据交换所、六联印刷公司、联合征信所、四行两局员工联谊会、银行业工会、银钱业同人联谊会》(金融篇之六)等19册,共24册。

1941上海国统区(接管上海的秘密武器)(4)

《伪上海市政府及各区保概况 附:伪上海市参议会》之各区保工作人员

1941上海国统区(接管上海的秘密武器)(5)

《伪上海市政府及各区保概况 附:伪上海市参议会》之上海市政府组织系统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因此“江南问题研究会”也收集了大量金融机构的情报材料,国民党的四行二局一库都各出了一个专册,分别是《中央银行》(四行二局一库调查资料之一)、《中国银行》(四行二局一库调查资料之二)、《交通银行》(四行二局一库调查资料之三)、《中国农民银行》(四行二局一库调查资料之四)、《中央信托局》(四行二局一库调查资料之五)、《邮政储金汇业局》(四行二局一库调查资料之六)《中央合作金库》(四行二局一库调查资料之七)。内容主要是各家金融机构的沿革、地址等基本情况。例如《交通银行》一册44页,主要内容为该行之沿革、总管理处、分支行处之地址、组织系统、人事配备及业务概况等方面的调查材料。附录:1.交通银行三十六年度营业报告;2.其他各分支处负责人姓名一览。由于四行二局一库的总行(总局、总管理处)大部分在上海,工作重心也多在上海,“四行二局一库调查资料”亦可说为中共华东局为接管上海而作的调查资料。

三、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的调研工作

1947年1月,中共中央上海分局成立。同年5月6日改为中共中央上海局,“管辖长江流域、西南各省及平津一部分党的组织与工作,并于必要时指导香港分局”。刘晓任书记,刘长胜任副书记,钱瑛为组织部部长,刘少文负责情报工作(1948年10月吴克坚接替刘少文)。

1941上海国统区(接管上海的秘密武器)(6)

中共中央上海局负责人在上海解放后合影。前排左起:王尧山、沙文汉、刘长胜、刘晓、潘汉年、刘少文、吴克坚;后排左起:赵先、张毅、刘人寿、张承宗、王清、黄景荷

“上海调查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上海地下党组织通过秘密渠道并冒着生命危险收集、送出来的情报资料;二是华东局社会部在济南战役中和济南解放后缴获的国民党档案,平、津、沪等地的图书、报刊等公开出版物,包括刚解放的南通国民党县政府、文化馆、南通学院、图书馆等处搜集到的有关资料。(上海市公安局公安史料征集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接管上海的材料准备工作》)

调查研究上海各方面的情况,是1949年初中共中央上海局布置给各级党组织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1949年1月,中共上海局在《京沪一般形势的特点及当前的基本方针与我们具体工作》中指出,“我军在大江南北两岸歼灭敌人主力的胜利战斗是不会很远了,这一胜利的发展,就是京沪的解放”,“对于管理与接收的具体准备,从今天就要开始了。这里有头等重要意义的事,就是要具体的就行调查研究,为将来接收与管理准备好材料及初步意见”。各系统的支部、党员广泛投入这一工作,他们利用各种合法身分和社会关系从多方面获得材料,对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生活等诸领域的问题做了大量系统细致的调查研究。职工系统的调研主要涉及产业状况及有关的敌情和市政情况。上海地下党的工作非常细致,收到各基层上报的材料后,上交给刘长胜和张承宗,由他们汇总给中央和第三野战军。各系统送来的调查材料和情报非常多,有军事、政治、经济、生活各方面的,甚至包括物价指数都有。报务员每天从晚上12点钟用密码发到第2天凌晨都发不完。(张祺:《上海工运纪事》)

1941上海国统区(接管上海的秘密武器)(7)

上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四、为接管上海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海调查资料”编写完成后,扬帆派人携带原稿在济南、淮阴、徐州等地印刷,印成后在青州发了一部分,其余带到丹阳分发给接管上海各个系统的接管专员、部队军以上的领导干部。(扬帆:《保卫全市人民安宁的日日夜夜——回忆解放初期的公安工作》)“上海调查资料”为接管上海各方面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当时许多南下接管干部,发愁不了解上海的情况,如何执行接管任务是个很大问题。王尧山回忆说“华东局就把这些材料刊印成册,使组织的配备与材料的准备相结合,做到心中有数。此后,各接管队伍分别具体研究,分工接管,熟悉情况,提出疑问,解决难题。这是做好接管工作的有力措施,使中央的政策能结合各单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予以落实。当时组织问题最突出的是缺乏干部,特别市熟悉城市工作的干部,因此要求广大干部抓紧学习”。( 王尧山:《回忆接管上海的准备工作》)范征夫回忆说,《上海市警察局》(军警篇之二)中的《上海国民党军政警特主要人员住址表》,对国民党大批要员的办公、住宅地址、路号,甚至电话号码均记载得清清楚楚,这便于我们进入上海后,“按图索骥”,分别进行工作。(范征夫:《沸腾的丹阳》)

早在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原题《调查工作》)一文中就鲜明地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等著名论断。丹阳集训期间,通过大量调研出版的“上海调查资料”以及《上海概况》为华东局的接管干部、高级军事干部提供了适合自己的了解上海基本情况的读本,为中国共产党顺利解放上海、接管上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陈超群、高明《中共中央华东局社会部“上海调查资料”知见录》,载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档案史料》研究第25辑,上海三联书店2021年版,第153-163页。

责任编辑:彭珊珊

校对:栾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