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有清音》游览篇之十一

李白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李白最著名的千古名句(一句一典一传说)(1)

诗题的信息

西岳即华山,云台是华山的东北峰。丹丘子即元丹丘,(记得《将进酒》里的“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吗?对,就是他!)是李白一起学仙修道的好友。从诗意看,元丹丘似曾受到唐玄宗召见,不久西归华岳。李白就写了这首诗送他还山。

这首诗选择黄河边的名山——华山作为制高点,凭借李白浪漫雄奇的想象,从站在空中俯瞰山河大地的视角,为黄河写下了最壮美的礼赞!

黄河赞礼

西岳峥嵘何壮哉!

黄河如丝天际来。

开头劈空而起,诗人仿佛站在半空,对峥嵘的西岳和奔腾的黄河发出了大声赞叹!

李白最著名的千古名句(一句一典一传说)(2)

据《华山记》,从华山俯眺三秦,黄河如一缕水,缭绕岳下。这是李白以“如丝”形容黄河的依据,“丝”虽极细,却因为远在天际,不仅见出在西岳之巅远眺黄河的高远视野,而且蓄积了黄河自天边奔流而来的远势,所以不觉其细,反而酝酿了巨大的力量。

黄河万里触山动,

盘涡毂转秦地雷。

果然以下紧接着就写黄河奔流到山下激流回转的力度和巨响。黄河从万里之外奔来,以其巨大的冲力撞击山崖,在山谷里盘旋涡转,发出雷鸣般的巨响,震荡着秦地的上空。

李白最著名的千古名句(一句一典一传说)(3)

盘涡毂转”四字用西晋郭普的“盘涡毂转,凌涛山颓”现成的句子,原句描写因水深风劲而形成车轮般飞转的漩涡,李白则强调了急流相冲形成盘涡后发出的咆哮,犹如滚过三秦大地的雷声。这就将黄河在西岳下的水势夸大到极限,充分展示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壮气势。

荣光休气纷五彩,

千年一清圣人在。

接着,诗人又从水色渲染黄河的气象。激流在山谷中冲撞,激起无数浪花,在阳光下闪射出万道无五色霞彩。而如此美景的出现,是因为黄河变清,圣人出世。

李白最著名的千古名句(一句一典一传说)(4)

这两句表面写景,其实是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古人认为,黄河千年一清是圣明君主出现的祥瑞。据《尚书中候》载,尧主政七十载后,在黄河洛水修坛,见“荣光出河,休气四塞”。荣光就是五色光彩,休气是美好的祥瑞之气。“荣光休气”用的就是这个典故,但更强调了荣光的“纷五彩”。这里既是写水雾在阳光照耀下出现彩虹的实景,又是歌颂黄河清、圣人出的时势,因而不但点出了黄河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而且预先为下文对“我皇”的赞美埋下了伏笔。

巨灵咆哮擘两山,

洪波喷箭射东海。

西岳和黄河还有一个有名的古老传说。据说华山与河东首阳山原本是一山,面对黄河,河水经过要曲折绕行。河神巨灵用手掌掰开上面的山峰,用脚踢开下面的山根,中间一分为二,于是,一山变成两山,黄河便从中穿过。巨灵神的掌印和脚迹至今尚在。

李白最著名的千古名句(一句一典一传说)(5)

从字面看,李白只是用这个故事的本意,想象当初巨灵神咆哮着掰开两山时的情景,被阻止的黄河洪流得到渲泄的通道,必定会像箭一般喷射出去。但是诗人将这一刹那的情景永远定格了,他把巨灵的精魂赋予奔流不息的黄河,仿佛浚急的河水始终处于两山刚被劈开的状态,连用“喷”和“射”字写出了黄河在山谷中冲撞盘旋之后,激流从山口喷射出去,直达东海的气势。这就进一步超越声色的描写,从黄河的神魂上写出了水势的壮观。

三峰却立如欲摧,

翠崖丹谷高掌开。

在黄河激流的冲击下,西岳三峰向后退却,似乎要被摧毁。翠绿的山崖和丹红的山谷中开出了巨灵的高掌。这两句仍然承接上文巨灵劈山的故事,但写景自然从黄河转向西岳。三峰指华山山顶的莲花峰、落雁峰和朝阳峰。

华山东北是仙掌峰,据《华山记》,崖壁为黑色,中间有石膏流出,凝结成痕,黄白相间,痕迹较大的远望好像五根手指,好奇者便传说是巨灵的掌印。又有记载说华岳仙掌是丹紫色,正如肉色,每当太阳正面照射时就能看见。这两句借巨灵故事一笔写尽华山的几个主要山峰。

白帝金精运元气,

石作莲花云作台。

紧接上句“三峰”而来,这两句写在三峰之一落雁峰上的白帝宫。

李白最著名的千古名句(一句一典一传说)(6)

白帝是主管西方的金天氏,治所就在华阴山,而云台峰就在莲花峰下,据记载,远望华山三峰和云台峰,宛如青色莲花开于云台之上。

以上四句是点由远及近,好像航空拍摄的镜头,逐渐从三峰移到莲花峰和云台峰。

到这时,诗题中提到的主角元丹丘才准备出场。

期待下一篇,元丹丘粉墨登场。[呲牙]

#分享你喜欢的诗词#

#2022我的阅读#

#山水田园诗#

#李白#

#华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