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很多的书,历史、心理、人物传记等。最喜欢的还是历史,包括看记录片,花了大把的时间却越看越来劲,甚至翻上了《资治通鉴》。

很奇怪,到四十几岁的时候,对人生、对世界探索的热情才刚刚打开,并一发不可收拾。

聊聊最近看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当看完第一部分“轻与重”,我就确信这正是我想看的书。

当特蕾莎无意撞进托马斯的生活,而托马斯确莫名其妙地甘愿为她放弃以前的生活方式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情感故事。

托马斯将特蕾莎与众多情人视为不同,甘愿为她改变自己也不是瞬间发生的,他也经过了复杂的思想斗争。对于他来说,与特蕾莎相守,是重,是生命之重;与众多情人鬼混是轻,生命之轻,他要怎么选择,其实他也很犹豫,两个选择常常进行着让人心烦的博弈。

只看到这,我已经多次放下书,闭目思考。

人与人之间要建立长期稳固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要做情感建设,要有长期情感投入的准备。

很明显,托马斯对于这突然出现的特蕾莎准备不足,也对放弃自己已经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准备不足。

一个家庭,最重要的关系有三种:夫妻,对上父子(或母子),对下的父子(或母子)。

这次就分析夫妻的关系。

我们社会现阶段,接受了良好的情感教育和情感熏陶的人并不多,也极少有父母为子女做好了情感示范,结婚成家只是人生的一个过程,并没有多少人真正做到足够的情感准备,能和某人克服万难共渡一生。

很多人过到最后发现只剩责任没有情感支撑,结局显而易见,要不咬紧牙关自欺欺人继续过下去,要不离婚家散收场。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社会上那么多离婚和不结婚的。

这个世上最容易的可能是情感,付出不需金钱成本;最难最贵的也是情感,再多钱也买不到想要的情感。

书中的托马斯是个聪明人,对于自己的情感,很清楚,想主宰。

很多年轻人说,既然结婚生子这么麻烦,压力那么大,那我不结婚不生子,甚至恋爱都懒得谈了……我就上个班,挣点钱,买点吃的活着就行。

与那些背负了几身的责任,家庭、公司,甚至是社会责任的人相比,这日子真是太美好了,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背负几身责任的人,负担是真的重,但这重是能承受得起的,当他回想生命的意义,那份厚重是最好的回报;只想一个人活着的人,负担是轻了,但他不一定能承受这份生命之轻,只要是当他回想生命的意义的时候,哪怕是稍微回想一下,他都承受不起。

生命之重,是可以承受的;而生命之轻,却是不能承受的。

我相信聪明的托马斯最终能看明白这一点。

人生要找一条看似艰难的路去走,那才是我们真正要走的路。

好久没发头条了,友友们怎么看这个问题?

下次我们讨论与父母的关系。

你觉得生命的价值在哪里(你有没有思考过)(1)

你觉得生命的价值在哪里(你有没有思考过)(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