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定格在寒冬腊月,春节在悄无声息间迫近。多少远在他乡的游子即将背上厚厚的行囊,踏上回家的列车。一年甚至几年未见的妻子儿女,父母亲人。甚是想念。奔走在回家的路上,脚步匆匆,内心激动。他们是多希望自己会时空穿梭,眨眼就到亲人眼前。说到这些,其实古人有这样一句俗语“七不出门,八不归家”。什么意思呢?

真的有七不出门八不归的说法吗(俗语七不出门八不归家)(1)

一,七不出门。

有人说,这里的七,指的是每个月带七的日子,就是初七,十七,二十七。实则不是,这里的七说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就迷惑了?这“柴米油盐酱醋茶”和不出门有啥关系呢?柴米油盐酱醋茶不出门,明显的驴唇不对马嘴。各位不用着急,听我慢慢说来。

真的有七不出门八不归的说法吗(俗语七不出门八不归家)(2)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生活的必须品。也就是开门过日子的七件事。每个家庭都要用到。在古代,只要有了这几样东西,就认为生活方面不用担心。而七不出门,其实说的就是只有备好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样东西,才可以出门。在古代,男主外,女主内,一般出门的肯定是青壮年男性。这个阶段的男人,上有老下有小,不把他们的生活起居安排好,又怎么安心出远门。让自己的妻儿老小挨饿受冻,不是一个男人想看到的结果。只有把家安排妥当,不至于后院失火,没有后顾之忧了,才可以离开家。其实这就是在说,作为男人,就应该有男人的担当,既要做到孝顺父母,又要作为一根脊梁,扛起家的重任,让自己的女人和孩子不要跟着自己受苦。所以,古人才有“七不出门”的说法。并不是有些人认为的,初七,十七,二十七不要出门,那样不吉利。

真的有七不出门八不归的说法吗(俗语七不出门八不归家)(3)

二,八不归家。

同样的“八不归家”,有些人也同样认为是:初八,十八,二十八不能回家。回家会不吉利的。其实不是,这里的八,指的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个字。如果和不归家连在一起读的话,那不成了大逆不道之徒了?那么,古人说的是什么呢?

真的有七不出门八不归的说法吗(俗语七不出门八不归家)(4)

其实,古人说的是:出门在外,要懂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要恪守这八字真言。如果做不到这些,就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在外连这些做人的基本准则都做不到,那样就不要回家了。所以古人才有“八不归家”的说法。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初八,十八,二十八不能回家,回家不吉利的说法。

其实,这句看似简单的俗语,却是在教做人做事的大道理。安顿好自己的家人,就不要远行。做不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就不要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