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收富人的税”、“拒绝996”、“员工1人1套房”、“钱永远赚不完”。

这些颇为吸引人眼球的言论,都出自格力董事长董明珠之口。

这个一直高调做人,低调做事的企业家,其实一直有一个造车梦。

多年过去了,董明珠的这个梦做得怎么样了?

今年3月8日,董明珠在一场公开访问中发表了一个看法。

格力不造家用汽车。

董明珠新能源汽车目前情况(造清洁车也不造家用车)(1)

早在2019年起,董明珠就力排众议收购了银隆新能源公司。

截止到2021年,格力累计掌控了银隆30.47%的股权。

同年11月,银隆新能源更是将公司名字改成了格力钛新能源

甚至为了造车,董明珠更是花了30亿收购制冷企业盾安,旨在为汽车制冷技术添砖加瓦。

一切举措似乎都宣告董明珠的造车梦马上就要实现了。

可如今董明珠却说不做家用车,那么董明珠还能做什么呢?

答案也已经被揭晓,格力钛新能源的造车方向集中在清洁车、环卫车、公交车,甚至物流车医疗汽车都是格力主攻的产品。

其中格力钛新能源旗下的公交车,在2021年的7月到9月之间,靠着巨大的销量成了中国第三大公交车销售品牌。

董明珠新能源汽车目前情况(造清洁车也不造家用车)(2)

所以从这一方面来看,格力的造车成绩似乎还算不错。

但是公交车、清洁车这类产品,销量有限,而且一经购买不会轻易替换,这样的情况下很难通过扩大销量来实现收益的增长。

相反,家用车的销售市场广泛,且销售周期较短,能够给格力带来不菲的收益。

为什么董明珠宁可造清洁车,也不造家用车呢?

家用车行业的竞争对手太多了,格力没有必要再进去蹚浑水。”董明珠这样回答。

而且董明珠对自己曾经力保的新能源汽车业务似乎仍持续看好。

下一次召开股东大会,我们可能就会用格力钛的销售成绩来说话。

能让董明珠有如此底气,格力钛的成绩还是不容忽视的。

今年一开年,格力钛新能源就包下了北京8000台新能源公交车的订单。

董明珠新能源汽车目前情况(造清洁车也不造家用车)(3)

能够让格力收获如此大手笔的订单,源自格力钛能源对技术的不懈追求。

要知道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电池都是锂电池。

这类电池虽然综合能力不错,但是一遇到阴冷天气,续航能力就开始大打折扣。

但是格力钛新能源汽车却完美地避开了这个问题。

其生产的钛酸锂电池,能够在低温的状态下保持最大程度的续航。

北京的公交线路繁忙,而一到冬天北京温度又很低。

所以格力的钛酸锂电池能够起到非常显著的作用。

仅仅只要10分钟,一台大型公交车就能够充满电。

这也就是为什么格力钛新能源能够在短短今年内脱颖而出,成功拿到8000台公交车订单的原因。

对于这个成绩,董明珠显然也是非常自信的。

董明珠新能源汽车目前情况(造清洁车也不造家用车)(4)

钛酸锂电池能够规避目前市面上电池的一些问题,我们为之投入了巨大的研发资金,格力这样做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未来的发展。

并且董明珠还表示,“将来格力钛新能源如果能够做得更好,我们会考虑上市,不过有一点要讲明白,上市不是为了圈钱。

一次次地表明态度,足以证明董明珠的造车梦完全是为了行业的进步,并不是只为了通过销售和上市来赚钱。

但是这样理想化的发展模式,真的能够帮助董明珠和格力钛新能源走远吗?

整个2021年,中国新能源客车行业不只有格力钛一家在做。

宇通、中通金龙,甚至家用车比亚迪也都在这一行业中竞争。

其中宇通、比亚迪和中通,分别靠着25%、9.98%9.91%的市场份额,位列全国前三。

而格力钛新能源,市场份额仅为4.12%,排名全国第七。

董明珠新能源汽车目前情况(造清洁车也不造家用车)(5)

同时销量也只有1854台,跟宇通的11420台相比差距还很大。

而且现如今格力的发展颇有一种过度多元化的态势。

除了家电业务,格力在造车、手机、芯片等多领域都有大手笔的投资。

以至于格力的空调研发投入比重逐年降低,不仅跟美的拉开了巨大差距,甚至连海尔都赶不上了。

未来格力“理想化”的新能源业务,能为其带来怎样的成绩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