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知鱼廊,不经意想起那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乎”,阳光下,满池荷叶与鱼儿交相辉映,偶尔几朵荷花在秋意盎然中更显得妩媚妖娆,此刻,我又能将池中鱼儿的心思读懂几许?

池中的鱼儿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驻足,那刚刚游过去的鱼儿会怎么看待站在池旁的我,于它而言,我或许亦是它所观赏之物吧,络绎不绝的人群在特定的这条鱼眼里,何尝不是这满池游来游去的鱼儿在我的眼里。面对每天不同的面孔,鱼儿又会思索些什么,它是否早已对节假日蜂拥而至的人群熟视无睹,它是否早已习惯了平时孤寂与此刻热闹的两极分化?满池的鱼儿于太过忙碌的人们而言,或许只是用来让眼睛更换一下主角的内容,作为为生活奔波的人们,唯有在某些特定的日子里才会将时间如此奢侈地放在看一眼荷花、感受一下鱼戏荷叶间的悠闲上。

因为忙碌,我们的双眼忽略了太多的风景,而一味将其盯在自以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某些固定目标上,所谓的垂柳依依、所谓的蓝天白云,如此司空见惯的存在着,于眼睛却早已久违。

看着池中自由自在的鱼儿,我不由羡慕起它们的悠然,有时会想,若能做一条自由自在的鱼儿该多好,不必为琐事烦扰,无需为生活奔波,一天到晚游来游去,如此悠哉。

莫非池中鱼儿看透了我的心思,我竟从它的眼里读到了另一种羡慕,那是对更高一层自由的向往,向往我的双脚所能丈量的尺寸,而不仅仅只是作为一道风景供人观赏。

也许,鱼于我,是美景的同时,更是一份休闲的向往;而我于鱼,不仅是一名游客,更是活出自我的一个版本。

世间万物或许就是如此吧,在相互的羡慕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属于各自的角色中继续着原本的生活。 (未完待续)

渔樵之思(知鱼廊之思一)(1)

作者简介:若迪,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喜欢在文字中聆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作品散见于《山东文学》《齐鲁晚报》《滨州日报》等。

壹点号 静夜无思

,